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时间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 )( )( )。
2、幼儿学习排序的方法有( )( )( )。
3、幼儿在自然测量过程中包括两种逻辑活动:一是( );二是( )
4、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 )( )。
5、数的组成包括数的分解与组合,又称作数的( )。它是指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数,几个部分数又可以合成一个( )。
6、集与子集的关系是( )( )。
7、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过程包括( )( )( )三个环节。
8、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写活动目标一般包括( )( )( )。
9、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类型有( )( )( )( )。
10、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有( )( )( )( )。
11、数学知识本身具有( )( )的特点。
12、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 )的获得。学前儿童要掌握和获得数学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 ),它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准备。
13、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是( ) ( )( )( )( )( )。
14、组成儿童早期数认知能力结构的五个维度是( )( )( )( )( )。
15、列乌申娜关于学前儿童早期数学教学的方法有( )( )( )。
16、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第纳斯的数学学习主张是( ),让儿童通过游戏或实验得到经验。
17、凯米认为关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形式有( )( )。
18、皮亚杰将知识分为( )( )( )三类。
19、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依赖于( )和( )。
20、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要依据( )( )( )。
21、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第纳斯的数学学习主张是( ),让儿童通过游戏或实验得到经验。
2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 )( )( )( )( )( )( )。
2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科学性原则是指( )( )。
24、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 )( )( )( )( )( )( )( )环节。
25、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叫( )。
26、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 )的获得。学前儿童要掌握和获得数学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 ),它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准备。
27、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从横向角度看,它具有一定的( );从纵向角度看,它具有一定的( )。
2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有( )( )( )( )。
29、( )是一种可以内化的动作,它可以在外部物质上进行,也可以在内部思维中进行。
二、名词解释
1、数守恒
2、情节性数学游戏
3、对应比较
4、分类
5、计数
6、自然测量
7、发现法
8、求同
9、数序
10、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11、寻找法
12、渗透性原则
13、集合
三、简答题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有哪些?
2、简述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运用操作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5、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6、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有什么特点?
7、教师制定某一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目标要考虑哪些要素?
8、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9、幼儿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有什么特点?
10、建构主义数学教育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11、学前儿童学习空间和几何形体概念的意义是什么?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2.怎样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教师的主体性?
3.谈谈怎样创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
五、活动设计
1.设计一份教大班幼儿学习7的组成的教育活动。
2.设计一份教小班幼儿学习“1”和“许多”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