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再多书都没觉得自己变强?试试我这“5年陈”的方法


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

每周五早8点 按时送达

当然了,也会时不时加个餐~

我的第「76」篇原创敬上


4800字巨献奉上



hi,大家好。三周过去了,上次教你的几个「速读」技巧练习的怎么样了?


上周,已经有不少小伙们开始催我发这篇了。现在我来兑现诺言了:D



从效果角度来看,「速读」更多追求的是“广度”,并不考虑“深度”问题。而且,关键是它不适用于理科类书籍。


所以,这次再分享你几个让你的记忆效果“入木三分”的「精读」技巧。当然了,这自然也适用于理科类的书。



不知道你之前是否有经历过这样的现象呢?


把一本书的目录几乎原封不动的整理成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然后将书上讲到的每一句觉得有道理的话分别摘录到这些分支上,包括数据公式、图表之类的。


最终看完一本书的时候,一个密密麻麻超级大的思维导图就诞生了,几乎装入了大半本书的文字,自己还心满意足的认为这本书被你“榨干”了,收获满满。


但是,如果你过段时间再看到这个导图的时候,你会感觉好陌生……


心里的bgm是,这本书里有写过这些?……



还有就是,参加了不少XX大会,听了不少XX讲座以及网络课程。听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笔记上记了一大堆东西,满载而归。


但后面也是一直放着吃灰,不知道怎么用起来。甚至都忘记了要整理到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上去……


我想,你作为一个求知欲爆棚的有志青年,应该或多或少有过上面的这些经历吧。



为什么会这样

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没认识到知识的形态是碎片化的。


上篇文章中提到过,记忆是存储在「神经元」中的。而我们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多到大脑自己都不知道知识存放在哪。


人脑中,神经细胞约有860亿个。

不论是何种神经元,皆可分成:接收区(receptive zone)、触发区(trigger zone)、传导区(conducting zone),和输出区(output zone)。

维基百科


860亿个,并且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处理机制,与其它神经元进行协作。这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估计现在整个世界上的软件系统加起来都没这么复杂。


所以,如果没有找到一些规律、机制去加以利用的话,「学过 -> 忘记」、「屡学屡忘」会是一种常态……



我所理解的一个有效的规律就是,让知识流动起来,像水一样。


虽无法让每个知识游遍整个大脑,但让它流经尽可能多的地方是要刻意去做的事。


为什么呢?其实在上篇文章中也提到过这两个概念,「遗忘曲线」和「马太效应」。


一个知识存储在你的大脑里后,如果你一直不去用它,那么与它建立连接的神经元也就越少,导致它越不容易被再次用起来,慢慢的,它在你大脑中的权重越来越低。


最终会和「遗忘曲线」所呈现的一样,原先吸收的大量知识就留下了很小的一部分。


再引用一下《程序员的思维修炼》里的一段话。(RAM可以理解为计算机的内存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记忆有些类似于闪存,它是通过具有实体暂留性的神经元来录制。 


事实上,记忆由一个执行循环体主动维护着即便是在易失性静态RAM中,只要加电数据就可维持。大脑没有静态RAM,而是具有动态RAM,RAM需要不断刷新, 否则数据就会消失。这就是说,甚至连骑自行车也不是想当然可以做的事情。你可能忘掉一切。无论曾经有过多么痛苦或美好的经历,你都可能丢失。  


因此,大脑不是软件。软件不会老化,不会退化。但是,大脑必须刷新,必须使用,否则就会丢失记忆。

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重点就是最后一句,大脑必须刷新,必须使用,否则就会丢失记忆。这和“让知识流动起来”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你有的时候看书可能真的是在“看”书,看过算过。相当于一个“数据”在你的大脑里只写入了一次,然后永远没有再刷新它了。



