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
每周五11:45 按时送达
当然了,也会时不时加个餐~
我的第「86」篇原创敬上
俗话说的好,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但是有些时候,可能破坏规则反而是一个更有效的方式,这个时候到底该不该打破规则办事呢?
比如前几天发生在Z哥身边的一个例子。
公司有一个临时的事需要处理,针对其中的在系统上做单子该由那边进行产生了分歧。
这项工作呢,按照岗位职责来说是部门A来负责做,但是在这个临时的事情中,部门A觉得部门B直接来做的话,效率更高。
因为这个临时工作的主导方是部门B,并且在这件事中,部门A做单子的工作需要依赖部门B提供的数据进行,所以部门A索性建议部门B自己来做。(其实部门B对怎么做单子并不熟悉,但是这个比较容易学会)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短期利益和原有规则冲突的例子。
到底该选择“短视”(非贬义)?还是坚守规则?可能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才比较合理,还是有深入挖掘的意义的。
为什么“短视”的决策更容易作出
上面的例子中,部门A给出的建议看上去是针对当下这个问题的最优解。哪怕真的是这样,本质上还是一个“短视”的决定,因为考虑的范围仅限于“当下”。
有一个实验揭示了「我们为什么更容易作出“短视”的决定」背后的一些奥秘。
2004年,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一项研究,通过扫描人类大脑的方式观察面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时,大脑的表现。
当实验对象接受即时奖励时,他们的大脑边缘区高亮,也就是这一区域产生了大量的神经活动。
当研究者向实验对象承诺未来给予他们某些奖励时,实验对象的大脑边缘完全不亮。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是由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发动的。
是不是很有意思。
说明我们作出的决定是不是“短视”,并不是由一个中心节点控制的,而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节点控制的,哪一边胜出,决定了你的选择是“短视”还是“不短视”。
然而,大脑边缘系统的“辈分”可比前额叶老的多。
前者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是“短视”、“冲动”的主人,它又被称作“蜥蜴脑”;而后者是相对现代的结构,负责抽象思维、解决复杂问题、保持理性。
所以,以后你有个理由可以说了,我“短视”也是不得已,生理反应:D
哈哈,开个玩笑:D。
其实从我们人类的进化过程来看,前额叶皮层的“壮大”就是我们有别于其它灵长类动物的地方。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长期主义」正在逐渐主导着我们的思考方向,不断的刺激和训练前额叶皮层。
如果我们只是乐于追求短期的快感,那么其实和其它的动物无异,根本不会存在相互合作的可能性。因为,单是决定谁先迈出第一步,就足以让合作陷入僵局。
想改变自己短视的“生理反应”,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培养「长期主义」思想,首先得对“短视”的副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短视的副作用
首先,大多数情况下,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是冲突的。所以,“短视”会损害长期的利益。
这一点是广为人知的。
有多少企业因为选择了赚快钱而透支未来,导致陷入困境。
有多少人又因为选择了高薪,而做着自己并不擅长,或者并不敢兴趣的工作,导致未来的职业道路越走越窄,落得一个焦虑的中年期。
其次,原先的规则起到平衡作用被打破。这必然导致了打破规则后,有人获益,有的人则利益受损。
大家都遵守规则在排队,一个人来插队,这个人自身是赚了,但是其它的利益则受损害了。
最后,更严重的是,“短视”行为会引导更多人一起选择“短视”。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很好阐述了这个后果。
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没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占领、定居或者纵火。
又或想像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如果无人清理,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为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
维基百科
因为既然有人选择了“短视”,并且还得益了,那么知道这件事的人不选它,其它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损失”。
人性又是厌恶损失的,导致了在大脑的思想斗争中,「大脑边缘」会占据上风。
随着作出这样选择的人越多,越会激发人性的另一个特点——「从众效应」,加速进入到一个“不可收拾”的境地。
生活中,「破窗效应」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行人穿马路,每次红灯变绿灯的前几秒(特别是车少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当第一个人一旦开始闯红灯,后面的人也会立马跟上。这个景象在早些年更加严重。
还有诸如,排行榜靠买量刷量,公司业绩靠造假等等大量“短视”行为逐渐形成一种风气的情况。按规则办事的人往往会吃亏,甚至连“汤都喝不到”。
“短视”的长期副作用
这种打破规则的事情如果一直不被重视的话,长期以往,造成的后果会更严重。
首先会对制定规则的公共组织的公信力造成影响。而建立信任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像爬楼梯一样,降低起来很快,但增长起来则困难得多。
并且,一个公共组织的公信力一旦不足,那么后续制定的规则,会被人认为是形式主义,而不受重视。
这个惯性一旦形成,再想逆转就难了。
其次,个体做事风格的随意性增大。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就好了,反正是可以不安规则来的,但是呢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又是有或多或少的差别的。
此时,人与人之间协作的内耗开始快速增加,开始相互推诿,做一件事的成本可能反而远大于之前遵守看似冗长的规则的好多倍。选择“短视”所带来的短期利益会消失殆尽,甚至倒亏。
那应该怎么来考虑这个问题呢?
