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热设计原理(二)

本篇为西安交通大学本科课程《电力设备设计原理》的笔记。

本篇为这一单元的第二篇笔记。上一篇传送门。

电力设备传导换热

主要讨论稳态导热的计算。

通过单层和多层平壁的传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的大平板是一维传导问题,流过平板的热流量和平板两侧温度和平板厚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ϕ = λ A T 1 − T 2 δ \phi=\lambda A\frac{T_1-T_2}{\delta} ϕ=λAδT1T2

如果根据实验测得了流过平面的热流量、平板两侧的温度以及平板的厚度,就可以根据公式求出材料的导热系数:
λ = ϕ A δ T 1 − T 2 = q δ T 1 − T 2 \lambda=\frac{\phi}{A}\frac{\delta}{T_1-T_2}=\frac{q\delta}{T_1-T_2} λ=AϕT1T2δ=T1T2qδ

导热系数是物质的固有性质,跟所处的温度以及压力无关,与材料形状无关。

下面讨论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通过大平壁的传导问题。近似可以认为这是一位的稳态传导问题,没有内热源,壁的厚度是 δ \delta δ,壁的左右两边的温度恒定为 T 1 , T 2 T_1,T_2 T1,T2,希望求解平壁的温度分布以及热流密度。

根据传导的微分方程,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是拉普拉斯方程,且只有一个维度:
d 2 T d x 2 = 0 \frac{\mathrm{d}^2T}{\mathrm{d}x^2}=0 dx2d2T=0

写出边界条件为:
T = T 1 , x = 0 T = T 2 , x = δ T=T_1,x=0\\\\ T=T_2,x=\delta T=T1,x=0T=T2,x=δ

对微分方程积两次分可得:
d T d x = C 1 T = C 1 x + C 2 \frac{\mathrm{d} T}{\mathrm{d} x}=C_1\\\\ T=C_1x+C_2 dxdT=C1T=C1x+C2

带入边界条件得到:
C 1 = T 2 − T 1 δ C 2 = T 1 C_1=\frac{T_2-T_1}{\delta}\\\\ C_2=T_1 C1=δT2T1C2=T1

所以微分方程的解为:
T = T 2 − T 1 δ x + T 1 T=\frac{T_2-T_1}{\delta}x+T_1 T=δT2T1x+T1

由此可见,大平壁的温度分布是线性的,温度的梯度是常数,由傅里叶定律可得:
q = − λ d T d x = λ δ ( T 1 − T 2 ) = λ δ Δ T q=-\lambda\frac{\mathrm{d} T}{\mathrm{d} x}=\frac{\lambda}{\delta}(T_1-T_2)=\frac{\lambda}{\delta}\Delta T q=λdxdT=δλ(T1T2)=δλΔT
热流密度跟x坐标无关,是一个恒定值。

设热流方向上平壁的横截面积为A,那么通过平壁的总热流量为:
ϕ = λ A δ Δ T \begin{equation} \phi=\frac{\lambda A}{\delta}\Delta T \end{equation} ϕ=δλAΔT

所以可以根据上(2)式导出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求法:
λ = ϕ δ A Δ T \lambda=\frac{\phi \delta}{A\Delta T} λ=AΔTϕδ

也可以把上(2)式写成热阻的形式:
ϕ = Δ T R \phi=\frac{\Delta T}{R} ϕ=RΔT

其中, R = δ λ A R=\frac{\delta}{\lambda A} R=λAδ是传导热阻。

对于多层平壁的传导问题,可以把每一层当做一个热阻,然后将多个热阻串联在一起,求出热流密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根据每一层的参数,求出每一层的热阻:
R = δ λ R=\frac{\delta}{\lambda} R=λδ

算出总的热阻:
R A = δ 1 λ 1 + δ 2 λ 2 + δ 3 λ 3 R_A=\frac{\delta_1}{\lambda_1}+\frac{\delta_2}{\lambda_2}+\frac{\delta_3}{\lambda_3} RA=λ1δ1+λ2δ2+λ3δ3

热流密度是:
q = Δ T R A = T 1 − T 4 δ 1 λ 1 + δ 2 λ 2 + δ 3 λ 3 q=\frac{\Delta T}{R_A}=\frac{T_1-T_4}{\frac{\delta_1}{\lambda_1}+\frac{\delta_2}{\lambda_2}+\frac{\delta_3}{\lambda_3}} q=RAΔT=λ1δ1+λ2δ2+λ3δ3T1T4

