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 Hystrix的请求合并

通常微服务架构中的依赖通过远程调用实现,而远程调用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通信消耗与连接数占用。在高并发的情况之下,因通信次数的增加,总的通信时间消耗将会变的不那么理想。同时,因为对依赖服务的线程池资源有限,将出现排队等待与响应延迟的情况。为了优化这两个问题,Hystrix提供了HystrixCollapser来实现请求的合并,以减少通信消耗和线程数的占用。

HystrixCollapser实现了在HystrixCommand之前放置一个合并处理器,它将处于一个很短时间窗(默认10毫秒)内对同一依赖服务的多个请求进行整合并以批量方式发起请求的功能(服务提供方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批量实现接口)。通过HystrixCollapser的封装,开发者不需要去关注线程合并的细节过程,只需要关注批量化服务和处理。下面我们从HystrixCollapser的使用实例,对其合并请求的过程一探究竟。

Hystrix的请求合并示例

public abstract class HystrixCollapser<BatchReturnType, ResponseType, RequestArgumentType> implements 
HystrixExecutable<ResponseType>, HystrixObservable<ResponseType> {
...
public abstract RequestArgumentType getRequestArgument();

protected abstract HystrixCommand<BatchReturnType> createCommand(Collection<CollapsedRequest<ResponseType, RequestArgumentType>> requests);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mapResponseToRequests(BatchReturnType batchResponse, Collection<CollapsedRequest<ResponseType, RequestArgumentType>> requests);
...
}

HystrixCollapser抽象类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它指定了三个不同的类型:

  • BatchReturnType:合并后批量请求的返回类型
  • ResponseType:单个请求返回的类型
  • RequestArgumentType:请求参数类型

而对于这三个类型的使用可以在它的三个抽象方法中看到:

  • RequestArgumentType getRequestArgument():该函数用来定义获取请求参数的方法。
  • HystrixCommand<BatchReturnType> createCommand(Collection<CollapsedRequest<ResponseType, RequestArgumentType>> requests):合并请求产生批量命令的具体实现方法。
  • mapResponseToRequests(BatchReturnType batchResponse, Collection<CollapsedRequest<ResponseType, RequestArgumentType>> requests):批量命令结果返回后的处理,这里需要实现将批量结果拆分并传递给合并前的各个原子请求命令的逻辑。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直观的理解实现请求合并的过程。

假设,当前微服务USER-SERVICE提供了两个获取User的接口:

  • /users/{id}:根据id返回User对象的GET请求接口。
  • /users?ids={ids}:根据ids参数返回User对象列表的GET请求接口,其中ids为以逗号分割的id集合。

而在服务消费端,为这两个远程接口已经通过RestTemplate实现了简单的调用,具体如下: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Override
public User find(Long id) {
return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http://USER-SERVICE/users/{1}", User.class, id);
}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findAll(List<Long> ids) {
return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http://USER-SERVICE/users?ids={1}", List.class, StringUtils.join(ids, ","));
}

}

接着,我们来实现将短时间内多个获取单一User对象的请求命令进行合并的实现:

  • 第一步:为请求合并的实现准备一个批量请求命令的实现,具体如下:
public class UserBatchCommand extends HystrixCommand<List<User>> {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List<Long> userIds;

public UserBatchCommand(UserService userService, List<Long> userIds) {
super(Setter.withGroupKey(asKey("userServiceCommand")));
this.userIds = userIds;
this.userService = userService;
}

@Override
protected List<User> run()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userService.findAll(userIds);
}

}

批量请求命令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的HystrixCommand实现,从上面的实现中可以看到它通过调用userService.findAll方法来访问/users?ids={ids}接口以返回User的列表结果。

  • 第二步,通过继承HystrixCollapser实现请求合并器:
public class UserCollapseCommand extends HystrixCollapser<List<User>, User, Long> {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private Long userId;

public UserCollapseCommand(UserService userService, Long userId) {
super(Setter.withCollapserKey(HystrixCollapserKey.Factory.asKey("userCollapseCommand")).andCollapserPropertiesDefaults(
HystrixCollapserProperties.Setter().withTimerDelayInMilliseconds(100)));
this.userService = userService;
this.userId = userId;
}

