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Linus Torvalds
Linus Torvalds两次改变了技术,第一次是Linux内核,它帮助互联网的发展;第二次是Git,全球开发者使用的源代码管理系统。在一次TED的采访中,Torvalds以极其开放的态度讨论了他独特的工作方式和性格特点。Torvalds说:“我不是一个空想家,我是一名工程师,我非常乐意跟梦想家在一起,他们行走四方,仰望苍穹,看着满天星辰说,“我想到那儿去。”但我是低头看路的那种人,我只想填好眼前这个坑,不让自己掉进去,这就是我。”
02
关于开源
Linus Torvalds
Linux并不是一个合作的产物,它是我一系列项目中的一个,纯粹出于自己当时的需要,部分原因是我需要得到结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享受编程。这段旅程的终点,在25年后的今天(2016),我们仍未达到。当年我只是想做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项目,我压根就没想过开源这件事。但在那之后,随着项目越来越大, 你会开始想让别人知道。感觉就像“哇,快来看看我的成果!”
成千上万的人想参与进来(Linux内核项目),但很多时候,我成为了那个断点,我无法让自己跨出那一步,同上千人合作。
因此Git是我的第二个大项目,它存在的意义就是维护我的第一个大项目。事实上这就是我的工作方式。我编程并不是为了… ,我编程是因为好玩,但我也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设计每一个程序仅仅是因为我自己需要。
而我喜欢开源软件的一点就是,它能让形形色色的人在一起合作。我们不必相互喜欢,有时候我们甚至互相讨厌。是真的,我们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科学界的开源显然是一种回归,科学最初是开源的。但之后变得越来越封闭,只存在那些昂贵的科学期刊上。开源让科学回归了,我们有了arXiv和开放期刊。
小编有话说
Linux并不是选择了开源,只是因为开源恰好是Linux需要的。就如Linus Torvalds所说:“纯粹出于自己当时的需要。”
Linus Torvalds是睿智的,做好自己能控制的。
开源不仅仅代表源代码的开放,开源更是一种工作方式,一种教育方式。因为有了开源,我们多了一种更好的合作共赢的工作方式;因为有了开源,让更多从业者和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好的技术。
03
代码的品味
Linus Torvalds
有时候你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重写代码,排除特例,完美覆盖所有情况,这就是好的代码。同时也很简单,这是最基本的原则。细节非常重要。对我来说,我愿意与之共事的人,必须有好的品位。
采访中Linus Torvalds对比了以下2个函数:
小编有话说
大牛们总是对自己严格要求,不仅仅是要实现功能,并且要优雅的实现。下面我们来看看采访中Linus Torvalds对比的两段代码:
1. 不怎么漂亮的代码
remove_list_entry(entry)
{
prev = NULL;
walk = head;
// Walk the list
while (walk != entry)
{
prev = walk;
walk = walk->next;
}
// Remove the entry by updating the
// head or the previous entry
if(!prev)
{
head = entry->next;
}
else
{
prev->next = entry->next;
}
}
上面的代码,需要区分要移除的成员是否为链表的头一个成员。需要单独处理特例情况(要移除的成员为链表的头一个成员)。这个函数比较好理解,这里小编就不做更多的解释了,如有疑问,请添加小编微信交流。
2. 好的代码
remove_list_entry(entry)
{
// The "indirect" pointer points to the
// *address* of the thing we'll update
indirect = &head;
// Walk the list, looking for the thing that
// points to the entry we want to remove
while ((*indirect) != entry))
{
indirect = &(*indirect)->next;
}
// .. and just remove it
*indirect = entry->next;
}
这个代码完全不需要单独处理特例情况,程序整体更加整洁、优雅。其实现原理为:指针变量indirect保存的是链表成员结构体中的next成员的地址(head指针也可这样看),如下图所示:
所以变量*indirect就相当于是前一个链表成员的next成员(相对于要移除的成员来说)。当找到要移除的成员后,进行如下操作即可:
*indirect = entry->next;
—————END—————
扫码或长按关注
回复「 加群 」进入技术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