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拆解中国火星车着陆全过程

天问一号着陆器降落火星(艺术图)

来源: 深城物联  

经过惊心动魄的九分钟,中国首个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穿越火星大气层,着陆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端。

自此,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了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祝融号着陆点 | haibaraemily

为了这一天,这辆以中国神话传说中火神命名的小车,从地球出发跋涉数亿公里而来,绕着火星等待了足足三个多月。

图 | 新华社

火箭专家和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 火星是我们探索宇宙重要的一步,或许有生之年人类登上火星,不是那么遥远的梦想。科学家根据现有知识,已经能对火星生活给出大概的猜测。

测地观天,摩拳擦掌

2021年2月10日,经过6个半月奔火飞行的天问一号 “刹车” 减速(近火制动),顺利进入环火星轨道,成为中国首颗到访火星的探测器。但天问一号并没有急着让祝融号立刻着陆,而是沉着耐心地准备了三个多月。

除了调整轨道、测试仪器之外,天问一号还要完成这些准备工作:

一是 “测地”,用自带的相机等仪器获取备选着陆区的高清地形和地质数据,为祝融号认真考察着陆区。

天问一号“扫描”火星表面示意图 | 航天科技集团

为什么明明已经有那么多探测器给火星拍过照了,天问一号还要花时间自己拍照确认着陆区呢?因为虽然中分辨率影像几乎覆盖火星全球,但现有的米级-亚米级高分辨率影像覆盖率还是太低了。

在拍摄距离相同的情况下,探测器视场角大的相机拍出的照片图幅更大,很容易覆盖全球,但分辨率较低,而分辨率较高的相机往往视场角小,即使是长年不懈地拍摄,一小张一小张拼起来也需要许多许多年才能覆盖全球。

这是乌托邦平原一带现有米级-亚米级分辨率影像的覆盖状况,红色是火星勘测轨道器(MRO)搭载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HiRISE)拍摄影像(~0.5米/像素,轨道高度在300公里左右)覆盖区域,绿色是火星全球勘测者(MGS)搭载的MOC拍摄影像(~1.4米/像素,轨道高度在378公里)覆盖区域。

每张HiRISE影像覆盖火星表面6公里宽的区域 | UArizona/LPL [1]

显然,我们要是想去现有的火星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库没覆盖到的地方,或者虽然已经有影像覆盖,但影像质量不够高的地方,还是靠自己去拍最靠谱。

天问一号今年3月传回的两张高分辨率相机影像,分辨率0.7米/像素(@ 330-350公里高度),可以看出大量地形地貌细节,能够满足为火星车考察着陆区的需要 | CNSA

二是 “观天”,为祝融号做气象预报,挑选合适的着陆时机。

着陆不仅要挑尽量平坦的地方,还要挑尽可能天朗气清,日丽风和,没有沙尘暴捣乱的时候,这对使用太阳能板供电的祝融号来说尤为重要。

2018年6月,好奇号拍摄的火星全球性大沙尘暴的景象 | NASA

历史数据显示,祝融号计划着陆的北半球,在火星春夏期间沙尘暴最为低发。特别是从春分到夏至中间开始的几个月里,有观测记录以来从未发生过沙尘暴。

今年这个火星年,北半球的春分发生在2021年2月7日,夏至发生在2021年8月25日。春分到夏至的正中间,刚好是5月中下旬,接下来的6个月里,着陆地点大概率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

1996年到2013年(即火星年23-31)间,火星环绕器观测记录的沙尘暴。注意,起源于北半球的沙尘暴也可能发展到南半球范围,反之亦然 | 

在此基础上,行星科学家还利用现有的火星探测器遥感数据(主要是亮温和阳光透射率数据)和着陆区的实际位置、地形情况,对计划着陆区做气象预报。综合判断,祝融号在五月中旬之后着陆最为稳妥。

经过这些准备工作,祝融号终于在今天迎来了着陆。

“探测器坟场”

