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综合知识-应用数学与经济管理
- 更多软考资料 https://ruankao.blog.csdn.net/
文章目录
- 系统分析师-综合知识-应用数学与经济管理
- 概述
- 最小生成树
- 真题-给出图
- 真题-给出表
- 最短路径
- 关键路径
- 关键路径基本
- 关键路径升级
- 网络与最大流量
- 指派问题
- 最小解
- 最大解
- 线性规划
- 决策论
- 悲观、乐观、折中、等可能
- 后悔值
- 运输问题(伏格尔法)
- 数学建模
概述
本章节大概占7分, 其中1分的理论,其余为计算。
通常52题目为理论,53-58为计算题目,目标只扣1分。
题目 | 类别 | 解法 | 备注 |
---|---|---|---|
需要所有点相互连同 | 最小生成树 | 从最小边开始取并画图,取出n-1个边,取得过程不出现回路 | |
A到B最优路线 | 最短路径 | 分段累计计算 | 可能有多个解 |
项目最短周期 | 关键路径 | 分段累计计算 | 可能有多个解 |
不同人做不同事代价不同,求最大或最小 | 指派问题 | 画矩阵,最大问题先转为最小问题,先做行变0,从每行最少得0开始指派,指派失败画线,一行只有一个0划竖线, 多个0画横线。未被线覆盖的数字得到最小值,未被覆盖的行减最小值,被画的列加最小值,0不变,从新尝试指派 | 可能有多个解 |
起点同时经过多个路径到达终点 | 网络与最大流量 | 依次划掉流量 | |
原材料生产获取最大利润的问题 | 线性规划 | 列方程分别求解 | |
m个原料厂向n个工厂供应最下成本 | 运输、供应问题 | 伏格尔法 |
本文只是给出了基本问题的基本解法,近几年的题目会有所变形和扩展,多做真题。根据题目分析出使用哪种解法。
最小生成树
带权的图最小代价全联通的问题,通常来解决管道铺设、路径选择等问题。
真题-给出图
- 22年5月真题 某乡有7个小山村A〜G,村与村之间原有小路可加宽修建公路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路边的数字表示路长的公里数)。为实现村村通公路,修建公路总长至少(55)公里。若在(56)村新建一所中学,则可以使人们从离它最远的村到该校所走的优化路程最短
A. 13.8
B. 14.3
C. 14.8
D. 15.3
.
A. A
B. C
C. D
D. E
- 解题方法
从最小的边开始取,取出n-1条边(n为顶点数),取得过程中不可出现环路。
先取1.5
再取1.8
再取2, 只能取AC,取AD的时候出现了环路
在取3
在取4
相加 1.5*2+1.8+2+3+4=13.8。故选A
第二问在第一问的最小生成树上取中心点,得到E。故选D
真题-给出表
- 20年5月真题 某乡8个小村(编号为1~8)之间的距离如表1-2(单位:km)。1号村离水库最近,为 5km,从水库开始铺设水管将各村连接起来,最少需要铺设 (55)长的水管(为便于管理和维修,水管分叉必须设在各村处)。
2 | 3 | 4 | 5 | 6 | 7 | 8 | |
---|---|---|---|---|---|---|---|
1 | 1.5 | 2.5 | 1.0 | 2.0 | 2.5 | 3.5 | 1.5 |
2 | 1.0 | 2.0 | 1.0 | 3.0 | 2.5 | 1.8 | |
3 | 2.5 | 2.0 | 2.5 | 2.0 | 1.0 | ||
4 | 2.5 | 1.5 | 1.5 | 1.0 | |||
5 | 3.0 | 1.8 | 1.5 | ||||
6 | 0.8 | 1.0 | |||||
7 | 0.5 |
A. 6.3km
B. 11.3km
C. 11.8km
D. 16.8km
- 解题方法
从最小的边开始取,取出n-1条边(n为顶点数),取得过程中不可出现环路。
先取最小的0.5
在取次小的0.8
在取次小的1.0
相加 0.5+0.8+5*1.0=6.3, 加上水库到1号村庄的5km等于11.3km。故选B。
最短路径
带权的图从起点到终点最短路径
- 19年5月真题 下表记录了六个结点:A、B、C、D、E、F之间的路径方向和距离,从A到F的最短距离是(56)
B | C | D | E | F | |
---|---|---|---|---|---|
A | 11 | 16 | 24 | 36 | 54 |
B | 13 | 16 | 21 | 29 | |
C | 14 | 17 | 22 | ||
D | 14 | 17 | |||
E | 15 |
A. 38
B. 40
C. 44
D. 46
- 分别计算
A -> B : 11
A -> C : 16
A -> B -> C: 11 + 13 = 24
A -> D : 24
A -> B -> D: 11 + 16 = 27
A -> C -> D: 16 + 14 = 30
A -> E : 36
A -> B -> E : 11 + 21 = 32
A -> C -> E : 16 + 17 = 33
A -> D -> E : 24 + 14 = 38
A -> F : 54
A -> B -> F : 11 + 29 = 40
