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_07 直方图:灰度直方图+直方图均衡化

1 灰度直方图

1.1 原理

直方图是对数据进行统计的一种方法,并且将统计值组织到一系列实现定义好的 bin 当中。其中, bin 为直方图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概念,可以译为 “直条” 或 “组距”,其数值是从数据中计算出的特征统计量,这些数据可以是诸如梯度、方向、色彩或任何其他特征。

  图像直方图(Image Histogram)是用以表示数字图像中亮度分布的直方图,标绘了图像中每个亮度值的像素个数。这种直方图中,横坐标的左侧为较暗的区域,而右侧为较亮的区域。因此一张较暗图片的直方图中的数据多集中于左侧和中间部分,而整体明亮、只有少量阴影的图像则相反。

注意:直方图是根据灰度图进行绘制的,而不是彩色图像。   假设有一张图像的信息(灰度值 0 - 255,已知数字的范围包含 256 个值,于是可以按一定规律将这个范围分割成子区域(也就是 bins)。如:

  然后再统计每一个 bin(i) 的像素数目。可以得到下图(其中 x 轴表示 bin,y 轴表示各个 bin 中的像素个数): 

直方图的一些术语和细节

  • dims:需要统计的特征数目。在上例中,dims = 1 ,因为仅仅统计了灰度值。

  • bins:每个特征空间子区段的数目,可译为 “直条” 或 “组距”,在上例中, bins = 16。

  • range:要统计特征的取值范围。在上例中,range = [0, 255]。

直方图的意义

  • 直方图是图像中像素强度分布的图形表达方式。   

  • 它统计了每一个强度值所具有的像素个数。

  • 不同的图像的直方图可能是相同的

1.2 直方图的计算和绘制

我们使用OpenCV中的方法统计直方图,并使用matplotlib将其绘制出来。

API:

cv2.calcHist(images,channels,mask,histSize,ranges[,hist[,accumulate]])

参数:

  • images: 原图像。当传入函数时应该用中括号 [] 括起来,例如:[img]。

  • channels: 如果输入图像是灰度图,它的值就是 [0];如果是彩色图像的话,传入的参数可以是 [0],[1],[2] 它们分别对应着通道 B,G,R。   

  • mask: 掩模图像。要统计整幅图像的直方图就把它设为 None。但是如果你想统计图像某一部分的直方图的话,你就需要制作一个掩模图像,并使用它。(后边有例子)   

  • histSize:BIN 的数目。也应该用中括号括起来,例如:[256]。   

  • ranges: 像素值范围,通常为 [0,256]

示例:

如下图,绘制相应的直方图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直接以灰度图的方式读入
img = cv.imread('./image/cat.jpeg',0)
# 2 统计灰度图
histr = cv.calcHist([img],[0],None,[256],[0,256])
# 3 绘制灰度图
plt.figure(figsize=(10,6),dpi=100)
plt.plot(histr)
plt.grid()
plt.show()

1.3 掩膜的应用

掩膜是用选定的图像、图形或物体,对要处理的图像进行遮挡,来控制图像 处理的区域。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我们通常使用二维矩阵数组进行掩膜。掩膜是由0和1组成一个二进制图像,利用该掩膜图像要处理的图像进行掩膜,其中1值的区域被处理,0 值区域被屏蔽,不会处理。

掩膜的主要用途是:

