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学》作业
一.解词
1.认知结构:2.联结说 3.同化与顺应 4.非认知因素 5. 数学素质
二.填空:
1.数学教育学是研究 的一门专业化学科。
2.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发展的需要、 进步的要求、 发
展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3.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分别是: 律、 律和 律。
4.按教学方法被采用的情况分,可以把数学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与综合课。其中单一课包括 课、
课、 课、 课等。
5.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有 性、 性、 性和 性。
6.所谓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一种 活动,对于人类来说,学习是指 的获得及
由此引起的 的过程。
7. 布鲁纳总结出四个数学学习原理,它们分别是: 原理; 原理; 原理; 原理。
8.传统的常用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有 法、 法、 法、 法等。
9.课程的本质体现在:课程是国家对未来人才要求的 ;课程是科技文化发展和 的结晶;课程是社会与 进步的反应;课程是学生在自我定位基础上的 。
10.新数学课程标准在体现数学文化功能时,注意做到:要重视严格,也要防止过度的 ;要讲推理,更要讲 ;重视结果,更要重视 ;要有知识,更要有 。
11.数学学习的一般认知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和 阶段。
12.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新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有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等。
13.课程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是:课程的 ;课程的 ;课程的 ;教材的 ;课程的 ;课程的 。
14.新数学课程标准要体现的教育观念包括: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向 转变,由精英教育向 转变,由应试教育向 转变。
15.本课程将数学学习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数学 学习、数学 学习和 学习。
16.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记忆方法有 记忆、 记忆、 记忆、
记忆、 记忆等。
17、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有 性、 性、 性和 性。
18、我国目前中小学数学课程存在着诸多弊端,除了课程目标滞后外,在课程内容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缺陷,例如:课程选取的内容 、在内容的处理上观念亦 、
狭窄、某些知识单元的 偏高、数学 淡薄、课程缺
乏 、占有 与他国相比最多。
19、新数学课程标准要体现的教育观念包括: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向 转变,由精英教育向 转变,由应试教育向 转变。
20、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有三重身份,即 者、 者和 者。
21、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发展的需要、 进步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22、新数学课程标准在体现数学文化功能时,注意做到:要重视严格,也要防止过度的 ;要讲推理,更要讲 ;重视结果,更要重视 ;要有知识,更要有 。
23、所谓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一种 活动,对于人类来说,学习是
指 的获得及由此引起的 的过程。
2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分别是: 律、 律和 律。
三.选择
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的培养。
A.创新精神和解题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刻苦精神和实践能力; D.刻苦精神和解题能力;
2.美国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上明确提出应重视:( )。
A.使用多种教学形式;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目的;学生形成和应用数学思想的活动;用较长时间做书面常规作业;
B.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学习数学的工具;使用多种教学形式;操作性的纸笔练习;建立和应用数学各课题之间的联系;
C.讲解法教学;建立和应用数学各课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形成和应用数学思想的活动;学生数学思想的口头或书面交流;
D.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学习数学的工具;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目的;学生形成和应用数学思想的活动;学生数学思想的口头或书面交流;
3.最早提出把数学教育过程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并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加以研究的是教育家( )。
A. 裴斯塔洛齐; B. 伯拉基斯; C. 斯托利亚尔; D.弗赖登塔尔
4.国外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不仅重视知识、技能,更重视学生的( )等。
A.纸笔练习、学习态度、健全人格、价值观; B.数学情感、书面作业、健全人格、应用意识;
C.学习态度、数学情感、应用意识、价值观; D.解题技巧、数学情感、学习态度、健全人格;
5.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基本的教学技能和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以下属于调控教学过程技能的是( )。
A. 提问技能、讲解技能、结束课技能、教学语言技能;
B. 导入技能、反馈与强化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结束课技能;
C. 操作演示技能、教态变化技能、组织管理技能、提问技能;
D. 板书绘画技能、教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教态变化技能。
6.下列人物都属于认知学派的是( )。
A. 奥苏伯尔、巴甫洛夫、桑代克、加涅; B. 布鲁纳、巴甫洛夫、斯金纳、马登;
C. 桑代克、皮亚杰、斯金纳、马登; D. 皮亚杰、奥苏伯尔、加涅、布鲁纳;
四. 问答
1.关于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看法,它们分别是什么?
2.数学开放题有哪些特点?
3.以往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与现在的“数学教育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从内容表现的特点来看,一般有哪些类型?
5.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涉及到哪些学科?
6.研究性学习包括哪些形式?
7.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相比较,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8.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9、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涉及到哪些学科?
10、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相比较,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11、研究性学习包括哪些形式?
12、备课一般包含哪些准备工作?
五.简述
1.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朝哪些方向转变?
2.简述大众数学的基本含义。
3.新定理的学习与原数学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存在着三种关系: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简述与此对应的三种学习的方式。
4.简述在数学课堂上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注意事项。
5.简述三类数学学习分别与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及数学能力之间的关系。
6、数学课程如何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
7、简述在数学课堂上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注意事项。
六.实践
- 试设计数学概念“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教学实例。
- 试设计数学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o”的教学实例。
3.“数学归纳法”在高中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请你为此教学内容设计一段课堂导入。 - 根据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请设计一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