一点思路和建议
首先我们一定要心里有一个信念。就是,任何问题如果只是在一个维度上考虑,大多是不对的。
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甚至是多面性的。
所以,当你因为一个因素就得出了一个结论或者观点,首先要停下来考虑一下。“我是不是短视了?”。
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两个考虑的维度,就是「时间」和「空间」。
如果说一个问题是一个点,那么时间就是基于这个点的一条纵线,空间就是基于这个点的条横线。
先来说说「时间」,还是拿文章最开始的例子。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如果这么干了,后续发生一些相关的问题,排查问题起来成本是不是会增加?
毕竟当时临时做这事的人不是专业的,出错的概率也会增加。
除此之外,后续排查相关问题的沟通成本也会增加,多了一个干系人。而且这个干系人还有可能离职了,又因为临时做事,也没有留下什么交接的信息。
如果站在「空间」维度的话,可以再思考一下这样的决定是否会对其它方面产生影响?
比如,部门B要临时接的这个活,是否完全覆盖了原本部门A要做的。如果其中还涉及到一些原本部门A要和部门C、部门D沟通的事情,也要转由给部门B去沟通。这个影响面会不会太大,不确定性会不会太高?反而得不偿失?
Z哥我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帮你提炼了两个最佳实践:
一个规则所涉及的范围越大(组织规模呈正相关),越不应该为了短期利益被破坏。
如果坚守规则所损失的短期利益可以承受,还是选择按规则办事。毕竟规则中蕴含着前人的思想结晶,不应该如此轻易的否定它、打破它。
破坏规则的另一面
不过,破坏规则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更快速、更方便、更高效、更低的成本等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它的好处。比如,
「托关系」办事的文化,的确打破了规则,但是减少了建设信任、过滤筛选的环节,让不熟悉的两个人之间协作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其实也就是减少了资源浪费。
早晚高峰时期,交警和交管通过人为的干预,对车流进行效率最大化的实时管控,从而避免了拥堵的车道在“干等”空闲车道的绿灯的情况。
所以,到底是什么方式最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也和每个人的价值观有关。
有的人就觉得过好眼前更重要,未来会怎么样还不知道呢?而有的人则可能更倾向先苦后甜,现在的坚持为的是更好的未来。
不过,如果发现一个规则经常被用同一种方式打破,那么可以考虑一下将它作为新的规则,来指导后续的思考、做事的方向。
总结
好了,总结一下。
这篇我们讨论了到底「该不该破坏规则」的问题。
首先,聊了很多关于破坏规则的副作用,短期的和长期的。
随后,分享了我建议的考虑两个视角,时间和空间。
明白了这些之后,相信你对「该不该破坏规则」的把握就更有谱了。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推荐阅读:
一句话概括4本管理著作
一份好的工作总结才能帮你升职加薪
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就「在看」或者「分享」一下吧。鼓励我的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