可以求出每一个平壁内的温度分布, Δ T = q R \Delta T=qR ΔT=qR,可见温度分布是分段线性的。

接触热阻

固体表面之间不可能真正完全的接触,表面的接触仅是发生在一些离散的接触面或点上,只有这些地方上的温度才是相等的,其他没有接触到的地方会出现温度差,他们之间的空隙充满了气体或其他的介质,而这些介质的导热率远远小于固体,所以会对两个固体间的传导过程产生附加的热阻,称之为接触热阻 R c R_c Rc,使得接触面之间会出现温差 Δ T c = ϕ R c \Delta T_c=\phi R_c ΔTc=ϕRc

为了减小接触热阻,可以尽量抛光接触面,加大压力,还可以在接触面之间加上一层导热率很大的、硬度小的纯铜箔或银箔,或者是直接涂一层传导油。

通过圆筒壁的传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为一个同轴电缆的导电层,以此为示例讨论第一类边界条件下,通过圆筒壁的传导。当圆筒长度远大于半径,就可以近似为沿着半径方向的一维稳态传导问题。内外半径是 r 1 , r 2 r_1,r_2 r1,r2,内外两个壁的温度是均匀且恒定的,分别为 T 1 , T 2 T_1,T_2 T1,T2,没有内热源。

使用圆柱坐标下的拉普拉斯方程:
d d r ( r d T d r ) = 0 \frac{\mathrm{d}}{\mathrm{d}r}\left(r\frac{\mathrm{d}T}{\mathrm{d}r}\right)=0 drd(rdrdT)=0

边界条件式:
T = T 1 , r = r 1 T = T 2 , r = r 2 T=T_1,r=r_1\\\\ T=T_2,r=r_2 T=T1,r=r1T=T2,r=r2

对微分方程积两次分可得:
T = C 1 ln ⁡ r + C 2 T=C_1\ln r+C_2 T=C1lnr+C2

带入边界条件之后可得:
C 1 = T 2 − T 1 ln ⁡ ( r 2 / r 1 ) C 1 = T 1 − T 2 − T 1 ln ⁡ ( r 2 / r 1 ) ln ⁡ r 1 C_1=\frac{T_2-T_1}{\ln(r_2/r_1)}\\\\ C_1=T_1-\frac{T_2-T_1}{\ln(r_2/r_1)}\ln r_1 C1=ln(r2/r1)T2T1C1=T1ln(r2/r1)T2T1lnr1

将常数带入通解可得结果:
T = T + T 2 − T 1 ln ⁡ ( r 2 / r 1 ) ln ⁡ r r 1 T=T+\frac{T_2-T_1}{\ln(r_2/r_1)}\ln\frac{r}{r_1} T=T+ln(r2/r1)T2T1lnr1r

可以见得,沿着圆柱筒壁的温度分布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对数函数曲线。其斜率可以求导得到:
T ′ = d T d r = T 2 − T 1 r ln ⁡ ( r 2 / r 1 ) T'=\frac{\mathrm{d} T}{\mathrm{d} r}=\frac{T_2-T_1}{r\ln(r_2/r_1)} T=drdT=rln(r2/r1)T2T1

根据傅里叶定律可得流过圆柱筒壁的热流密度是:
q = λ ( T 2 − T 1 ) r ln ⁡ ( r 2 / r 1 ) q=\frac{\lambda(T_2-T_1)}{r\ln(r_2/r_1)} q=rln(r2/r1)λ(T2T1)

可见热流密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r坐标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计算出单位高度下,流过整个圆柱筒壁的总热流量为:
ϕ = q 2 π r = 2 π λ ( T 2 − T 1 ) ln ⁡ ( r 2 / r 1 ) \phi=q2\pi r=\frac{2\pi \lambda(T_2-T_1)}{\ln(r_2/r_1)} ϕ=q2πr=ln(r2/r1)2πλ(T2T1)

总热流量与位置坐标无关。

具有内热源的平板传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所示为一个存在涡流的大块导体,现讨论具有内热源的通过平壁的传导问题,设其内部有着均匀的内热源 ϕ ˙ \dot{\phi} ϕ˙,表面的传热系数是h,下面计算温度的分布:

因为对称性,所以可以只用研究平板的一半厚,写出有内热源的微分方程:
d 2 T d x 2 + ϕ ˙ λ = 0 \frac{\mathrm{d}^2 T}{\mathrm{d}x^2}+\frac{\dot{\phi}}{\lambda}=0 dx2d2T+λϕ˙=0