A -> C -> F : 16 + 22 = 38
A -> D -> F : 24 + 17 = 41
A -> E -> F : 36 + 15 = 41
故选A
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基本
同最短路径,不同的保留最大的。近几年项目工期问题不在只考察关键路径了。
- 19年5月真题 某项目有A~H八个作业,各作业所需时间(单位:周)以及紧前作业如下表
作业名称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
紧前作业 | - | A | A | A | B,C | C,D | D | E,F,G |
所需时间 | 1 | 3 | 3 | 5 | 7 | 6 | 5 | 1 |
该项目的工期为( )周。如果作业C 拖延3 周完成,则该项目的工期()
A. 12
B. 13
C. 14
D. 15
A. 不变
B. 拖延1周
C. 拖延2周
D. 拖延3周
画图
A -> B : 1
A -> C : 1
A -> D : 1
A -> B -> E : 1 + 3 = 4
A -> C -> E : 1 + 3 = 4
A -> C -> F : 1 + 3 = 4
A -> D -> F : 1 + 5 = 6
A -> D -> G : 1 + 5 = 6
A -> E -> H : 4 + 7 = 11
A -> F -> H : 6 + 6 = 12
A -> G -> H : 6 + 5 = 11
A -> End = 12 + 1 = 13, 故选A
关键路径为 A D F H 1 + 5 + 6 + 1
若C延期3周, C = 6
从新计算关键路径为 A C E H = 1 + 6 + 7 + 1 = 15 , 故选C
关键路径升级
- 23年5月真题 某项目共有A~G七道工序,各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天数)以及工序之间的行关系如下表。该项目计划的最短工期为(54)天。假设每道工序只需要一人做,每个人都可以做所有各道工序,但不能同时做多道工序,那么该项目至少需要(55)
工序 | A | B | C | D | E | F | G |
---|---|---|---|---|---|---|---|
紧前工序 | - | A | A | - | C,D | D | B,C |
所需天数 | 7 | 5 | 7 | 7 | 5 | 4 | 10 |
A. 11
B. 19
C. 22
D. 24
.
A. 1
B. 2
C. 3
D. 4
- 第一问是关键路径, 第二问是延伸问题并变化较多
关键路径为A C G = 24, 故答案为D
A D 并行
B C 并行
G E+F 并行
需要2人,故答案为B。
网络与最大流量
依次减去流量
- 22年上午真题 某地天然气输送管线网络图如下,每段管线旁边数字表示输气能力(单位:万立方米/小时)。根据该图,从源s到目的地T的最大输气能力为(57)位:万立方米/小时
A. 4
B. 8
C. 9
D. 10
- S->A 运走4
- S->B 只能运走2
- S->C 运走2
- S->D 运走1
4+2+2+1 = 9 , 故选C。
指派问题
最小解
- 20年11月真题 甲、乙、丙、丁四个任务分配在A.B.C.D四台机器上执行,每台机器执行一个任务,所需的成本(单位:百元)如表1-3所示。适当分配使总成本最低的最优方案中,任务乙应由机器 (57) 执行。
A | B | C | D | |
---|---|---|---|---|
甲 | 1 | 4 | 6 | 3 |
乙 | 9 | 7 | 10 | 9 |
丙 | 4 | 5 | 11 | 7 |
丁 | 8 | 7 | 8 | 5 |
A. A
B. B
C. C
D. D
- 第一步 找到行中最小的, 然后每行够减去这个值
A | B | C | D | |
---|---|---|---|---|
甲 | 0 | 3 | 5 | 2 |
乙 | 2 | 0 | 3 | 2 |
丙 | 0 | 1 | 7 | 3 |
丁 | 3 | 2 | 3 | 0 |
- 第二步 找到列中最小的, 然后每列够减去这个值
A | B | C | D | |
---|---|---|---|---|
甲 | 0 | 3 | 2 | 2 |
乙 | 2 | 0 | 0 | 2 |
丙 | 0 | 1 | 4 | 3 |
丁 | 3 | 2 | 0 | 0 |
- 预指派 从包含0行最少的行开始
甲->A
A | B | C | D | |
---|---|---|---|---|
甲 | 0 | |||
乙 | 0 | 0 | 2 | |
丙 | 1 | 4 | 3 | |
丁 | 2 | 0 | 0 |
乙->B
A | B | C | D | |
---|---|---|---|---|
甲 | 0 | |||
乙 | 0 | |||
丙 | 4 | 3 | ||
丁 | 0 | 0 |
丙行没有0, 需要继续变换
- 划线 一行只有一个0划竖线, 多个0画横线
A | B | C | D | ||
