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代码
#include<cstring>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string s = "12345678";int n = s.length();cout << "n-10==" << n - 10 << endl;cout << "s.length() - 10=" << s.length() - 10 << endl;vector<int> v = { 1,2,3,4,5 };int len = v.size();cout << "len-10==" << len - 10 << endl;cout << "v.size() - 10=" << v.size() - 10 << endl;
}
运行结果
原因
vector里的size()和string里的length()都是返回一个size_t类型的数,也就是无符号整型。当size_t和int运算时,会将int转换成size_t(整型提升),然后再计算,然后把计算后的结果转换成int类型。
比如说上述s.length()和10的计算.
s.length()=8(a的值)的二进制表示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
10(转换为unsigned后的b的值)的二进制表示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0。
执行减法时,从最低位(最右边的位)开始逐位相减。因为8小于10,所以最低位开始就无法正常相减。由于unsigned没有负数的概念,因此会从最高位开始“借位”来尝试完成减法,但实际上这是通过加法来实现的(即加上UINT_MAX + 1然后减去需要减去的数)。
在这个例子中,实际上得到的结果是UINT_MAX - (10 - 8),即UINT_MAX - 2。对于32位系统,这将是4294967295 - 2 = 4294967293。
因此,a - b的计算过程实际上是首先将b转换为unsigned类型,然后进行unsigned类型的减法运算,由于a的值小于b,结果将是一个大于a的unsigned数,具体数值取决于unsigned类型的位数和系统的具体实现。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假设是32位系统,结果会是4294967293。
总结
在要对一个表示某个stl的容器的大小(比如vector的v.size())进行计算时,在v.size()的值>=0时,转换成一个int类型的数,然后对那个int类型的数操作,这样就不会有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