  • 提取感兴趣区域:用预先制作的感兴趣区掩模与待处理图像进行”与“操作,得到感兴趣区图像,感兴趣区内图像值保持不变,而区外图像值都为0。

  • 屏蔽作用:用掩模对图像上某些区域作屏蔽,使其不参加处理或不参加处理参数的计算,或仅对屏蔽区作处理或统计。

  • 结构特征提取:用相似性变量或图像匹配方法检测和提取图像中与掩模相似的结构特征。

  • 特殊形状图像制作

掩膜在遥感影像处理中使用较多,当提取道路或者河流,或者房屋时,通过一个掩膜矩阵来对图像进行像素过滤,然后将我们需要的地物或者标志突出显示出来。

我们使用cv.calcHist()来查找完整图像的直方图。 如果要查找图像某些区域的直方图,该怎么办? 只需在要查找直方图的区域上创建一个白色的掩膜图像,否则创建黑色, 然后将其作为掩码mask传递即可。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直接以灰度图的方式读入
img = cv.imread('./image/cat.jpeg',0)
# 2. 创建蒙版
mask = np.zeros(img.shape[:2], np.uint8)
mask[400:650, 200:500] = 255
# 3.掩模
masked_img = cv.bitwise_and(img,img,mask = mask)
# 4. 统计掩膜后图像的灰度图
mask_histr = cv.calcHist([img],[0],mask,[256],[1,256])
# 5. 图像展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2,ncols=2,figsize=(10,8))
axes[0,0].imshow(img,cmap=plt.cm.gray)
axes[0,0].set_title("原图")
axes[0,1].imshow(mask,cmap=plt.cm.gray)
axes[0,1].set_title("蒙版数据")
axes[1,0].imshow(masked_img,cmap=plt.cm.gray)
axes[1,0].set_title("掩膜后数据")
axes[1,1].plot(mask_histr)
axes[1,1].grid()
axes[1,1].set_title("灰度直方图")
plt.show()


 

2 直方图均衡化

2.1 原理与应用

想象一下,如果一副图像中的大多数像素点的像素值都集中在某一个小的灰度值值范围之内会怎样呢?如果一幅图像整体很亮,那所有的像素值的取值个数应该都会很高。所以应该把它的直方图做一个横向拉伸(如下图),就可以扩大图像像素值的分布范围,提高图像的对比度,这就是直方图均衡化要做的事情。

“直方图均衡化”是把原始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从比较集中的某个灰度区间变成在更广泛灰度范围内的分布。直方图均衡化就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素值,使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素数量大致相同。

这种方法提高图像整体的对比度,特别是有用数据的像素值分布比较接近时,在X光图像中使用广泛,可以提高骨架结构的显示,另外在曝光过度或不足的图像中可以更好的突出细节。

使用opencv进行直方图统计时,使用的是:

API:

dst = cv.equalizeHist(img)

参数:

  • img: 灰度图像

返回:

  • dst : 均衡化后的结果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1. 直接以灰度图的方式读入
img = cv.imread('./image/cat.jpeg',0)
# 2. 均衡化处理
dst = cv.equalizeHist(img)
# 3. 结果展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2,ncols=2,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cmap=plt.cm.gray)
axes[0].set_title("原图")
axes[1].imshow(dst,cmap=plt.cm.gray)
axes[1].set_title("均衡化后结果")
plt.show()


 

2.2 自适应的直方图均衡化

上述的直方图均衡,我们考虑的是图像的全局对比度。 的确在进行完直方图均衡化之后,图片背景的对比度被改变了,在猫腿这里太暗,我们丢失了很多信息,所以在许多情况下,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如下图所示,对比下两幅图像中雕像的画面,由于太亮我们丢失了很多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使用自适应的直方图均衡化。 此时, 整幅图像会被分成很多小块,这些小块被称为“tiles”(在 OpenCV 中 tiles 的 大小默认是 8x8),然后再对每一个小块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化。 所以在每一个的区域中, 直方图会集中在某一个小的区域中)。如果有噪声的话,噪声会被放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要使用对比度限制。对于每个小块来说,如果直方图中的 bin 超过对比度的上限的话,就把 其中的像素点均匀分散到其他 bins 中,然后在进行直方图均衡化。

最后,为了 去除每一个小块之间的边界,再使用双线性差值,对每一小块进行拼接。

API:

cv.createCLAHE(clipLimit, tileGridSize)

参数:

  • clipLimit: 对比度限制,默认是40

  • tileGridSize: 分块的大小,默认为8*8

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 1. 以灰度图形式读取图像
img = cv.imread('./image/cat.jpeg',0)
# 2. 创建一个自适应均衡化的对象,并应用于图像
clahe = cv.createCLAHE(clipLimit=2.0, tileGridSize=(8,8))
cl1 = clahe.apply(img)
# 3. 图像展示
fig,axes=plt.subplots(nrows=1,ncols=2,figsize=(10,8),dpi=100)
axes[0].imshow(img,cmap=plt.cm.gray)
axes[0].set_title("原图")
axes[1].imshow(cl1,cmap=plt.cm.gray)
axes[1].set_title("自适应均衡化后的结果")
plt.show()