确定边界条件:
d T d x = 0 , x = 0 − λ d T d x = h ( T − T f ) , x = δ \frac{\mathrm{d}T}{\mathrm{d}x}=0,x=0\\\\ -\lambda\frac{\mathrm{d}T}{\mathrm{d}x}=h(T-T_f),x=\delta dxdT=0,x=0λdxdT=h(TTf),x=δ
x = 0 x=0 x=0的边界条件,是根据对称性,对称的左右双方不会之间传递热量,为第二类边界条件。在 x = δ x=\delta x=δ的边界条件,即固体和外界流体之间的热流量等于固体内部所给的热量,为第三类边界条件。

对微分方程积两次分并带入边界条件可得解:
T = − ϕ ˙ 2 λ ( δ 2 − x 2 ) + ϕ ˙ δ h + T f T=-\frac{\dot{\phi}}{2\lambda}(\delta^2-x^2)+\frac{\dot{\phi}\delta}{h}+T_f T=2λϕ˙(δ2x2)+hϕ˙δ+Tf
温度分布是抛物线。

热流密度也可以求出:
q = − λ d T d x = ϕ ˙ x q=-\lambda\frac{\mathrm{d}T}{\mathrm{d}x}=\dot{\phi}x q=λdxdT=ϕ˙x
课件热流密度不是常数,而是跟坐标x有关的函数。

具有内热源的圆柱体传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为一个存在涡流的圆柱导体。半径是 R 1 R_1 R1,具有均匀的内热源 ϕ ˙ \dot{\phi} ϕ˙,导热系数是 λ \lambda λ,外表面温度是均匀且恒定的,为 T 1 T_1 T1

列出圆柱坐标下的,带热源的微分方程。
1 r d d r ( r d T d r ) + ϕ ˙ λ = 0 \frac{1}{r}\frac{\mathrm{d}}{\mathrm{d}r}\left(r\frac{\mathrm{d}T}{\mathrm{d}r}\right)+\frac{\dot{\phi}}{\lambda}=0 r1drd(rdrdT)+λϕ˙=0

写出边界条件:
d T d r = 0 , r = 0 T = T 1 , r = r 1 \frac{\mathrm{d}T}{\mathrm{d}r}=0,r=0\\\\ T=T_1,r=r_1 drdT=0,r=0T=T1,r=r1
r = 0 r=0 r=0的边界条件,是根据对称性得到的,为第二类边界条件。在 r = r 1 r=r_1 r=r1的边界条件,是第一类边界条件。

对微分方程两端乘r并积一次分,可得:
r d T d r + 1 2 ϕ ˙ λ r 2 = C 1 ⇒ d T d r + 1 2 ϕ ˙ λ r = C 1 r r\frac{\mathrm{d}T}{\mathrm{d}r}+\frac{1}{2}\frac{\dot{\phi}}{\lambda}r^2=C_1\\\\ \Rightarrow \frac{\mathrm{d}T}{\mathrm{d}r}+\frac{1}{2}\frac{\dot{\phi}}{\lambda}r=\frac{C_1}{r} rdrdT+21λϕ˙r2=C1drdT+21λϕ˙r=rC1

根据在 r = 0 r=0 r=0的边界条件,可得到 C 1 = 0 C_1=0 C1=0,所以对上式在积一次分:
T = − 1 4 ϕ ˙ λ r 2 + C 2 T=-\frac{1}{4}\frac{\dot{\phi}}{\lambda}r^2+C_2 T=41λϕ˙r2+C2

根据在 r = r 1 r=r_1 r=r1的边界条件,带入得:
C 2 = T 1 + 1 4 ϕ ˙ λ r 1 2 C_2=T_1+\frac{1}{4}\frac{\dot{\phi}}{\lambda}r_1^2 C2=T1+41λϕ˙r12

然后把常数带入通解内,可得温度分布的结果:
T = 1 4 ϕ ˙ λ ( r 1 2 − r 2 ) + T 1 T=\frac{1}{4}\frac{\dot{\phi}}{\lambda}(r_1^2-r^2)+T_1 T=41λϕ˙(r12r2)+T1

最高温度出现在圆心处,即 r = 0 r=0 r=0
T m a x = 1 4 ϕ ˙ λ r 1 2 + T 1 T_{\mathrm{max}}=\frac{1}{4}\frac{\dot{\phi}}{\lambda}r_1^2+T_1 Tmax=41λϕ˙r12+T1