读书的本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读书的本质是什么。


看过奇葩说节目的估计有听说过,我记得有一期激烈辩论过一个相关的话题。


读书的本质其实就是将信息进行「内化」


怎么内化呢?大致就这样的一个过程。

640?wx_fmt=png

大卫·库伯也提出过一个类似的概念,「库伯学习圈」:具体经验 → 反思 → 抽象性概括 → 应用于实践。


所以,只要在其中的这三个环节任意一个没做好,就会影响读书的效果。


  • 没有将文本变成有效的信息。


  • 缺乏思维的参与,没有将信息嵌入记忆里。


  • 缺乏行动,没能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但是内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其实之前也听不少学习达人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所以,相对的,学习的过程越舒服,效果越不好


想想也是,小时候抄别人答案的时候,总觉得没什么难的,看别人写的好简单哦。但每次轮到自己做的时候偏偏就是想不出。


长大了,从抄答案变成了抄目录、抄书。看到的时候句句都认识,但是永远想不起来用。最多模模糊糊记得“啊,这个内容好像在哪看过”,却完全想不起来是什么了。


因此,想要脱离逐字逐句照搬的「字典式认知」,你得进行内化,而内化是痛苦的。


作为一位老程序员,这让我又想到了一位程序员接手一个陌生项目时的两个情景。


有的人直接看代码来理解业务,有的人是照着文档再看代码来理解业务。最终的结果是,后者会上手更快,但往往前者在未来对项目的把控力更强。我认为原因就是前者的理解过程更痛苦。


明白了这个现象后,相信你应该也明白了为什么大多数人总在呼吁多写文档、多写注释。人嘛,总是习惯怎么轻松怎么来,也很正常。



其实也有专家做过这方面的试验。


心理学家Rowland,2014 年发在Psychological Bulletin的一篇研究中提到,他分析了331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后,指出:记忆效果与提取信息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成正比


同时还阐述了在两个不同维度下的强弱关系。


  • 直接回忆(recall) 比做选择题(recognition, 辨认记忆)更有用。


  • 没有任何线索的自由回忆(free recall) 比基于线索的回忆(cued recall, 比如说填空题)更有用。


所以,当我们通过读书来学习,提升自己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一些压力,倒逼自己更加“痛苦”一些。


所谓“伤的越深,记的越牢”,这么看来,学习不是往硬盘里“存”信息,更像是在木头上“刻”信息。


那么,怎么才能“入木三分”?重点是找到正确的「思考」的方法。



要避开的四个误区

先来聊聊需要避开的四个常见误区。


有效思考不是简单的照抄和重复


可能你会说,重复也是在“刷新”大脑啊。的确如此,但是问题是知识没有“流动”起来,一直在“原地打转”。


重复、死记硬背,是一套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习方式。我想,你可能曾经还吐槽过这种教育现象,所以自己不应该踩进这个坑里去。这是你要避开的第一个误区。



第二个误区,不要止步于别人整理好的框架或者套路


框架和套路虽好,但这终究是别人的思想结晶。按前面的说法,直接的「拿来主义」太舒服了,不够痛苦。


停留在这个层面的话,你只是明白了「术」,并不是知「道」。最多只能依样画葫芦,本质还是在照抄。


但是,借助别人的提炼好的精华,然后利用它以「从上往下」的视角作为切入点,来学习,可以帮助你更快的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架构。



第三个误区,读书并非一定要做思维导图


说来惭愧,这个坑我自己也踩了好多年。后来我才发现,思维导图仅适用于「碎片化知识」的归纳整理,以及针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发散性思考,并不是适用于作为读书笔记。


因为当你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时候,一边是空空的、等待你填满的思维导图,另一边是充满海量信息的书,而且目录结构都梳理好了。


所以,当你看到现成的东西已经摆在那了,你还能忍得住不复制黏贴或者摘抄一下?



第四个误区,读书重要的不是一字不落的读完,也不是作者说了什么,而是阐述你自己的看法


前者只会让你停留在「信息」层面而无法转化成「知识」,因为那些都不是“你的”,对你来说都是「二手信息」,你要做的是将他们变成你自己的「一手信息」。


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内化,内化怎么做呢?