@Override
public Long getRequestArgument() {
return userId;
}

@Override
protected HystrixCommand<List<User>> createCommand(Collection<CollapsedRequest<User, Long>> collapsedRequests) {
List<Long> userIds = new ArrayList<>(collapsedRequests.size());
userIds.addAll(collapsedRequests.stream().map(CollapsedRequest::getArgument).collect(Collectors.toList()));
return new UserBatchCommand(userService, userIds);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mapResponseToRequests(List<User> batchResponse, Collection<CollapsedRequest<User, Long>> collapsedRequests) {
int count = 0;
for (CollapsedRequest<User, Long> collapsedRequest : collapsedRequests) {
User user = batchResponse.get(count++);
collapsedRequest.setResponse(user);
}
}

}

在上面的构造函数中,我们为请求合并器设置了时间延迟属性,合并器会在该时间窗内收集获取单个User的请求并在时间窗结束时进行合并组装成单个批量请求。下面getRequestArgument方法返回给定的单个请求参数userId,而createCommandmapResponseToRequests是请求合并器的两个核心:

  • createCommand:该方法的collapsedRequests参数中保存了延迟时间窗中收集到的所有获取单个User的请求。通过获取这些请求的参数来组织上面我们准备的批量请求命令
    UserBatchCommand实例。
  • mapResponseToRequests:在批量命令UserBatchCommand实例被触发执行完成之后,该方法开始执行,其中batchResponse参数保存了createCommand中组织的批量请求命令的返回结果,而collapsedRequests参数则代表了每个被合并的请求。在这里我们通过遍历批量结果batchResponse对象,为collapsedRequests中每个合并前的单个请求设置返回结果,以此完成批量结果到单个请求结果的转换。

请求合并的原理分析

下图展示了在未使用HystrixCollapser请求合并器之前的线程使用情况。可以看到当服务消费者同时对USER-SERVICE/users/{id}接口发起了五个请求时,会向该依赖服务的独立线程池中申请五个线程来完成各自的请求操作。

而在使用了HystrixCollapser请求合并器之后,相同情况下的线程占用如下图所示。由于同一时间发生的五个请求处于请求合并器的一个时间窗内,这些发向/users/{id}接口的请求被请求合并器拦截下来,并在合并器中进行组合,然后将这些请求合并成一个请求发向USER-SERVICE的批量接口/users?ids={ids},在获取到批量请求结果之后,通过请求合并器再将批量结果拆分并分配给每个被合并的请求。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来,通过使用请求合并器有效地减少了对线程池中资源的占用。所以在资源有效并且在短时间内会产生高并发请求的时候,为避免连接不够用而引起的延迟可以考虑使用请求合并器的方式来处理和优化。

使用注解实现请求合并器

在快速入门的例子中,我们使用@HystrixCommand注解优雅地实现了HystrixCommand的定义,那么对于请求合并器是否也可以通过注解来定义呢?答案是肯定!

以上面实现的请求合并器为例,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HystrixCollapser(batchMethod = "findAll", collapserProperties = {
@HystrixProperty(name="timerDelayInMilliseconds", value = "100")
})
public User find(Long id) {
return null;
}

@HystrixCommand
public List<User> findAll(List<Long> ids) {
return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http://USER-SERVICE/users?ids={1}", List.class, StringUtils.join(ids, ","));
}
}

@HystrixCommand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了,可以看到这里通过它定义了两个Hystrix命令,一个用于请求/users/{id}接口,一个用于请求/users?ids={ids}接口。而在请求/users/{id}接口的方法上通过@HystrixCollapser注解为其创建了合并请求器,通过batchMethod属性指定了批量请求的实现方法为findAll方法(即:请求/users?ids={ids}接口的命令),同时通过collapserProperties属性为合并请求器设置相关属性,这里使用@HystrixProperty(name="timerDelayInMilliseconds", value = "100")将合并时间窗设置为100毫秒。这样通过@HystrixCollapser注解简单而又优雅地实现了在/users/{id}依赖服务之前设置了一个批量请求合并器。

请求合并的额外开销

虽然通过请求合并可以减少请求的数量以缓解依赖服务线程池的资源,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它所带来的额外开销:用于请求合并的延迟时间窗会使得依赖服务的请求延迟增高。比如:某个请求在不通过请求合并器访问的平均耗时为5ms,请求合并的延迟时间窗为10ms(默认值),那么当该请求的设置了请求合并器之后,最坏情况下(在延迟时间窗结束时才发起请求)该请求需要15ms才能完成。

由于请求合并器的延迟时间窗会带来额外开销,所以我们是否使用请求合并器需要根据依赖服务调用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主要考虑下面两个方面:

  • 请求命令本身的延迟。如果依赖服务的请求命令本身是一个高延迟的命令,那么可以使用请求合并器,因为延迟时间窗的时间消耗就显得莫不足道了。
  • 延迟时间窗内的并发量。如果一个时间窗内只有1-2个请求,那么这样的依赖服务不适合使用请求合并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能提升系统性能,反而会成为系统瓶颈,因为每个请求都需要多消耗一个时间窗才响应。相反,如果一个时间窗内具有很高的并发量,并且服务提供方也实现了批量处理接口,那么使用请求合并器可以有效的减少网络连接数量并极大地提升系统吞吐量,此时延迟时间窗所增加的消耗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本文节选自我的《Spring Cloud微服务实战》,更多内容可购买我的书或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参与讨论


money.jpg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77582.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LeetCode 306. 累加数(暴力回溯)

1. 题目 累加数是一个字符串&#xff0c;组成它的数字可以形成累加序列。 一个有效的累加序列必须至少包含 3 个数。除了最开始的两个数以外&#xff0c;字符串中的其他数都等于它之前两个数相加的和。 给定一个只包含数字 ‘0’-‘9’ 的字符串&#xff0c;编写一个算法来判…

关于深度学习,我们4年时间写了一本1400页的全栈手册

不知不觉写文章已经四年多了。最开始是一个人&#xff0c;后来恰了恰饭&#xff08;感恩理解&#xff09;&#xff0c;就招揽了很多比小夕厉害的小伙伴一起写。不知不觉已经积累了300多篇了。。四年以来&#xff0c;我跟小伙伴们原创的300篇深度学习领域&#xff08;含NLP、CV等…

会议交流 | 第十六届全国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工业界论坛)——8月24日-27日...

点击阅读原文&#xff0c;进入 CCKS 官方网站。OpenKGOpenKG&#xff08;中文开放知识图谱&#xff09;旨在推动以中文为核心的知识图谱数据的开放、互联及众包&#xff0c;并促进知识图谱算法、工具及平台的开源开放。

消费者驱动的微服务契约测试套件Spring Cloud Contract

在微服务架构下&#xff0c;你的服务可能由不同的团队提供和维护&#xff0c;在这种情况下&#xff0c;接口的开发和维护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xff0c;比如服务端调整架构或接口调整而对消费者不透明&#xff0c;导致接口调用失败。 为解决这些问题&#xff0c;Ian Robinson…

LeetCode 842. 将数组拆分成斐波那契序列(暴力查找)

1. 题目 给定一个数字字符串 S&#xff0c;比如 S “123456579”&#xff0c;我们可以将它分成斐波那契式的序列 [123, 456, 579]。 形式上&#xff0c;斐波那契式序列是一个非负整数列表 F&#xff0c;且满足&#xff1a; 0 < F[i] < 2^31 - 1&#xff0c;&#xff…

做CV和做NLP,是否都有光明的未来?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算法圈的小破事”&#xff0c;点击以上卡片进行关注大家好&#xff0c;我是在互联网危险边缘疯狂试探的皮皮虾。最近有点忙&#xff0c;拖更了&#xff0c;不知道有没有读者惦记皮皮虾推文呢&#xff08;目测没有TT&#xff09;。首先祭出新华字典的老图…

论文浅尝 | 知识表示、多模态融合、搜索匹配三大方向探索——360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识图谱算法团队...

转载公众号 | 老刘说NLP当前以促进技术发展、提升模型指标&#xff0c;探究模型天花板的竞赛越来越多&#xff0c;也逐步成为各大研究机构、互联网大厂竞相角逐的主战场。自2022年以来&#xff0c;在组员的共同努力下&#xff0c;团队(360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识图谱算法团队)&…

Spring Cloud Zuul重试机制探秘

简介 本文章对应spring cloud的版本为(Dalston.SR4)&#xff0c;具体内容如下&#xff1a; 开启Zuul功能通过源码了解Zuul的一次转发怎么开启zuul的重试机制Edgware.RC1版本的优化 开启Zuul的功能 首先如何使用spring cloud zuul完成路由转发的功能&#xff0c;这个问题很简…

论文浅尝 | PASSLEAF: 一个用于不确定知识图谱嵌入的基于样本池的半监督学习框架...