火星虽然只有稀薄的大气层,但已经足以烧坏高速进入的探测器。因此想要着陆火星的探测器都必须“铠甲”护身,被打包塞进隔热的保护罩里,这个罩子叫 “气动外罩”。

天问一号的着陆平台和祝融号火星车,一路上都被塞在这个罩子里,直到快要落地才会 “破罩而出”。

天问一号组成结构 | 素材来源:航天科技集团

但仅仅加个保护罩还远远不够。从进入火星大气层,到着陆火星表面,探测器需要从初速度数公里/秒逐步减速到0,然后稳稳当当地落地。由于信号延迟和屏蔽,着陆过程中的所有步骤都需要探测器自主完成,得不到来自地球的任何帮助,稍有差池,就可能殒命火星。

从1960年人类第一次尝试发射火星探测器到祝融号之前,一共有16次火星着陆任务成功进入了火星大气层,但只有9次任务成功着陆并顺利开展探测工作——近一半的失败率让这颗红色星球至今还保有“探测器坟场”的称号。

祝融号之前所有着陆火星并成功开展工作的探测器 | NASA

值得一提的是,这9次任务全部都是NASA的,而其他国家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苏联的火星3号

1971年,NASA的水手9号,苏联的火星2号、3号相继抵达火星。水手9号只有环绕器没有着陆计划,火星2号和3号都携带了着陆器和火星车。那一年,苏联距离首次完成 “绕、着、巡” 三大任务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好巧不巧,它们碰上了火星全球性的沙尘暴,整个火星表面一片模糊。

1971年11月11日,水手9号拍摄的火星。上方的黑斑是火星最高峰奥林帕斯火山 | NASA/JPL

两眼一抹黑被草草扔下的火星2号着陆器直接着陆失败,火星3号着陆器虽然成功着陆,但仅20秒后就迅速失联,连拍摄的第一张照片都没能传全乎 [3],火星3号着陆器的火星车是否成功释放,自然也就无从知道了。

火星2号/3号的着陆器(左)和火星车(右) | 维基

严格来说,苏联的火星3号勉强算是第一个成功软着陆火星表面的探测器,只是没能顺利开展探测工作。给它算0.5次,还算合理吧。

火星3号着陆器传回的唯一一张“照片” | 苏联 [3]

欧空局也在21世纪里挑战了两次火星着陆,但均告失败

一次是2003年的火星快车号环绕器携带的着陆器小猎犬2号,着陆时失联;另一次是2016年的痕量气体轨道器(TGO)携带的斯基亚帕雷利号着陆器,因为打开降落伞后软件故障而着陆失败。

不过,幸运的是,两艘环绕器都非常健康,一直工作至今,获取了许多珍贵的火星探测数据。

欧空局的小猎犬2号和斯基亚帕雷利号 | ESA

很难说这两次着陆失败完全是运气不好,因为欧空局的下一个火星着陆任务 ExoMars 2022(与俄宇航合作)也因为降落伞测试失败,错过了2020发射窗口。至少从目前看来,欧空局和俄宇航对着陆火星依然有关键技术需要攻关。

挑战 “恐怖八分钟”

着陆火星这短短的几分钟,也常常被称为 “恐怖七分钟” 甚至 “死亡七分钟”

不过,这个 “七分钟” 其实是那些抵达火星后直接着陆的探测器所需的时间,因为这些探测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初速度更大,着陆过程所需的时间自然会短一些。

例如洞察号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速度约为5.5 公里/秒,整个着陆过程花了6分45秒。

而天问一号这样先刹车入轨再择机分离着陆的探测器,着陆时间会比7分钟更长。因为这些探测器在入轨的时候已经减过速,所以进入大气层时的初速度会低不少。

典型的例子是NASA的海盗号任务,也是先进入环火星轨道,对着陆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考察之后,才择机释放的着陆器。在这种情况下,海盗号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速度是4.6 公里/秒,比洞察号低了16%。这段着陆过程花了大约10分钟 [4]。