---|---|---|---|---|---|
甲 | 3 | 2 | 2 | -1 | |
乙 | |||||
丙 | 1 | 4 | 3 | -1 | |
丁 | |||||
+1 |
找到未被划线中的最小的, 未被划线的行减最小值,列加最小值,0不参与。
A | B | C | D | |
---|---|---|---|---|
甲 | 0 | 2 | 1 | 1 |
乙 | 3 | 0 | 0 | 2 |
丙 | 0 | 0 | 3 | 2 |
丁 | 4 | 2 | 0 | 0 |
- 预指派 从包含0行最少的行开始
甲->A
A | B | C | D | |
---|---|---|---|---|
甲 | 0 | |||
乙 | 0 | 0 | 2 | |
丙 | 0 | 3 | 2 | |
丁 | 2 | 0 | 0 |
丙->B
A | B | C | D | |
---|---|---|---|---|
甲 | 0 | |||
乙 | 0 | 2 | ||
丙 | 0 | |||
丁 | 0 | 0 |
乙->C
A | B | C | D | |
---|---|---|---|---|
甲 | 0 | |||
乙 | 0 | |||
丙 | 0 | |||
丁 | 0 |
丁->D, 故选C。
最大解
- 21年05月真题 某工厂分配四个工人甲、乙、丙、丁同时去操作四台机床A、B、C、D,每人分配其中的一台。己知每个工人操作每台机床每小时的效益值如表1-3所示,则总效益最高的最优分配方案共有(57)个
A | B | C | D | |
---|---|---|---|---|
甲 | 5 | 3 | 5 | 4 |
乙 | 3 | 4 | 5 | 6 |
丙 | 4 | 3 | 2 | 3 |
丁 | 4 | 2 | 3 | 5 |
A. 1
B. 2
C. 3
D. 4
- 最大值先做变换, 所以元素减去最大值6后取绝对值
A | B | C | D | |
---|---|---|---|---|
甲 | 1 | 3 | 1 | 2 |
乙 | 3 | 2 | 1 | 0 |
丙 | 2 | 3 | 4 | 3 |
丁 | 2 | 4 | 3 | 1 |
- 第一步 找到行中最小的, 然后每行够减去这个值
A | B | C | D | |
---|---|---|---|---|
甲 | 0 | 2 | 0 | 1 |
乙 | 3 | 2 | 1 | 0 |
丙 | 0 | 1 | 2 | 1 |
丁 | 1 | 3 | 2 | 0 |
- 第二步 找到列中最小的, 然后每列够减去这个值
A | B | C | D | |
---|---|---|---|---|
甲 | 0 | 1 | 0 | 1 |
乙 | 3 | 1 | 1 | 0 |
丙 | 0 | 0 | 2 | 1 |
丁 | 1 | 2 | 2 | 0 |
-
预指派 甲->D 之后 丁行没有0
-
划线 一行只有一个0划竖线, 多个0画横线
A | B | C | D | ||
---|---|---|---|---|---|
甲 | |||||
乙 | 3 | 1 | 1 | -1 | |
丙 | |||||
丁 | 1 | 2 | 2 | -1 | |
+1 |
A | B | C | D | |
---|---|---|---|---|
甲 | 0 | 1 | 0 | 2 |
乙 | 2 | 0 | 0 | 0 |
丙 | 0 | 0 | 2 | 2 |
丁 | 0 | 1 | 1 | 0 |
- 预指派
因甲、丙、丁均有2个0,于是有以下三种情况。
甲A 丙B 丁D 乙C = 5 + 5 + 3 + 5 = 18
丙A 甲C 丁D 乙B = 5 + 6 + 3 + 4 = 18
丁A 甲C 丙B 乙D = 5 + 4 + 4 + 5 = 18
线性规划
-
在一组约束条件下寻找目标极值的问题
-
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通常由线性目标函数、线性约束条件、决策变量组成(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一般都是非负的)。
-
线性规划问题就是面向实际应用,求解一组非负变量,使其满足给定的一组线性约束条件
并使某个线性目标函数达到极值。满足这些约束条件的非负变量组的集合称为可行解域。
可行解域中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值的解称为最优解。 -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要么是0个(没有) ,要么是唯一的(1个) ,要么有无穷个 (只要
有2个,就会有无穷个)。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直接求约束条件方程组的解,即是交叉点,将这些解代入到目标函数
中判断是否极值即可。 -
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有四个特点:
1.目标函数为极大化类型;
2.所有的约束条件都是等式;
3.所有约束方程右端的常数都是非负的;