电力设备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是导热和热对流同时存在的热传递过程,流体和壁面必须有直接的接触和宏观的运动,同时也必须有温差。

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对流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有:流体流速 u u u、流体密度 ρ \rho ρ、动力粘度 η \eta η、导热系数 λ \lambda λ和定压比热容 c p c_p cp。写成函数为:
h = f ( u , ρ , η , λ , c p , l , … ) h=f(u,\rho,\eta,\lambda,c_p,l,\dots) h=f(u,ρ,η,λ,cp,l,)
其中,l是换热便面的一个特征长度。

流体流动的起因

流体运动可以分为强迫对流自然对流

  1. 强迫对流:因为泵和风机等外部的动力源引起的对流。
  2. 自然对流:因为流体内部存在的密度差。

流体的流动状态

状态有层流湍流

  1. 层流:流体微团沿着主要流动的方向做着有规律的分层运动。
  2. 湍流:流体内部的速度脉动使得流体微团之间发生着剧烈的混合。

湍流时候的换热系数要大于层流时候的。

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体的物理性质通常和温度以及压力有关,在低流速和流体壁面小的温差时,可认为物性是常数。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指的是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换热表面和流体流动方向的相对位置和换热表面的粗糙程度等。不同条件下的换热规律是不同的。

流体有无相变

流体无相变的时候,对流换热的热量传递是以显热的变化而实现的。在有相变的换热过程中,例如沸腾和凝结,流体相变潜热的释放或吸收通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流动边界层及边界层动量方程

流动边界层及其厚度的定义

粘滞性起作用的区域仅仅局限在靠近壁面的薄层内,在这个薄层之外,由于速度梯度很小,粘滞性造成的切应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个区域内的流体流动可以认为是理想流体的无旋流动。

在这个黏滞力可以忽略的薄层之内,可以从动量守恒方程得到不少粘性流动问题的分析解。这种在固体表面附近流体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叫做流动边界层,也叫做速度边界层。

如下图所示为产生流动边界层的常见情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下图所示为上图沿着虚线部分展开的剖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点 y = 0 , u = 0 y=0,u=0 y=0,u=0开始,流体的速度随着距离平壁面的距离的增大而急剧增大,经过一个薄层之后u增长到接近主流速度。这个薄层就是流动边界层,其厚度根据规定的接近主流速度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规定达到主流速度的99%处的距离y就是流动边界层的厚度,记作 δ \delta δ

流动边界层内的流态

存在层流和断流两种流态。

下图中,图a是管内流速很低,观察到的染色线是一条直线。图b到c是管内流速增加,染色线完全破碎,流体质点做出无规则的随机运动。而层流到湍流之间存在过渡过程,并非是一瞬间完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层流过渡到湍流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可以理解是由于扰动的存在和发展扩大,使得层流失去稳定性而引起湍流。

产生扰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扰动的扩大或受到阻尼而消失,主要是取决于惯性力粘性力的相互作用。惯性力使得扰动扩大,粘性力阻止了扰动的发展。反应了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准则是雷诺数 R e Re Re,计算公式为:
R e = u inf ⁡ x η Re=\frac{u_{\inf} x}{\eta} Re=ηuinfx
其中, η \eta η是流体运动粘度, u inf ⁡ u_{\inf} uinf是流体流速。

流体在外掠平壁的时候,从导边前缘开始时层流区。当雷诺数达到一定的数值之后就逐渐过渡到湍流区域,这个临界值被称为临界雷诺数 R e c r Re_{cr} Recr。在湍流的边界层之中,紧邻壁面的一薄层流体的内层流仍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层职位层流底层,经过缓冲池的过渡到达湍流核心层。

层流向着湍流的过渡有几个特征:

  1. 边界层厚度迅速增加。
  2. 速度分布较层流时的更平坦。
  3. 边界层的位移厚度与动量厚度之比急剧下降。

流体边界层内的动量方程

层流边界层内粘性流体的稳态动量方程可以简化为:
u ∂ u ∂ x + v ∂ u ∂ y = − 1 ρ d p d x + v ∂ 2 u ∂ y 2 u\frac{\partial u}{\partial x}+v\frac{\partial u}{\partial y}=-\frac{1}{\rho}\frac{\mathrm{d}p}{\mathrm{d}x}+v\frac{\partial^2 u}{\partial y^2} uxu+vyu=ρ1dxdp+vy22u