海盗号着陆过程 | NASA《海盗号任务手册》[4]

按目前公布的时序来看,天问一号整个着陆过程经历六个阶段,从第二阶段直至着陆大约需要8-9分钟:

1)着陆准备段:环绕器调整姿态和轨道,与装着着陆巡视组合体的气动外罩分离;

图源:科普中国/Kerwis团队

2)气动减速段:气动外罩以4.8公里/秒的速度和合适的角度进入大气层,利用大气摩擦减速到460米/秒;

图源:科普中国/Kerwis团队

3)伞系减速段:在约11公里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利用降落伞进一步减速到约95米/秒。这一阶段内还会完成一系列操作,包括抛掉底部隔热盾,打开着陆平台的着陆腿,抛掉背罩和降落伞等;

图源:科普中国/Kerwis团队

4)动力减速段:利用着陆平台底部的7500N发动机点火产生的反冲力,将速度进一步降到约1.5米/秒;

图源:CNSA

5)悬停避障段:在距离火星表面100米高度处将速度减到0,达到相对于表面静止的悬停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调整水平位置,避开脚下的障碍物;

6)缓冲着陆段:依靠着陆腿缓冲,着陆平台稳稳地落在火星表面。

后三个阶段和嫦娥三号、四号着陆过程是相似的。

天问一号的“恐怖八分钟” | 航天科技集团

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是中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安全着陆火星的一系列复杂技术,也意味着中国 “后发先至”,在两度挑战火星着陆失败的欧空局之前完成了火星着陆,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组织。

不过别着急,现在还只是天问一号的着陆平台踏上了火星。等再过几天,祝融号从着陆平台上驶下,用自己的车轮触碰火星表面,开展巡视工作之后,这个纪录还能再次刷新:中国将有望超越苏联,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并顺利开展探测工作的国家/组织。

祝融号带了啥好东西?

火星车共携带了六种科学仪器:导航与地形相机(NaTeCam)、多光谱相机(MSCam)、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MarSCoDe)、火星车磁强计(RoMAG)、次表层雷达(RoPeR)和火星气象站(MCS)。

注意,这里说的都是 “科学” 仪器,事实上探测器还会携带诸多工程仪器,例如避障相机、监视相机、惯导装置等等。

祝融号火星车科学仪器大致位置。火星车高约1.85米,重240公斤。图中火星车外形与实物有一定差异 |

其中,一对导航与地形相机位于火星车桅杆顶端,是火星车的 “双眼”,可以拍摄立体影像,负责帮助火星车导航和探测火星车沿途的地形地貌。

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探测仪负责探测和分析火星表面的岩石类型、矿物成分。

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各有一个炫酷的 “激光炮”——它们的化学相机(ChemCam)和超级相机(SuperCam)使用了一种叫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的技术。

祝融号的表面成分探测仪也用了这项技术:通过向目标物发射高能激光脉冲,探测烧蚀激发出的等离子体冷却过程中的特征光谱,进而远程探测出目标物的化学成分。

(左)好奇号化学相机(ChemCam)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右)好奇号化学相机探测目标物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示例 | NASA

祝融号火星车携带了2个磁强计,分别位于桅杆的顶端和底端,负责探测火星表面的磁场强度。

火星没有地球、水星那样内部自发的偶极磁场,但火星的壳层还有一些剩磁。

祝融号的探测结果既能帮助我们了解火星壳层剩磁的信息,也能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磁强计探测结果相结合,帮助我们了解太阳风与火星高层大气/电离层的相互作用。

这也将是首个火星表面可移动的磁场探测仪器。

(上)火星全球探勘者号(MGS)在400公里高处获取的火星壳层磁场分布,火星剩磁有着明显的南北不对称性,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 
(下)祝融号火星磁强计传感器的结构和封装后的外观 | 

次表层雷达通过主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来探测火星车沿途地下的浅表层结构,例如风化层厚度、地下浅层结构、水冰分布等。