你可以尝试一下「三问一联」的结构化拆解。


「三问」就问自己三个问题,有点像「哲学三问」。


  • 它是什么(是谁


  • 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从哪里来


  • 有什么用(到哪里去


「一联」就是做一次联想,联想一下这个知识点能让你想到什么与它能扯上一些关系的,在大脑中构建尽可能广的“网络”。


整个「三问一联」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思考让一个知识点的「前」、「后」脉络更清晰,深入到它的本质。


然后,基于这个底层的本质,以「从下往上」的视角进行延伸、扩充。


最后,再以「从上往下」的视角进行二次提炼,看是不是能抽象出更多的逻辑和规律。


以上的过程就是在「内化」,也可以说是「网络化」。正如前一篇文章所说,这个网络状的结构就是一个知识点在你大脑中所表现出的状态。



避开了这四个误区以及掌握了「三问一联」之后,再分享几个促进有效思考的技巧给你。



有效思考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个学习的过程就是三步:输入 → 处理 → 输出。

640?wx_fmt=png

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尽可能将这个过程的损耗降到最低。

640?wx_fmt=png

围绕着这个思路,首当其冲要抓好源头,控制「输入」。怎么控制?


带着问题阅读


  • 前一篇中也提到过,如果你没想到读这本书的意义,索性不要翻开。

  • 不要只是抱着「我要把它读完」的心态,而是针对自己的问题有的放矢。避免被动的接收灌输,而是主动的寻求自己需要的。


因为一本书中可能对你产生价值的点有很多,但是你没必要,也不可能100%的抓全。


所以,与其浪费无意义的时间,不如专注于对你当前有用的知识。


夸张点说就是拿出你和人骂架时的状态!当然了这里不是找茬,而是找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你一时不知道怎么下手,我教你一个很取巧的办法:把每个章节的标题改成问题,这个问题来源于你这个章节内容的猜测。


比如:

  • XXX有什么用?怎么用?

  • 为什么XXX有效?

  • 我认为XXX应该是XXX,是这样吗?

  • ……



第二点,优化前面图中的「处理」环节。这里的关键在上篇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下,就是学会集中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同一领域的书籍,也就是「用主题去统摄内容」。


这里再多说一些细节,你可以在决定书籍阅读顺序的时候参照下面的三个思路:


  • 由浅入深。这个就不多说了,步子迈得太大容易那啥……


  • 顺藤摸瓜。比如一本你觉得不错的书,其中作者推荐的书肯定也不会太差。


  • 横向对比。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不同的解读角度,为了在众多解读中得出真正符合你自己认知的观点,就需要扩展其它有相同或者类似知识点的书籍,特别是完全对立观点的书



第三点,优化「输出」环节。也就是把学到的内容写出来,跟别人分享,这样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其实这点更多的是为了巩固「处理」环节所得到的结果。让你以「从上往下」的视角再把知识打磨一下,做一做磨边,去掉一些无用的东西。这样才让知识与你过去所积累的知识连接的更紧密。


这里再分享一个大杀器给你,「知识卡片」。我用的MarginNote软件做知识卡片,卡片的内容结构大致是这样。


640?wx_fmt=png


借助这种工具,你不但可以做好「三问一联」,还可以方便的在后续将相关的卡片做整合,进行更多维度的关联的延伸。



最后一点,它并不在阅读的途中做,但是特别重要,就是要不定期的触发回想。


我的办法是这样的,将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尽量在脑海中搜索解释的理由,以此将「辨认记忆」转化「基于线索的回忆」,再逐步将「基于线索的回忆」转化成「自由回忆」。


只要你愿意,任何时候可以进行这个练习,找机会试试吧。



总结

今天的内容密度很高,还是简单总结一下。当然,更重要的是好好消化并实践「精读」。


这篇首先和你阐述了为什么学到的东西经常记不住的原因。


然后帮助你认识到了读书的本质是什么。


随后提醒你在读书时一定要避开的四个误区。


最后再送给你四点促进有效思考的方式。


希望你的有所启发。


640?wx_fmt=png



推荐文章:

  • 什么技巧能「一日千里」?