笔记整理&#xff1a;杨露露&#xff0c;天津大学硕士链接&#xff1a;https://ojs.aaai.org/index.php/AAAI/article/view/16522/16329动机在不确定知识图谱的嵌入中&#xff0c;实体之间的每个关系都有一个置信度。鉴于现有的嵌入方法可能会丢弃不确定性信息&#xff0c;或只…

LeetCode 60. 第k个排列(回溯 康托展开)

文章目录1. 题目2. 解题2.1 回溯2.2 数学-康托展开1. 题目 给出集合 [1,2,3,…,n]&#xff0c;其所有元素共有 n! 种排列。 按大小顺序列出所有排列情况&#xff0c;并一一标记&#xff0c;当 n 3 时, 所有排列如下&#xff1a; “123” “132” “213” “231” “312” “…

我在谷歌实习时发现了一个模型 bug,于是有了这篇 ACL

文 | AlbertYang编 | 小轶表格的自动理解与检索已经成为 NLP 以及多模态任务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我们给模型一个冬奥会的奖牌榜并且问&#xff0c;“哪个国家的金牌最多&#xff1f;”&#xff0c;现有的模型已经可以毫不费力地输出正确的答案&#xff08;通常都是表格首行的国家…

Spring Cloud Zuul的fallback优化

如何在Zuul中使用fallback功能 我们在项目中使用Spring cloud zuul的时候&#xff0c;有一种这样的需求&#xff0c;就是当我们的zuul进行路由分发时&#xff0c;如果后端服务没有启动&#xff0c;或者调用超时&#xff0c;这时候我们希望Zuul提供一种降级功能&#xff0c;而不…

技术动态 | 「新一代知识图谱关键技术」最新2022进展综述

转载公众号 | 专知链接&#xff1a;https://crad.ict.ac.cn/CN/10.7544/issn1000-1239.20210829近年来&#xff0c;国内外在新一代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和理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xff0c;以知识图谱为载体的典型应用也逐渐走进各个行业领域,包括智能问答、推荐系统、个人助手…

LeetCode 397. 整数替换(递归 贪心)

文章目录1. 题目2. 解题2.1 递归2.2 记忆化递归2.3 贪心1. 题目 给定一个正整数 n&#xff0c;你可以做如下操作&#xff1a; 如果 n 是偶数&#xff0c;则用 n / 2替换 n。如果 n 是奇数&#xff0c;则可以用 n 1或n - 1替换 n。 n 变为 1 所需的最小替换次数是多少&#…

搭配对比学习,万能的 prompt 还能做可控文本生成

文 | ZenMoore编 | 小轶可控文本生成&#xff0c;旨在让语言模型的输出带有我们想要的某种属性。比如情感、主题、三元组等。一般我们习惯采用 CTRL[1] 或者 PPLM[2] 等方式。但是&#xff0c;CTRL 是对整个语言模型进行 Finetuning, PPLM 因为需要在生成的过程中迭代更新 hidd…

Eureka Client注册到Eureka Server的秘密

前言 我们知道Eureka分为两部分&#xff0c;Eureka Server和Eureka Client。Eureka Server充当注册中心的角色&#xff0c;Eureka Client相对于Eureka Server来说是客户端&#xff0c;需要将自身信息注册到注册中心。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在Eureka Client注册到Eureka Server时R…

论文浅尝-综述 | 基于强化学习的知识图谱综述

转载公众号 | 人工智能前沿讲习论文来源&#xff1a;https://crad.ict.ac.cn/CN/10.7544/issn1000-1239.20211264摘要&#xff1a;知识图谱是一种用图结构建模事物及事物间联系的数据表示形式&#xff0c;是实现认知智能的重要基础&#xff0c;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AI当下要破局,不能没有知识图谱!

AI或AI赋能已是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和转型的基本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的核心战略转移到人工智能领域&#xff0c;但随着大数据红利的消失殆尽&#xff0c;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感知智能水平日益接近其“天花板”&#xff08;来自肖仰华老师分享&#xff09;。数据驱动的…

LeetCode 495. 提莫攻击

1. 题目 在《英雄联盟》的世界中&#xff0c;有一个叫 “提莫” 的英雄&#xff0c;他的攻击可以让敌方英雄艾希&#xff08;编者注&#xff1a;寒冰射手&#xff09;进入中毒状态。现在&#xff0c;给出提莫对艾希的攻击时间序列和提莫攻击的中毒持续时间&#xff0c;你需要输…

Spring Cloud Config的配置中心获取不到最新配置信息的问题

本篇源于Spring Cloud Config的一个问题&#xff0c;但这个问题并非所有人都会遇到。如果您遇到了&#xff0c;那必须得看看这篇&#xff0c;如果没有遇到您也应该看看&#xff0c;防患于未然&#xff01; 问题描述 之前有朋友提出Spring Cloud Config的配置中心在运行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