次表层雷达主要原理是:不同物质的介电常数(可以简单理解为让电磁波衰减的能力)不同,因此探测器收到的从不同物质分界面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时间和强度就会不同;反过来,通过测量到的雷达接收时间和反射强度,就可以反推这些雷达信号穿过了哪些不同的物质,每层物质有多厚。

次表层雷达的工作原理 | 中科院电子所

与嫦娥三号、四号的测月雷达相似,祝融号也搭载了2个不同频率的次表层雷达,高频雷达探测浅部,低频雷达探测深部,这样可以兼顾探测深度和探测分辨率。

祝融号的低频和高频雷达天线 | 参考文献 [7]

除了祝融号火星车,天问一号环绕器和NASA毅力号火星车也携带了次表层雷达。综合分析多个雷达的探测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火星上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次表层结构。

毅力号和天问一号环绕器的次表层雷达 | NASA、CNSA

火星气象站可以通过长期观测火星车附近的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参数,为我们了解火星的气象状况,追溯火星的气候变化历史积累数据。

祝融号的火星气象传感器 | 参考文献 [7]

火星气象站是火星着陆任务的常备组件,如今正在火星表面工作的好奇号火星车、洞察号着陆器、毅力号火星车,都在长期记录和播报所在地的气象数据。接下来祝融号的加入,会让火星气象网新增一个移动站点(说不定就叫 “祝融站” 呢~)

目前正在工作中的三个火星移动/固定气象站 | NASA [11]

火星车计划开展约90个火星日的巡视探测,在此期间,环绕器会停留在通讯中继轨道(近火点265公里、远火点12500公里,周期约8个小时)[7],为火星车和地球传递信息和数据。

之后,环绕器会降轨至科学探测轨道(近火点265公里、远火点12000公里),计划在这个轨道上对火星全球展开1个火星年(约2个地球年)的近距离遥感探测 [7],同时可以兼顾火星车的数据通讯。


不过,眼下我们将迎来的下一个激动时刻,是火星车从着陆平台上缓缓滑下,用自己的车轮真正踏上火星的红色土地。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84668.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第二章 物理层 4 奈氏准则和香农定理 [计算机网络笔记]

第二章 物理层 4 奈氏准则和香农定理 本笔记参考书目: 计算机网络(第8版)谢希仁2021王道计算机网络视频公开课 本节重点: 奈氏准则和香农定理的计算/适用范围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失真 失真的影响因素&#xff1…

谈谈数学之现在与未来

文章来源:好玩的数学来源:《数学教学通讯》2005年3月(上半月)(总第220期)作者:王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科学是什么?我们首先谈谈数学科学是…

SQL Server创建Job, 实现执行相同脚本而产生不同作业计划的探究

1 . 背景描述 本公司的SQL Server 服务器近百台,为了收集服务器运行的状态,需要在各个实例上部署监控Job,将收集到的信息推送到中央管理服务器。 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慢查询、阻塞、资源等待、Connection_Trace log 、Job执行状态…

基于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我国某省艾滋病传播的数学模型建立和预测分析

基于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我国某省艾滋病传播的数学模型建立和预测分析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转载需注明出处和作者信息!©️Sylvan Ding 摘要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网络的持续终身学习综述论文

来源:专知人和高级动物在整个生命中不断获取、微调和转让知识和技能。这种能力,称为lifelong learning,是由一系列神经认知机制协调的过程,这些机制共同促进了sensorimotor技能的发展以及对长期记忆的巩固和检索。因此对于计算系统…

Pensando Distributed Services Architecture [Pensando 分布式服务架构] - 翻译

Pensando Distributed Services Architecture [Pensando 分布式服务架构] - 翻译 转载需注明文章出处:©️ Sylvan Ding Source: M. Galles and F. Matus, “Pensando Distributed Services Architecture” in IEEE Micro, vol. 41, no. 02, pp. 43-49, 2021. D…

反思脑机接口技术:机器真的能控制我们的大脑吗?

