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勤校长为丘先生颁发聘书(照片来源:清华大学)
来源:数据实战派
4 月 20 日,清华大学宣布,“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将全职任教清华。
清华大学官方微信连发3文对此次聘任进行了报道。
在昨日的聘任仪式上,丘成桐发表了就职演说,表达了自己全职加入清华的使命感与希冀:“……
我的论文导师陈省身先生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第一届的研究生。我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成名作就是从研究高斯的著名公式开始的。到了今天,他的工作覆盖了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几个大方向。
本人的工作,也是一辈子在学习黎曼和陈先生。我们师徒二人都以高、黎为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今天作这个演讲,我不敢东施效颦,也没有能力作出像黎曼般开天辟地引领科学发展的演讲。陈先生去世已经差不多二十年了,我还记得五十一年前,他六十岁时送我一本他的新作,书上题词:
余生六十岁矣,薪传有人,愿共勉之!
今天,我接受清华大学的聘请,回到陈先生的母校任教,为祖国、为全球数学界培养人才。薪火相传,先生泉下有知,当感欣慰。
十年前陈先生百岁冥辰,我写过一副对联来纪念先生:
传薪赠籍,墨迹犹存,相期未负初志;
示性入微,几何丕变,自度无愧师承。
陈先生留给我的,还有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为祖国、为全球数学界培养数学人才。因此,我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数学中心。十二年来,老师同寅群策群力,砥砺前行。现在,与世界其他数学中心比较,我们已居前列。
……”(丘成桐就职演说全文见公众号“数理人文”)
根据清华数学系介绍显示,丘成桐 1949 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美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1966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1969年获推荐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1971年(22岁)获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先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纽约州立大学及斯坦福大学任教,为讲座教授。1987年起任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至今,并分别于1994年及2003年始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及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至今。此外,他于2013年起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
丘成桐囊括了维布伦几何奖(1981)、菲尔兹奖(1982)、麦克阿瑟奖(1985)、克拉福德奖(1994)、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沃尔夫数学奖(2010)、马塞尔·格罗斯曼奖(2018)等奖项。
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对微分几何学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1976年,证明了卡拉比猜想(Calabi Conjecture)与爱因斯坦方程中的正质量猜想(Positive Mass Conjecture),并对微分几何和微分方程进行重要融合,解决问题,其影响直至今天。其后,继续在几何、拓扑学、物理学上做出许多成就。
丘成桐拥有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终身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求真书院院长,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等学术头衔,全面负责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和数学系的学科规划、人才引进以及海外招聘等重要工作。
本次聘任之前,在丘成桐的邀请下,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2021 年 6 月)、国际顶尖数学物理学家尼古拉·莱舍提金(2021 年 11 月)等杰出的数学人才入职清华,进一步提升清华大学数学学科整体水平。
正如清华对其采访中(采访全文见“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丘成桐对“为何决定此时全职回到清华?”的回答所言:
“我有这个念头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国家、清华都很重视学术;很多好的学生留在国内深造,国际一流学者愿意来中国工作。
对于中国来讲,这是一个黄金时段。我希望能趁这个机会,帮助中国在基础科学上成为世界一流”。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每日推荐范围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型文章。目前线上平台已收藏上千篇精华前沿科技文章和报告。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