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法描述
QPSK,有时也称作四位元PSK、四相位PSK、4-PSK,在坐标图上看是圆上四个对称的点。通过四个相位,QPSK可以编码2位元符号。图中采用格雷码来达到最小位元错误率(BER) — 是BPSK的两倍. 这意味著可以在BPSK系统带宽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一倍数据传送速率或者在BPSK数据传送速率不变的情况下将所需带宽减半。
数学分析表明,QPSK既可以在保证相同信号带宽的前提下倍增BPSK系统的数据速率,也可以在保证数据速率的前提下减半BPSK系统的带宽需求。在后一种情况下,QPSK的BER与BPSK系统的BER完全相同。
由于无线电通讯的带宽都是由FCC一类部门所事先分配规定的,QPSK较之于BPSK的优势便开始显现出来:QPSK系统在给定的带宽内可以在BER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供BPSK系统两倍的带宽。采取QPSK系统在实际工程上的代价是其接收设备要远比BPSK系统的接收设备复杂。然而,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代价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较之BPSK系统,QPSK系统在接收端存在相位模糊的问题,所以实际应用中经常采取差分编码QPSK的方式。
QPSK遵循如下公式
2、仿真结果演示
3、关键代码展示
略
4、MATLAB 源码获取
【MATLAB源码-第6期】基于matlab的QPSK的误码率BER和误符号率SER仿真。_ber和ser横坐标-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Koukesuki/article/details/132217667?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71229587916800184115226%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blog.%2522%257D&request_id=171229587916800184115226&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blog~first_rank_ecpm_v1~rank_v31_ecpm-1-132217667-null-null.nonecase&utm_term=%E7%AC%AC6%E6%9C%9F&spm=1018.2226.300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