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中建议开发者不要直接使用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类中的静态工厂方法来创建线程池,而是推荐直接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类来实例化线程池,主要原因如下:
-
资源耗尽的风险: JDK内置的
Executors
工厂方法创建的线程池往往具有固定的配置,比如newFixedThreadPool
创建的是固定大小线程池,newCachedThreadPool
创建的是可无限扩大的线程池,这些配置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景。尤其像newCachedThreadPool
,如果不加以控制,当任务量过大时,可能导致创建过多线程,进而耗尽系统资源(如内存),甚至引发 OutOfMemoryError 错误。 -
拒绝策略不明确:
Executors
提供的预设线程池配置对拒绝策略的处理不够明确,开发者可能不清楚在任务堆积严重时,线程池具体是如何处理新提交的任务的。而直接使用ThreadPoolExecutor
可以让开发者显式指定拒绝策略,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有更好的把握。 -
线程池参数优化:
ThreadPoolExecutor
允许自定义更多的参数,如线程存活时间、队列类型和大小等,这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线程池行为,使之更符合业务需求,提高性能并防止潜在的问题。 -
监控和调试难度: 自定义线程池可以更容易地集成到监控系统中,方便开发者随时观察线程池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总结起来,阿里巴巴之所以推荐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手动创建线程池,是为了增强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耗损风险,并提升开发者对线程池行为的控制能力。
?你们是怎么使用了?
使用hutool封装好的工具,如果公司不使用hutool或者用以下代码(也是hutool里的)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Builder.create().setCorePoolSize(5).setMaxPoolSize(10).setWorkQueue(new LinkedBlockingQueue<>(100)).bu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