4.所有决策变量都是非负的。
-
近几年线性规划主要考理论而非计算了
-
2018年真题 某厂拥有三种资源A、B、C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每吨产品需要消耗的资源、可以获得的利润见下表。日前,该厂拥有资源A、资源B和资源C分別为12吨,7吨和12吨。根据上述说明,适当安排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量,就能获得最大总利润( )。如果生产计 划只受资源 A和C的约束,资源 B很容易从市场上以每吨 0.5 百万元购得,则该厂宜再购买( )资源B,以获得最大的总利润。
产品甲(每吨) | 产品乙(每吨) | |
---|---|---|
资源A(吨) | 2 | 1 |
资源B(吨) | 1 | 1 |
资源C(吨) | 1 | 2 |
利润(百万元) | 3 | 2 |
A. 16
B. 18
C. 19
D. 20
A. 1
B. 2
C. 3
D. 4
设生产甲x, 乙y, 最大利润z。
目标函数 z=3x+2y
约束条件:
资源A 2x+y<=12
资源B x+y<=7
资源C x+2y<=12
x>=0,y>=0
标准解法为画图, 然后找交点合围区域为可行解, 三条线应该有三个交点,两两一组求解。
方程组 | 解 | 是否可行 | z | |
---|---|---|---|---|
A | 2x+y=12 x+y=7 | x=5,y=2 | x+2y<=12 √ | 19 |
B | x+y=7 x+2y=12 | x=2,y=5 | 2x+y<=12 √ | 16 |
C | 2x+y=12 x+2y=12 | x=4,y=4 | x+y<=7 x | 20 |
最大利润为19,故选C
不考虑B的约束, 则上边C的解作为最大利润解, x=4,y=4, 这对于B 需要8吨, 故需要购买一吨, 选A
决策论
方案 | 实现 | 备注 |
---|---|---|
悲观 | 小中取大max(min) | |
乐观 | 大中取大max(max) | |
折中 | 折中系数为a, max(最大收益 * a + 最小收益 * (1-a)) | a=1为乐观, a=1为悲观 |
等可能 | 和中取大max(sum) | |
后悔值 | 最小最大后悔值min(max),投资方案获得的最大收益-当前选择的收益=后悔值,将所有方案的最大后悔值选出之后选最小的 |
悲观、乐观、折中、等可能
- 20年11月真题 某企业有三种方案A1,A2,A3可供选择,各种方案面对三种可能的市场状态S1,S2,S3可以获得的利润F(Ai,Sj)如下表(单位:负值表示损额),企业应依据合适的决策准则来选择方案。以下对决策过程的叙述中,(57)并不正确
S1 | S2 | S3 | |
---|---|---|---|
A1 | -4 | 13 | 15 |
A2 | 4 | 7 | 8 |
A3 | -6 | 12 | 17 |
A. 根据乐观准则maxmaxF(Ai,Sj),应选择方案A3
B. 根据保守准则maxminF(Ai,Sj),应选择方案A2
C. 根据市场状态等可能性准则,应选择期望利润最大的方案A1
D. 根据市场状态折衷准则(乐观系数0.6,保守系数0.4),应选择方案A2
- 乐观方案大中取大, A3, 故A正确
S1 | S2 | S3 | 最大 | |
---|---|---|---|---|
A1 | -4 | 13 | 15 | 15 |
A2 | 4 | 7 | 8 | 8 |
A3 | -6 | 12 | 17 | 17 |
- 保守方案小中取大, A2, 故B正确
S1 | S2 | S3 | 最小 | |
---|---|---|---|---|
A1 | -4 | 13 | 15 | -4 |
A2 | 4 | 7 | 8 | 4 |
A3 | -6 | 12 | 17 | -6 |
- 等可能性方案小中取大, A1, 故C正确
S1 | S2 | S3 | 和 | |
---|---|---|---|---|
A1 | -4 | 13 | 15 | 24 |
A2 | 4 | 7 | 8 | 19 |
A3 | -6 | 12 | 17 | 23 |
- 折中方案 max(最大收益 * a + 最小收益 * (1-a)) a=0.6, A3,故选D。
S1 | S2 | S3 | 最大收益 * a + 最小收益 * (1-a) | |
---|---|---|---|---|
A1 | -4 | 13 | 15 | 13x0.6 + -4x0.4 = 6.2 |
A2 | 4 | 7 | 8 | 8x0.6 + 4x0.4 = 6.4 |
A3 | -6 | 12 | 17 | 17x0.6 + -6x0.4 = 7.8 |
后悔值
以上题为例,最后悔值矩阵, 列最大值减去列值, 没选盈利最大的场景,若盈利了少赚了多少。min(max后悔值), 故若最小后悔值方案选择A1方案。
S1 | S2 | S3 | 最大 | |
---|---|---|---|---|
A1 | 8 | 0 | 2 | 8 |
A2 | 0 | 6 | 9 | 9 |
A3 | 10 | 1 | 0 | 10 |
