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ector定义和初始化
在C++中,vector是一种动态数组,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增长和缩减
std::vector<type> name;
其中,
type
表示元素类型,name
是vector的名称。初始化vector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括号中提供一些初始化值即可:
std::vector<int> v = {1, 2, 3, 4, 5};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v
的vector,并初始化了它为包含5个整数的数组。
二、访问元素
要访问vector中的元素,可以使用索引。vector的索引从0开始,可以使用以下语法:
element = vector[index];
例如,要访问vector v
中的第一个元素,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int first_element = v[0];
需要注意的是,vector的索引可以是整数类型或迭代器类型。在C++中,可以使用迭代器来遍历vector中的所有元素。
三、添加和删除元素
要向vector中添加元素,可以使用push_back()函数。该函数将一个元素添加到vector的末尾。例如:
v.push_back(6); // 向v中添加一个整数6
要删除vector中的元素,可以使用erase()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迭代器参数,用于指定要删除的元素。例如:
v.erase(v.begin() + 2); // 删除vector中的第三个元素(索引为2)
四、操作向量大小和容量
可以使用size()函数获取vector的大小(即元素的数量),使用capacity()函数获取vector的容量(即可以容纳的元素数量)。这些函数都是成员函数,可以直接在vector对象上调用。例如:
int size = v.size(); // 获取v的大小(即元素的数量)
int capacity = v.capacity(); // 获取v的容量(即可以容纳的元素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vector的大小和容量是不同的概念。当向vector中添加元素时,如果容量不足,会自动分配更大的内存空间来存储元素。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实时进行的,可能会对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编程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向vector中添加大量元素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