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对报考强基计划怎么看?
提起“强基计划”,可能是近期高三家长们、考生们提到最多的话题了,尤其是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章程发布之后,关于“强基计划”的咨询量明显上升了许多,那么对于今年第一年实施的强基计划,家长、考生们的焦虑与纠结,很大程度上是在对于强基计划的不了解,更搞不清如何将“强基”与“高报”相结合?
由于长年从事中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而高考志愿填报作为生涯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所以当年初教育部发文,取消自主招生,推行强基计划时,我也就开始关注强基计划,并且就像往年自主招生的院校专业选择要与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结合考虑一样,强基计划的实施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同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于强基计划的概念,估计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强基计划主要是要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所以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均为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古文字学、历史、哲学,而并非大家关注的新兴学科、热门专业,并且进校之后,也是不可以转专业的,这是家长、考生必须明确的!
然而因为强基计划的入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于奖项的认可度(仅认可奥赛国二以上奖项),使得更多的无奖项考生可以参与其中,在网申系统中,甚至连考生的高中成绩都不用填报,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仅仿佛降低了对于那些好大学的申请难度,而且给大家一种错觉——只要一本线就可以报北大、上清华,从而导致大家又把强基计划理解为低分上名校、不报白不报的一条捷径。
基于以上两点,我想针对强基计划的选择、申请,以及怎样将强基与高考高报结合起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强基计划”不是适合所有考生。
强基计划选拔的是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人才,是要弥补我国对于基础学科领域科研实力的不足,所以考生是否要选择强基计划,首先要看看他是否擅思考、愿琢磨,耐得住寂寞,并且愿意从事未来很可能非常枯燥的研究工作。
而对于这个的判断,其实很简单:比如数学专业,如果是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招生计划中,虽然也有热门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但是考生还是会选择数学专业来进行填报,那么对于这些考生来话,曾老师的建议是:一定要把握住强基计划这个机会,尽可能去争取!而如果只是想把强基作为进入好大学的一个阶梯,打算日后再重新选择,那么曾老师劝您还是三思。
如果您已经确定了第一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来谈谈强基计划院校的选择了~
强基计划的试点院校虽然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高校,但是对于这些院校的申请,并非是只要过了一本线就可以申请北大、清华的,在这个层面上,院校的匹配很关键!
专业选择好之后,我们要来看看如何匹配院校?请大家注意,我这里讲的是“匹配”院校,而不是“选择”!对于强基计划试点院校的选择,一定要结合考生目前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然后结合不同高校对于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研究方向来进行匹配。
1、首先,随着高考的一天天临近,考生的学习状态、备考心态有着很大的变化,如果考生的整体状态非常不错,往上冲的趋势明显,那么我们可以给他选择一所超出他高考水平20分左右的院校;而如果考生目前的状态很不稳定、成绩波动很大,焦虑的情绪时常出现,此时,建议给他选择一所与他平时水平相当院校,也就是说,他正常发挥的话,可以考取的院校,作为他万一发挥失常也能够保证他原有的院校水平。
2、根据考生不同的状态选择好了相应的强基试点院校之后,接下来就要去研究这些院校对于同一个招生专业的不同培养方案和不同研究方向了。比如有的高校是4+5的培养计划、有的则是3+1+X,再比如有的高校招生的专业是数学类,有的招生专业则是数学与应用数学,还有,有的高校古文字学是研究的甲骨文、有的高校却研究的是青铜器……在这看似相同或者相近的招生专业后面,隐藏着太多的不同,而这样的不同却直接影响到考生未来的求学领域和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必须深挖、再深挖。
3、在完成了这一系列的选择之后,最后去为考生匹配最适合的强基计划试点院校进行申请。
申请之后,考生就要安心备考,尽可能地去考出好成绩,因为高考成绩对我们大多数考生来讲是唯一的入围依据,而家长则要在照顾好考生的同时,着手为考生搭建“强基计划试点院校、专业“与”高考志愿填报院校、专业“相结合的高报方案。因为如果考生一旦被”强基计划试点院校“所录取,考生的普通高报中所有批次、所有填报方案将会失效,所以如果考生对”强基“的录取并不满意,那么此时,他能够选择的可能只有退学复读了~而如果考生没有被”强基“录取,那么普通高报就是重头戏!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工程,看似简单的院校与专业组合背后,其影响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并且把各种因素都调整到可控制的范围内,才能为考生设计出一份最适合他的未来规划方案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