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传》一蓑烟雨任平生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张振玉 译
文章目录
- 《苏东坡 传》一蓑烟雨任平生
- @[toc]
- 摘录
- 小结
- 感悟
文章目录
- 《苏东坡 传》一蓑烟雨任平生
- @[toc]
- 摘录
- 小结
- 感悟
摘录
-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
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蕊,绿叶成阴子满枝。
-
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
解脱,或佛道,皆始于此心的自律。人在能获得心的宁静之前(心情宁静便是佛学上之所谓解脱),必须克服恐惧、恼怒、忧愁等感情。
-
一曰无事以当贵。
二曰早寝以当富。
三曰安步以当车。
四曰晚食以当肉。
-
艺术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节奏的问题,不管是绘画、雕刻、音乐,只要美是运动,每种艺术形式就有隐含的节奏。
-
他不懂为什么有人以为天空有云、有月光会更美。他以为天空无云,正如一尘不染的良心。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小结
书名 | 《苏东坡 传》 |
---|---|
作者 | 林语堂 |
类别 | 传记 |
主要人物 | 苏洵、苏轼、苏辙、等 |
豆瓣评分 | 8.4 |
关键词 | 旷达、率真、多才 |
一句话 | 心系家国不忘本、融于自然知其美、乐于生活雅其兴 |
感悟
✏️
与苏轼的缘分,还得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起,小时候应该听过相关的歌,那时可能字面意思也不是很懂,但觉得新奇顺口,多多少少留了一些印象。后来在初中,也是唯一一次的书法比赛中,当时写的是作品内容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前只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才背了好多课文,真正的意义并没有理解多少。到了高中时间,需要背的课文越来越多,但并不像以前那样有很大抵触,像《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及李白杜甫的诗词,读这些多多少少是有些情怀在里面的。语文老师是个性情中人,给我们引进了很多新思想,将他读书的一些感悟,摘录打印出来,填充我们的精神世界。记得有一次自习上,他就拿着这本《苏东坡 传》,每讲到苏轼,文人情怀涌上心头,讲他的仕途沉浮,旷达乐观。上了大学以后,对书法越来越痴迷,常常临摹《寒食帖》思考运笔,羡慕不已,一些字的笔法构造以熟记于心,以及熟悉的开头“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
看过这本书,对苏轼的印象也更加完善,他是诗书画的全才,诗词造诣有唐宋八大家之称,书法有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画有《潇湘竹石图》等;是美食家,酿过酒,东坡肉,烤羊脊,无一不证明对生活的热爱;兴修水利、参禅悟道、贬谪他乡与民同乐、考虑旱灾未雨绸缪,心系国家居安思危。随着长大,越来越发现离别是人生的常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黑塞说“人只有一个使命,即走向自我”,苏轼在颠沛流离中仍能保持热情,找到生活的乐趣,正是这种旷达乐观的心境,常人难以磨炼,他走向了自我,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他人。
以下面两首诗词来表明对生活态度的期许: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 李叔同《遗偈》
此前也特别敬佩李叔同(弘一大师),他是全才,是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