来源:AI科技评论作者:R. Douglas Fields编译:陈彩娴猛烈的公牛在冲锋的途中锁定了双腿。它将双蹄扎进地下,在与之搏斗的人类参赛选手被刺伤之前停了下来。这个人类参赛选手不是职业斗牛士,而是一名西班牙神经科学家&am…

C4.5决策树生成算法完整版(Python),连续属性的离散化, 缺失样本的添加权重处理, 算法缺陷的修正, 代码等

C4.5决策树生成算法完整版(Python) 转载请注明出处:©️ Sylvan Ding ID3算法实验 决策树从一组无次序、无规则的事例中推理出决策树表示的分类规则,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在决策树的内部节点进行属性值的比较并根据不同的属性值判断从…

缅怀袁隆平院士:一颗稻谷里的爱国情怀

来源:科学网5月22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工程院获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对于国人来说,袁隆平…

k-Means——经典聚类算法实验(Matlab实现)

聚类算法—k-Means实验 k-平均(k-Means),也被称为k-均值,是一种得到最广泛使用的聚类算法[1]. k-Means算法以k为参数,把n个对象分为k个簇,使得簇内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实验目的 了解常用聚类算法及其优缺…

这5个数学猜想最早在30年前提出,如今AI证明它们都错了

来源:AI科技评论编译:琰琰编辑:青暮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团队在预印论文库提交了一篇名为“Constructions in combinatorics via neural networks“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证…

Java AQS 核心数据结构-CLH 锁及优化

Java AQS 核心数据结构-CLH 锁 什么是CLH锁 CLH 锁是对自旋锁的一种改进,有效的解决了以上的两个缺点。 第一个是锁饥饿问题。在锁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一个线程一直被其他线程”插队“而一直获取不到锁的情况。第二是性能问题。在实际的多处理上…

M/M/m排队模型 (单队列多服务台并联服务模型)数学建模: 基于生灭过程的理论计算和基于事件推进的Matlab模拟仿真思路

M/M/m排队模型 (单队列多服务台并联服务模型) 数学建模: 基于生灭过程的理论计算和基于事件推进的Matlab模拟仿真思路 原创文章,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Sylvan Ding 🎉🎉🎉 摘要 本文研究M/M/m单队列多服务台并…

用物理学来为生命技术及制度的演化找出规律-读《为什么世界不会失控》

来源:混沌巡洋舰物理学的规律是最底层的最永恒的,但能够对抗变化,维持自身结构的活系统,其规律则是最丰富的。“The physics of life”这本书,则是用能量的产生和耗散为视角,解释一切活系统,包括…

collection 多态 会自动转型为子类 继承多态需要显示转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lassmethond/p/10057670.html

深入地下,实地探访!不用人挖煤的智能煤矿长什么样?

来源:脑极体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a…

这些行业,将率先落地AI芯片 | 星前沿

来源:联想之星广义上,所有面向AI应用的芯片都可以称为AI芯片。目前一般认为是针对AI算法做了特殊加速设计的芯片。现阶段,这些人工智能算法一般以深度学习算法为主,也可以包括其他浅层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芯片分类一般有按技术…

[NOI2007]社交网络

题目描述 在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的研究中,我们常常使用图论概念去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不妨看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一个社交圈子里有n个人,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关系。我 们将这个关系网络对应到一个n个结点的无向图上&#xf…

vueJs的简单入门以及基础语法

vue的api vue官网API 1基础语法 1-1基本数据绑定 <div id"app">{{ msg }} </div> //script new Vue({el:"#app",//代表vue的范围data:{msg:hello Vue //数据}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进行赋值 var app new Vue(...); app.msg 初探vue; //那…

应用数学的强大威力

来源&#xff1a;数学中国 应用数学思想是科研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今天我们就借助戴世强教授的三篇有关应用数学的文章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问题&#xff1a;什么是“应用数学思维”&#xff1f;我们如何在研究中使用应用数学思维&#xff1f;应用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