总结

  1. 灰度直方图:

    • 直方图是图像中像素强度分布的图形表达方式。

    • 它统计了每一个强度值所具有的像素个数。

    • 不同的图像的直方图可能是相同的

  2. 掩膜

    创建蒙版,透过mask进行传递,可获取感兴趣区域的直方图

  3. 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图像对比度的一种方法

    cv.equalizeHist(): 输入是灰度图像,输出是直方图均衡图像

  4. 自适应的直方图均衡

    将整幅图像分成很多小块,然后再对每一个小块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化,最后进行拼接

    clahe = cv.createCLAHE(clipLimit, tileGridSize)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69541.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OpenCV_08 边缘检测:Sobel检测算子+Laplacian算子+Canny边缘检测

1 原理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的基本问题,边缘检测的目的是标识数字图像中亮度变化明显的点。图像属性中的显著变化通常反映了属性的重要事件和变化。边缘的表现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像边缘检测大幅度地减少了数据量,并且剔除了可以…

linux module_init

就像你写C程序需要包含C库的头文件那样&#xff0c;Linux内核编程也需要包含Kernel头文件&#xff0c;大多的Linux驱动程序需要包含下面三个头文件&#xff1a;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其中&#xff…

数据结构之堆:堆的排序,Python代码实现——13

堆的排序&#xff0c;使用Python代码实现 上一节对堆进行了简单的实现&#xff0c;但是实现的堆只是部分有序&#xff08;父结点大于子结点&#xff0c;子结点之间无序&#xff09; 接下来我们实现对堆的所有元素进行升序排序 排序过程 实现步骤: 构造堆;得到堆顶元素,这个…

Anaconda 镜像源操作(查看配置删除)

一、Anaconda查看镜像配置 conda config --show channelschannels: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naconda/pkgs/main/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naconda/pkgs/free/defaults二、添加清华大学镜像 conda config --add channels https://mirrors.tuna.t…

multi-line comment In file

写注释引起的编译问题&#xff1a; //s3c_gpio_cfgpin(pin, GTP_INT_CFG); \//s3c_gpio_cfgpin(pin, GTP_INT_CFG); \ 如果向上面那样写注释的话&#xff0c;就会引起问题&#xff0c;GCC&#xff0c;警告&#xff0c;有可能编译不通过&#xff0c;我遇到的问题就是编译不通过…

资治通鉴

本书于2017年1月15日开始看并于2017年1月17日看完&#xff0c;基本上只是culver看了一遍&#xff0c;只了解了故事而并没有分析&#xff0c;故事中每个人的思想和可能的想法&#xff0c;而且司马光对于宋朝以前的历史是截取了很多的片段记载的&#xff0c;并不能完整的了解历史…

【完美解决方案】module ‘cv2.cv2‘ has no attribute ‘xfeatures2d‘

一、问题描述 在学习openCV的过程中使用了SIFT的时候&#xff0c;发现书上的代码用不了&#xff0c;报错&#xff1a; module cv2.cv2 has no attribute xfeatures2d 二、问题原因 算法被申请了专利&#xff0c;将opencv版本退到3.4.2即可解决&#xff0c;必须小于等于Python…

数据结构之优先队列:优先队列的介绍与基础操作实现,Python代码实现——14

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的介绍 优先队列是计算机中一种抽象的数据结构类&#xff0c;它有着一个类似和队列或者堆的结构&#xff0c;但是其中每个元素额外有一个优先级别在一个优先队列中&#xff0c;一个高优先顺序的元素会先执行与低优先顺序的元素。在它的执行过程中&…

初识--百年孤独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myun/articles/6306290.html

