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心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 人际知觉 2.态度 3.内化 4.社会知觉
- 角色知觉 6.晕轮效应 7.激励因素 8.经济人
- 退化 10.首因效应 11.激励 12.需要
13.保健因素 14. 挫折 15.制约现象 16. 偏见
二、填空题 - 泰勒(F.W.Taylor)于( )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由( )部分组成。
- 从1927年至( ),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梅奥(E.Mayo)主持了著名的( )。
- 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有物质自我、( )和( )。
-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组织、( )和( )。
- 态度转变的理论主要有( )、( )和“A-B-X”模型。
- 按照威廉.詹姆斯(W.James)的观点,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有物质自我、( )和( )。
- 进行管理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 )、( )和 ( )。
- 柏恩(T.A.Berne)认为在人际往中存在有三种心理状态,即父母状态、( )和( )
- 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有( )、( )和资历因素。
- 按照组织目标来分,组织可以分为( ) 、( ) 、服务性组织和公益性组织。
- 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的基本功能是( )和( ) 。
-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层次从低到高分为( ) 、( ) 、( )、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经历了( ) 、( ) 、职业的软专家和专家集团。
-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个体心理、( )、( )和( )。
三、判断题 - 根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把奖金变成“保健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
- X理论认为,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还应注意关心和满足职工的需要。( )
- 由于韦伯(M.Weber)的突出贡献,所以,他被称之为“管理心理学之父”。( )
- 社会实践证明,非正式群体没有积极作用。( )
- 一般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对陌生人的知觉近因效应所起的作用大。( )
- 由于法约尔(H.Fayoll)的贡献,因而他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 )
- 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人的因素作用下降了。( )
- “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是提倡集体奖励,而不主张对个人的奖励制度。( )
- 组织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是从稳定机械系统转向适应有机系统。( )
- 群体的士气高,群体的工作效率就必然高。
- 态度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海德提出来的。
- 非正式群体没有积极作用。
- 态度转变只是指态度的方向性转变。
- 社会人的管理方法就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具体体现。
- 梅奥(E.Mayo)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管理理论称之为“Y理论”。
- 对人的气质类型不能作好坏评价。
- 适度忧愁也有使人奋进的作用。
- 新古典组织理论所倡导的部门化,实质是部门专业化。
- 罗伯特•欧文是英国早期管理教育的各驱。
- 人的态度形成过程包括顺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
- 霍桑实验的结论认为,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制约现象。
- 在信息沟通中,简单工作以双向沟通为好,复杂问题以单向沟通效果好。
- 现代社会,组织发展趋势是从稳定-机械系统转向适应-有机系统。
- 自动人假设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才能。
- 能应变的、从多角度认识人和事物是一种定势效应。
- 古典组织理论提倡专业化主要是针对个人而言的。
- 接受同等教育,那么,人的能力水平就一定相等。
- 现代管理主要取决于权力性影响力。
- 勤奋、刻苦、入迷是人的能力特征。
- 泰勒(W.Taylor)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发表于1911年。
- 传统观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 梅奥认为,影响组织工作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职工的待遇和工作环境。
- 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在对职工管理方面,他提倡X理论而反对Y理论。
- 在群体内部,工作任务复杂,有的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全部工作时,竞争的效果要优于合作的效果。
四、简答题 - 在人际交往中,当人际关系产生问题或恶化时,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 哪些因素影响人对挫折的容忍力?
- 领导者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 简介X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职工态度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 简介Y理论的主要观点
- 什么是群体,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哪些积极的心理效应?
- 有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有哪些用人之道可供我们选择吸取?
五、论述题 - 什么是双因素理论,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对奖金的发放?
- 什么是需要,职工的需要具有哪些特点?
- 什么是内激、外激,说明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 说明在社会主义群体内部,工作中选择合作或竞争方式的主要根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