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录] macOS下的Nginx安装 && Nginx基本知识
- 一. 安装相关
- 1. 安装:直接通过brew安装即可
- 2. 启动:
- 3. 成功运行判断:
- 4. 改端口号:由于8080这个端口号很容易冲突,因此需要改一个其他的端口号。
- 二. Nginx 学习
- 1. 简介:
- 2. 作用:反向代理:
- 3. 作用:iphash
- 4. 作用:动静分离
- 5. 配置文件 nginx.conf
一. 安装相关
1. 安装:直接通过brew安装即可
brew install nginx
2. 启动:
sudo nginx
3. 成功运行判断:
在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080/’, 正常显示nginx页面则说明正常配置。
4. 改端口号:由于8080这个端口号很容易冲突,因此需要改一个其他的端口号。
-
在访达中搜索‘ nginx.conf’ 找到nginx的配置文件。
-
打开nginx.conf, 找到’ listen 8080’, 修改成’ listen 9090’(或者随便一个不容易冲突的端口)。
-
通过如下命令重启nginx, 而后访问’http://localhost:9090’看看是不是修改成功了。
sudo nginx -s reload #注意sudo不能少了,否则会由于权限不够报错。
二. Nginx 学习
1. 简介:
Nginx 是一个高性能(目前我理解就是高并发)的Http和反向代理web服务器。占有内存小,并发能力强,官方测试能支持高达50,000个并发连接数的响应。
2. 作用:反向代理:
1)正向代理:(顶不住了,这块实在不过去审核TvT)
2)反向代理:代理服务端。便于服务器的部署。
3. 作用:iphash
1)轮询与加权轮询差别:更大权重的服务器会被更多的用户访问
2)iphash:对客户端的ip进行hash操作,根据hash结果把同一个客户端ip分给同一个服务器。
由此解决session不共享的问题,不过效率不高。
4. 作用:动静分离
1)静态文件:不需要经过后台处理的文件(如css、html等文件)
2)拆分动静资源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静态资源特点将其做缓存操作,提高资源相应的速度
5. 配置文件 nginx.conf
1)443端口 https, 80端口http (小笔记)
2).conf文件有三个部分:全局配置(性能优化)、events(比如最大连接数,监听事件等)、http
3)http中负载均衡的配置: upstream diyName{} # 规定负载均衡的服务器,权重等。
4)http中server的配置location:访问该端口后到达的地址。
- 使用proxy_pass 来使用upstream的负载均衡协议。# 反向代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