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作业
一.名词解释
1.TIN 2 .缓冲区分析 3.元数据 4. 地理信息系统
5.空间数据库 6.拓扑关系 7.矢量结构 8.空间叠加
9.路径分析 10.栅格结构 11.网络分析 12.DEM
13.Geomatics 14.叠加分析 15.空间内插 16.DTM 17.多源数据融合 18.GRID
二.单项选择题
1.数字地球是美国人1998 年由( )
A.戈尔提出的 B.克林顿提出的 C. 布什提出的 D.基辛格提出的
2.GIS 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A.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
B.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分析程序
C.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绘图机
D.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和用户
3.利用DEM 数据可以进行( )
A. 包含分 B.缓冲区分析 C.洪水淹没损失估算 D.网络分析
4.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 )
A.直接栅格编 B.链码 C.游程编码 D.四叉树编码
5.GIS 设计中系统分析的核心是( )
A.需求分析 B.可行性分析 C.业务调查 D.逻辑分析
6.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 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
C. 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
7.在GIS 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 )
A. 几何数据 B.关系数据 C.属性数据 D.统计数据
8.对于估算长度、转折方向的凹凸度方便的编码方法是( )
A.游程编码 B.块码 C.四叉树编码 D.链码
9.下列那些是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
A.坡向分析 B.谷脊特征分析 C.网络分析 D.地形剖面分析
10.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扫描数字化法 D.人工读取坐标法
11.下列能用于输出地图的设备是( )
A.喷墨绘图机 B.激光打印机
C.彩色显示器 D.以上三者
12.湖泊和河流周围保护区的定界可采用( )
A.空间聚类 B.统计分析
C.叠置分析 D.缓冲区分析
13.“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 )
A. 栅格数据 B.矢量数据
C.关系数据 D.属性数据
14.生成电子地图必须要经过的一个关键技术步骤是:( )
A.细化 B.二值化
C.符号识别 D.符号化
15.描述地理实体本身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的数据为:( )
A.属性数据 B.几何数据
C.关系数据 D.统计数据
16.在GIS 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 )
A. 几何数据 B.关系数据
C. 属性数据 D.统计数据
17.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是:( )
A 拓扑邻接 B.拓扑关联
C.拓扑包含 D.以上三者
18.下列那些是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
A.坡向分析 B.谷脊特征分析
C.网络分析 D.地形剖面分析
三.简答题
1.GIS 与DBMS 的区别与联系,目前通用的数据库结构有几种?
2.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流程(可用图式表示)
3.简述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其主要的应用领域
4.简述GIS 的主要功能。
5.何为空间数据叠加?
6.属性数据编码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7.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软硬件组成。
8.地理信息系统与CAD 系统的异同。
9.简述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的过程?
10.矢量、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11.GIS 设计分哪几个阶段?有哪些要求?
12.何谓缓冲区?在GIS 中它有何作用?
13.简述GIS 的主要功能。
14.GIS与一般信息系统的异同。
15.空间数据融合的必要性?
16、空间数据结构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7、地理信息系统如何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18、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9、空间叠置的类型及其区别?
四.论述题
1.你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在政府决策中应该起什么作用?GIS 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2.谈谈GIS与相关学科与技术的关系。
3.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热点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4.论述GIS在你所熟悉的有关专业上的应用现状(可以一个专业为例,如资源管理、城市规划)
5.为什么要研究GIS空间数据库模型?或者说,传统数据库系统管理空间数据存在哪些局限性?
6.谈谈GIS中的拓扑关系及其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