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造器(或构造方法):Constructor
构造器的作用:
- 1.创建对象
- 2.初始化对象的信息
2.使用说明:
- 1.如果没显式的定义类的构造器的话,则系统默认提供一个空参的构造器
- 2.定义构造器的格式:权限修饰符 类名(形参列表){}
- 3.一个类中定义的多个构造器,彼此构成重载
- 4.一旦我们显式的定义了类的构造器之后,系统就不再提供默认的空参构造器
- 5.一个类中,至少会有一个构造器。
3.举例:
//构造器
public Person(){System.out.println("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n){name = n;
}
public Person(String n,int a){name = n;age = a;
}
4.可以调用的结构:属性、方法;构造器
5.this调用属性、方法:
this理解为:当前对象 或 当前正在创建的对象
2.1 在类的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this.属性"或"this.方法"的方式,调用当前对象属性或方法。但是,
-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择省略"this."。特殊情况下,如果方法的形参和类的属性同名时,我们必须显式
- 的使用"this.变量"的方式,表明此变量是属性,而非形参。
- 2.2 在类的构造器中,我们可以使用"this.属性"或"this.方法"的方式,调用当前正在创建的对象属性或方法。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择省略"this."。特殊情况下,如果构造器的形参和类的属性同名时,我们必须显式的使用"this.变量"的方式,表明此变量是属性,而非形参。
6.this调用构造器:
① 我们在类的构造器中,可以显式的使用"this(形参列表)"方式,调用本类中指定的其他构造器
② 构造器中不能通过"this(形参列表)“方式调用自己
③ 如果一个类中有n个构造器,则最多有 n - 1构造器中使用了"this(形参列表)”
④ 规定:"this(形参列表)“必须声明在当前构造器的首行
⑤ 构造器内部,最多只能声明一个"this(形参列表)”,用来调用其他的构造器
1. package的使用
1.1 使用说明:
- 1.为了更好的实现项目中类的管理,提供包的概念
- 2.使用package声明类或接口所属的包,声明在源文件的首行
- 3.包,属于标识符,遵循标识符的命名规则、规范(xxxyyyzzz)、“见名知意”
- 4.每"."一次,就代表一层文件目录。
1.2 举例:
举例一:
某航运软件系统包括:一组域对象、GUI和reports子系统
举例二:MVC设计模式
1.3 JDK中的主要包介绍:
2. import的使用:
import:导入
-
- 在源文件中显式的使用import结构导入指定包下的类、接口
-
- 声明在包的声明和类的声明之间
-
- 如果需要导入多个结构,则并列写出即可
-
- 可以使用"xxx.*"的方式,表示可以导入xxx包下的所结构
-
- 如果使用的类或接口是java.lang包下定义的,则可以省略import结构
-
- 如果使用的类或接口是本包下定义的,则可以省略import结构
-
- 如果在源文件中,使用了不同包下的同名的类,则必须至少一个类需要以全类名的方式显示。
-
- 使用"xxx.*"方式表明可以调用xxx包下的所结构。但是如果使用的是xxx子包下的结构,则仍需要显式导入
-
- import static:导入指定类或接口中的静态结构:属性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