  • 我珍藏5年的10倍速阅读法


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就「在看」或者「分享」一下吧。鼓励我的创作 :)

640?wx_fmt=jpeg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31536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77 (Rated for Div. 2) C. Infinite Fence 数论

传送门 文章目录题意:思路:题意: 思路: 碰到这样的题肯定是先写几个找找规律了,随便写几个就可以发现是以lcm(a,b)lcm(a,b)lcm(a,b)为一个循环,所以我们只需要在一个周期lcm(a,b)lcm(a,b)lcm(a,b)中求最长…

反向图——dj算法(判断从起点 开始有没有第二条路径能到达)Gym 102501K

Gym 102501K BirdwatchingGym 102501K 题意:题目比较难读,就是给你一个t点 找到所有 i->t的i点 没有第二条路径到达t点。 思路:反向图 跑dj算法,但是要注意 自环的情况,所有每个点 能够遍历多次 代码:&…

C# 内存的理解 通俗说

一.概念堆栈是什么?在说堆栈之前,先说说内存是神马?内存:程序在运行的过程,电脑需要不断通过CPU进行计算,这个计算的过程会读取并产生运算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一个存储容器存放。这个容器&#…

P3899 [湖南集训]谈笑风生 主席树解决二维数点

传送门 文章目录题意:思路:题意: 思路: 由于a,ba,ba,b都比ccc厉害,那么a,ba,ba,b一定是某个是某个的祖先。那么就分为两种情况了: (1)(1)(1) bbb在aaa上面,约定depth[1]1depth[1]1depth[1]1&am…

多层图,dj+dp Gym 102501A Environment-Friendly

一般求最短路,限制某个条件 Gym 102501A Environment-Friendly Gym 102501A Environment-Friendly 题意:求最小的co2消耗量(最短路可) ,有一个限制条件,路途的距离 不能超过B 思路:djdp 代码&…

打造 .NET Core 链接转发服务

我最近使用 .NET Core 2.2 造了个名为"Link Forwarder" (链接转发器)的 URL 转发服务,并已开源。目前预览版已部署到我的子域"go.edi.wang"。本文将分享我如何构建这个项目,以及我学到的东西。为了帮助大家了…

P3293 [SCOI2016]美味 主席树 + 伪01trie

传送门 文章目录题意:思路:题意: 思路: 看到异或的话,很容易想到用01trie来贪心的搞,但是这个题涉及区间问题,直接搞的话需要将[l,r][l,r][l,r]的数都插入trie里面,这样的复杂度显然…

Abp 0.18.0 正式发布! -ABP CLI,新模板和其他功能

ABP CLI, v0.18版本新模板和其他功能ABP v0.18已发布, 包含解决的80个issue, 550次提交.网站更改abp.io网站完全更新以突出ABP框架的目标和重要功能.文档和博客网址也会更改:abp.io/documents移至docs.abp.io.abp.io/blog转移到blog.abp.io.ABP CLIABP CLI(命令行界…

牛客练习赛74 E CCA的期望(算概率的技巧+floyd处理)

牛客地址 题目描述 是否经常有艺术创作的冲动,但却限于水平无法描绘?那就交给随机吧! 给定一张 n 个点 m 条边的无向带边权连通图,点有颜色,为黑或白,保证无自环和重边。 定义一次操作为:随机选…

Codeforces Round #712 (Div. 2) D. 3-Coloring 交互 构造

传送门 文章目录题意:思路:题意: 给一个n∗nn*nn∗n的格子染色,一共可以染三种颜色,每次都会给一种颜色,代表当前这种颜色不可以使用,染色要求相邻的颜色不能相同,让你给出一种染色…

短信验证码“最佳实践”

1、背景年初,从外地转移阵地到西安,转眼已两个多月。很久不写业务代码了,到了新公司,条件恶劣到前所未有,从需求,设计,架构,实现,实施,测试,bug修…

Codeforces Round #712 (Div. 2) E.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思维转换

