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ebRTC中,FIR(Full Intra Request)和PLI(Picture Loss Indication)是两种用于视频通信的控制消息,用于不同的场景。
FIR是一种请求全关键帧的控制消息。关键帧是视频序列中的特殊帧,它们不依赖于其他帧进行解码,而其他帧则依赖于关键帧进行解码。当接收端需要一个关键帧来进行解码时,它可以发送一个FIR消息给发送端,请求发送端发送一个关键帧。这在网络丢包或者刚开始建立连接时非常有用,因为接收端可能没有足够的关键帧来进行解码。
PLI是一种指示丢失图像的控制消息。当接收端检测到图像丢失或者解码错误时,它可以发送一个PLI消息给发送端,请求发送端重新发送该图像。PLI消息通常用于恢复丢失的非关键帧,因为非关键帧的丢失对视频质量的影响较小。
总结一下:
- FIR用于请求发送端发送一个关键帧,适用于接收端需要关键帧进行解码的情况。
- PLI用于请求发送端重新发送一个丢失的图像,适用于接收端检测到图像丢失或者解码错误的情况。
在WebRTC中,PLI和FIR都是请求数据帧,不同的是PLI一般在丢包情况下使用,而FIR则是在用户新进入时请求关键帧。具体区别如下: - PLI消息用于丢包情况下的通知,当解码端检测到丢包时,发送PLI消息给编码端,编码端接收到消息后会重新发送关键帧。 - FIR消息用于解码端需要刷新时,例如在解码端需要切换到另一路不同视频或新用户随机时刻加入视频会议时,发送FIR消息通知编码端生成关键帧,获取关键帧后即可正常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