《书店》是一本平凡的小书,它出自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之手。她60岁才开始写作,一生写了9本书,却有3本入围英国布克奖,终有一本获奖。评论界对她的评价是:“看不出惊世骇俗的野心,写人写事闲闲道来,却极贴切深入”。
一个不再年轻的女人,要在一个不足千人的小镇开家小书店,这被外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她做到了。开书店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她认为小镇应该拥有一家书店,就像应该拥有面包和牛奶一样。
她不懂书,在将图书分类上架的时候,她看到一本书的扉页上写着弥尔顿的一句话:“一本好书是一位大师精魂凝结而成的珍贵宝血,是为了超越生命的生命而永久珍藏”,因为看到“精魂”和“血”的字样,她便把这个书摆在了宗教与家庭医药的图书之间。当她挑选进货的时候,每每想到的是某家的女儿或者某位先生也许会需要这本书。她经常小心翼翼地擦拭和摩挲架上的书,或者不自觉地注视它们。每天早上书店开门,她喜欢把书排列得如同蔬菜一般整齐,怀着希望等待着顾客来临。
她真的不懂书,但是惟其如此,她对书的热爱才让我温暖和感动。也许在她眼里书写的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写了,人们就应该尊重它。在她看来,《野花辨识完全手册》与《洛丽塔》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有人需要,就会对人有所帮助。
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之后,书店最终还是倒闭了。当她离开这个生活了十年的小镇时,她的手中只保留了两本一直没有卖出去的书,一本是拉斯金的《直到最后》,另一本是班扬的《罪人受恩记》,书签上写着《圣经》的一段话:“我将成为人人的向导,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与你同行。”她没有伤心,有的只是羞愧,她终于明白小镇并不需要书,更不需要书店,当然也不需要她。
(《书店》新星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