传送门 文章目录题意:思路:题意: 给你nnn个点,从iii到jjj的花费是max(ci,aj−ai)max(c_i,a_j-a_i)max(ci​,aj​−ai​),求从111开始经过每个点再回到111的最小花费。 思路: 首先可以发现我们的起点在哪…

HDU - 5877 Weak Pair (dfs序+树状数组+离散化)

VJ地址 题意&#xff1a;给一个有根树给你&#xff0c;计算一下满足下列条件的序列对的数目 &#xff08;1&#xff09;u是v的祖先&#xff08;不能是它自己&#xff09; &#xff08;2&#xff09;a[v]*a[u]<k 思路&#xff1a;用DFS序分裂每一条链&#xff0c;使链上的点…

Codeforces Round #614 (Div. 2) D. Aroma‘s Search 暴力 + 思维

传送门 文章目录题意&#xff1a;思路&#xff1a;题意&#xff1a; 给你x0,y0,ax,ay,bx,byx_0,y_0,a_x,a_y,b_x,b_yx0​,y0​,ax​,ay​,bx​,by​&#xff0c;让后根据[ax∗xi−1bx,ay∗yi−1by][a_x*x_{i-1}b_x,a_y*y_{i-1}b_y][ax​∗xi−1​bx​,ay​∗yi−1​by​]构造出…

Insider Dev Tour 2019巡演中国站

Insider Dev Tour 2019全球巡演中国站落下帷幕&#xff0c;在线直播加六大城市会场&#xff0c;作为四十余位讲师的一份子&#xff0c;我在线分享了Microsoft Graph及Microsoft Teams开发平台的内容&#xff0c;很高兴与几千位开发者共同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星期天&#xff0c;很不…

HDU - 6267 (概论/找规律/递推)

VJ地址 题目大意&#xff1a; 有n个节点 从0-&#xff08;n-1&#xff09;&#xff0c;连边的规律为 即i点的父亲只能是比i小的数&#xff0c;而且是随机的&#xff0c;现在随机选择应该一个节点作为根&#xff0c;求这子树的和的期望是多少。 思路&#xff1a;可以知道总共有…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81 (Rated for Div. 2) D. Same GCDs 欧拉函数\莫比乌斯

传送门 文章目录题意&#xff1a;思路&#xff1a;题意&#xff1a; 给定a,ma,ma,m&#xff0c;求满足gcd(a,m)gcd(ax,m)gcd(a,m)gcd(ax,m)gcd(a,m)gcd(ax,m)的xxx的个数&#xff0c;且0<x<m0<x<m0<x<m。 思路&#xff1a; 由辗转相除法得&#xff1a;gcd…

Microsoft Graph Toolkit 初探

在今年的Build大会上面, Microsoft Graph 产品组公开宣布了一套新的Web组件&#xff0c;Microsoft Graph Toolkit&#xff08;简称mgt&#xff09;&#xff0c;这套组件可以与任何前端开发平台无缝整合&#xff0c;通过几行代码就能实现基于Microsoft Graph的应用&#xff0c;而…

CodeCraft-21 and Codeforces Round #711 (Div. 2) 题解

先上链接CodeCraft-21 and Codeforces Round #711 (Div. 2) A&#xff1a; 从n开始往后找&#xff0c;不出几十个 一定能找到的&#xff0c;所以暴力就好了 void sovle(){cin>>n;while(1){ll kn;ll sum0;while(k) sumk%10,k/10;if(gcd(n,sum)>1) {cout<<n<&…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81 (Rated for Div. 2) B. Infinite Prefixes 数学

传送门 文章目录题意&#xff1a;思路&#xff1a;题意&#xff1a; 给你个串sss&#xff0c;让后把它重复无限次得到ttt&#xff0c;定义前缀的价值为cnt0−cnt1cnt_0-cnt_1cnt0​−cnt1​&#xff0c;求ttt的前缀价值为xxx的前缀个数&#xff0c;若有无限多输出−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