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有一句话,叫做我们是站在人文与技术的十字路口上,很多人把这句话的理解为苹果除了追求技术性能,还追求艺术美感,但如果你看看他 2001 年接受 NHK 的采访,你会明白乔布斯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他的意思应该更深刻。
当时,记者问他对后 PC 时代移动智能终端的看法时,乔布斯说,第一代计算机主要是对企业有用,第二代 PC 主要是个人获取知识,而将来的智能设备,他说将用于表达感情:现在的带宽不够传递感情,要传递感情你需要更高速的带宽,所以,大多数网上的内容也是没有感情的,在 Apple,我们希望我们站立在技术和人性的交叉口,然后这才是他讲的人文。
乔布斯的预言非常了不起。在现在的社交媒体(主要是短视频和在线直播媒体)出现并崛起之前,你绝对不会相信,人们会把自己吃什么、穿什么、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以及自己的喜怒哀乐,公布出去,而看到它的人,可以是熟人、半熟人,甚至你根本不知道他是否存在的人。但是,今天,这种事居然成了普遍现象,现在的人们利用互联网传递和交流感情。
是不是会被多年前乔布斯这种惊人的敏锐数字洞察力所吓到?我们如何带着乔布斯的敏锐视觉,去发现在数字鼎新的风口浪尖到底什么是下一个浪潮?
在流量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下,即使在新兴平台上做出超大账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同时,用户也对粉丝量迷信祛魅了。
大家的消费决策,不再选粉丝量最多的,而选最值得信赖的(输出型、深入型且专业型)。
因此,在巨变的格局下,不论短视频还是播客及主播,演员及老板,互联网企业及运行商,内容战略要调整。不要在依赖高流量,而是要提前布局领域性深耕,对客户做定向高信任培养,提高受众的粘滞系数。
提到苹果似乎就是优秀的工业美学,提到这就是高信任培养。
个人看,任何时代,谁能永远把握住人心红利和志趣所向,谁才能永远立于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