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卜辞
2.旋风页
3.“经”
4.《史记》三家注
5.别集
6.校勘
7.载体文献
8.蝴蝶装
9.“朱丝栏”与“乌丝栏”
10.别史
11.总集
12.底本
13.金文文献
14.包背装
15.实录
16.杂史
17.《花间集》
18.他校法
19.“尺牍”与“版图”
20.线装
21.载记
22.起居注
23.《绝妙好词》
24.辑佚
二、简答题
1.利用《资治通鉴》作研究时,先秦至隋末以及唐至五代的资料可以直接引用吗?为什么?
2.古代地理类著作与今天的地理类著作一样吗?它主要有哪些类别?
3.元代的“话本”主要包括哪四方面的内容?请分别列举一部著作。
4.为什么运用“本校法”校勘古书时,古籍不出于一手不能本校?
5.说明《五代史志》中的“五代”为哪五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修志的情况?
6.请分别写出一部可以用来研究古代洛阳、南京的地理类著作,并简要对这本书加以说明。
7.古代第一部有关绘画的通史是由谁撰写的什么书?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8.古文经学派和今文经学派在学术观点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利用?
9.唐代为什么要编“五经正义”?
10.研究唐代长安城可以利用哪三部两宋时期的地理著作?
11.举例说明诸子百家中的兵家在先秦与秦以后理论上有什么大的区别?
12.据你所知,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了大约多少种古籍?并写出其中三部重要的史部著作。
13.《七略》是一部什么书?现在还存在吗?
14.《唐会要》和《西汉会要》同样都是会要体史书,请说明二者是否可以作为史料引用?为什么?
15.谈谈古人把先秦诸子称为“九流十家”的原因。
16.《渊鉴类函》是清代官修的类书,此书对古籍能起到校勘作用吗?
三、分析题
1.类书是在什么时代兴起的?在当时主要有什么用途?写出现存的隋末到唐代的四种类书,综合分析这几种类书在今天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2.说明古籍影印的几种方法,并分析影印下列几种古书时,应采用什么方法影印?
(1)《册府元龟》
(2)乾隆时保蕴楼黑格抄本影印的和穆衡原笺、杨学沆补注的《吴梅村先生诗集》
(3)南宋淳熙时龙舒郡斋刻本《金石录》
3.简要说明什么是纪事本末体?由谁创立的、创立的原因及撰写的方法如何?作历史研究时,该书可以作为原始资料直接引用吗?为什么?
4.请说出陈垣先生的“校法四例”是什么?他在对校法中提出的“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的观点,是否必须作为今天遵循的通则?谈谈你的观点。
5.请从以下三个时段分析历代重视《论语》的原因。
(1)两汉至南宋(2)元代科举考试至清代废除科举考试(3)废除科举至今
6.分析碑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以及石经在校勘中的作用。
7.请用文献记载与现存的唐代印刷品实例说明雕版印刷产生在什么时代?
8.分析评价清代乾嘉学派中的“吴派”与“皖派”对经学的主张及其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