运输问题(伏格尔法)
- 2018年5月真题 设三个煤场A、B、C分别能供应煤12/14/10万吨,三个工厂X、Y、Z分别需要煤11、12、13万吨,从个煤场到个工厂运煤的单价(百元吨)见下表方框内的数字,只要选择最优的运输方案,总的运输成本就能降到()百万元。
工厂X | 工厂Y | 工厂Z | 供应量(万吨) | |
---|---|---|---|---|
煤场A | 5 | 1 | 6 | 12 |
煤场B | 2 | 4 | 3 | 14 |
煤场C | 3 | 6 | 7 | 10 |
需求量(万吨) | 11 | 12 | 13 | 36 |
A. 83
B. 91
C. 113
D. 153
- 取行列的最大与最小的差值, 并找到最大的, 差值越大说明选小的的收益越好。
工厂X | 工厂Y | 工厂Z | 供应量(万吨) | 差值 | |
---|---|---|---|---|---|
煤场A | 5 | 1 | 6 | 12 | 5 |
煤场B | 2 | 4 | 3 | 14 | 2 |
煤场C | 3 | 6 | 7 | 10 | 4 |
需求量(万吨) | 11 | 12 | 13 | 36 | |
差值 | 3 | 5 | 4 |
- 优先分配最大差值(5)中最小的(1), 若有相同任意一个即可。煤场A为工厂Y供应12吨。
工厂X | 工厂Y | 工厂Z | 供应量(万吨) | |
---|---|---|---|---|
煤场A | 1*12 | |||
煤场B | 2 | 3 | 14 | |
煤场C | 3 | 7 | 10 | |
需求量(万吨) | 11 | 13 | 36 |
- 取行列的最大与最小的差值, 并找到最大的, 差值越大说明选小的的收益越好。
工厂X | 工厂Y | 工厂Z | 供应量(万吨) | 差值 | |
---|---|---|---|---|---|
煤场A | 1x12 | - | |||
煤场B | 2 | 3 | 14 | 1 | |
煤场C | 3 | 7 | 10 | 4 | |
需求量(万吨) | 11 | 13 | 36 | ||
差值 | 1 | - | 4 |
- 优先分配最大差值(4)中最小的(3), 煤场B为工厂Z供应13吨。
工厂X | 工厂Y | 工厂Z | 供应量(万吨) | |
---|---|---|---|---|
煤场A | 1x12 | |||
煤场B | 2 | 3x13 | ||
煤场C | 3 | 10 | ||
需求量(万吨) | 11 | 36 |
- 煤场B为工厂X供应1吨,煤场C为工厂X供应10吨
工厂X | 工厂Y | 工厂Z | 供应量(万吨) | |
---|---|---|---|---|
煤场A | 1x12 | |||
煤场B | 2x1 | 3x13 | ||
煤场C | 3x10 | 10 | ||
需求量(万吨) | 11 | 36 |
1x12 + 2x1 + 3x13 + 3x10 = 83 , 故选A
数学建模
-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和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的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
数学建摸过程
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播述问题。
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字工具来刻划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只要能够把问题描述清楚,尽量使用简单的数字工具。
模型求解: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估计) 。
模型分析: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模型检验: 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解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则应该修改假设,再次重复建摸过程
模型应用:应用方式因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而异。
- 数学建模方法
直接分析法: 根据对问题直接的内在的认识,直接构造出模型
类比法: 根据之前类似的模型构造出一个新的模型。
数据分析法:通过实验获得与问题相关的大量数据,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建模。
构想法: 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给出逻辑上合理的方法和描述,而后用现有的方法来建模然后不断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