OpenCV_09 模版匹配和霍夫变换:霍夫线检测+霍夫圆检测

1 模板匹配 1.1 原理 所谓的模板匹配&#xff0c;就是在给定的图片中查找和模板最相似的区域&#xff0c;该算法的输入包括模板和图片&#xff0c;整个任务的思路就是按照滑窗的思路不断的移动模板图片&#xff0c;计算其与图像中对应区域的匹配度&#xff0c;最终将匹配度最…

UICollectionView下拉使header放大模糊

模糊主要使用UIVisualEffectView&#xff0c;这只在ios8以后适用 //模糊的遮罩view property(nonatomic,strong) UIVisualEffectView *effectView; property(nonatomic,strong) CollectionviewLayout *layout;CollectionviewLayout *layout [[CollectionviewLayout alloc]init…

数据结构之优先队列:最小索引优先队列,Python代码实现——15

最小索引优先队列(Min index priority queue) 在之前实现的最大优先队列和最小优先队列,他们可以分别快速访问到队列中最大元索和最小元素,但是他们有一 个缺点,就是没有办法通过索引访问已存在于优先队列中的对象,并更新它们。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优先队列的基础上,学习一种…

OpenCV_10 傅里叶变换:频域滤波+CV的应用

1 傅里叶变换的理解 傅里叶变换是由法国的一位数学家Joseph Fourier在18世纪提出来的&#xff0c;他认为&#xff1a;任何连续周期的信号都可以由一组适当的正弦曲线组合而成。 傅里叶变换是描述信号的需要&#xff0c;它能够反映信号的特征&#xff0c;并可以使用特征值进行量…

extern 详解

在C环境下使用C函数的时候&#xff0c;常常会出现编译器无法找到obj模块中的C函数定义&#xff0c;从而导致链接失败的情况&#xff0c;应该如何解决这种情况呢&#xff1f; 答案与分析&#xff1a; C语言在编译的时候为了解决函数的多态问题&#xff0c;会将函数名和参数联合起…

OpenCV_11 轮廓检测:图像的轮廓+绘制轮廓+轮廓近似+边界矩形+椭圆拟合+直线拟合

1 图像的轮廓 轮廓可以简单认为成将连续的点&#xff08;连着边界&#xff09;连在一起的曲线&#xff0c;具有相同的颜色或者灰度。轮廓是图像目标的外部特征&#xff0c;这种特征对于我们进行图像分析&#xff0c;目标识别和理解等更深层次的处理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轮廓提…

数据结构之平衡树:2-3查找树的介绍——16

平衡树&#xff08;AVL tree&#xff09; 引入 之前学习的树&#xff0c;都不是平衡的&#xff0c;查找时需要一个一个往内比较&#xff0c;一个结点只储存一个值&#xff0c;数据量存储较大&#xff0c;树的深度会非常的深&#xff0c;导致数据查询时效率会十分的低&#xf…

感谢CSDN管理员

感谢CSDN管理员&#xff0c;帮我重新找到了博客。 可恶的盗号者&#xff01;

OpenCV_12 图像分割:全阈值分割+自适应阈值分割+Otsu 阈值(大津法)+分水岭算法+GraphCut+GrabCut

1 图像分割 所谓图像分割指的是根据灰度、颜色、纹理和形状等特征把图像划分成若干互不交迭的区域&#xff0c;并使这些特征在同一区域内呈现出相似性&#xff0c;而在不同区域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先对目前主要的图像分割方法做个概述&#xff0c;后面再对个别方法做详…

Android中的IPC机制

Android IPC简介 IPC是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的缩写&#xff0c;含义就是进程间通信或者跨进程通信&#xff0c;是指两个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那么什么是进程&#xff0c;什么是线程&#xff0c;进程和线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操作系统中&#xff0c;线程是…

数据结构之平衡树:红黑树的介绍与Python代码实现——17

红黑树的介绍与Python代码实现 红黑树的介绍 红黑树(Red-Black Tree)是一种平衡二叉查找树&#xff0c;它是一种以比较简单的方式实现的2-3查找树 红黑树基于2-3查找树的表现 红链接:将两个2-结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3-结点 ;黑链接:则是2-3树中的普通链接。 红黑树的定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