应当指出,边界层类型的流动仅当流体不脱离固体表面时才存在,流体如果离开表面之后形成了旋涡,边界层的概念将不再适用,应当采用完全的动量守恒方程来描述。

基本对流换热及相似理论

对流换热可以分为:单相流体换热、相变换热等。相同形式和内容的数学方程所描述的现象称为同类现象,而同类现象中,那些对应的同名物理量之间互成比例的现象叫做相似现象。

相似现象之间有以下的内在联系:

  1. 用相同形式和内容的方程组来描述。
  2. 对应同名物理量之间互成比例。
  3. 同名相似准则相等。

这里以流体和固体表面间的对流换热现象来说明:

  • 自然对流时流体温度分布的特点是:在壁面等于固体壁面温度,沿着离开壁面的方向流体温度逐渐降低,最终等于周围环境流体的温度。
  • 流体速度的分布特点是:在壁面处为零,而在距离壁面很远的地方也是零,中间的偏向壁面的地方有一个速度的最大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y=0平面是固体的壁面,y>0的区域就是流体区域,在固体壁面上按照牛顿冷却定律,可以写出如下的h和温度场的关系:
h ( T w − T f ) = − λ ( ∂ T ∂ y ) ∣ y = 0 h(T_w-T_f)=-\lambda\left(\frac{\partial T}{\partial y}\right)|_{y=0} h(TwTf)=λ(yT)y=0

其中, T w T_w Tw是壁面的温度, T f T_f Tf是水流体的温度, λ \lambda λ是导热系数。

现在把 ( T w − T f ) (T_w-T_f) (TwTf)当做温度的标尺,以换热壁面的某一个特征性尺寸 l l l作为长度的标尺,把上式化成无量纲的形式:
h l λ = ∂ [ ( T w − T ) / ( T w − T f ) ] ∂ ( x / l ) ∣ y = 0 \frac{hl}{\lambda}=\frac{\partial[(T_w-T)/(T_w-T_f)]}{\partial (x/l)}|_{y=0} λhl=(x/l)[(TwT)/(TwTf)]y=0

根据前面所说的相似现象的定义,其无量纲的同名物理量的场是相同的,所以无量纲的梯度也是相等的。上式右端是无量纲温度场在壁面上的梯度,因面对两个相似的对流换热现象1和2,应有:
( h l λ ) 1 = ( h l λ ) 2 \left(\frac{hl}{\lambda}\right)_1=\left(\frac{hl}{\lambda}\right)_2 (λhl)1=(λhl)2

其中 h l λ \frac{hl}{\lambda} λhl努塞尔数 N u Nu Nu。所有相似的对流换热现象的 N u Nu Nu数的值都是相等的,所以可以通过 N u Nu Nu数求h。

除此之外还可以导出无量纲的特征数普朗特数 P r Pr Pr,这是研究稳态无相变对流换热问题常用的特征数。

对流换热问题中,应用量纲的分析法可以把对流换热系数h变换为对流换热特征数方程,即努塞尔 N u Nu Nu数和雷诺 R e Re Re数、普朗特 P r Pr Pr数的关系:
N u = f ( R e , P r ) Nu=f(Re,Pr) Nu=f(Re,Pr)

层流对流换热

这种情况各部分之间的换热是依靠导热方式,所以比较缓慢。自然的对流会造成扰动,加强换热。

如下图所示为两块平行的大平板,其中下面这一块不动,上面这一块以速度U向右移动,上下两块板的温度不同,但恒定不变,板间充满了流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其速度矢量的散度为零,而且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 u ∂ x + ∂ v ∂ y = 0 ρ ( u ∂ u ∂ x + v ∂ v ∂ y ) = − ∂ ρ ∂ x + η ∂ 2 u ∂ y 2 ρ c p ( u ∂ T ∂ x + v ∂ T ∂ y ) = λ ∂ 2 T ∂ y 2 + η ( ∂ u ∂ y ) 2 \frac{\partial u}{\partial x}+\frac{\partial v}{\partial y}=0\\\\ \rho\left(u\frac{\partial u}{\partial x}+v\frac{\partial v}{\partial y}\right)=-\frac{\partial \rho}{\partial x}+\eta\frac{\partial^2 u}{\partial y^2}\\\\ \rho c_p\left(u\frac{\partial T}{\partial x}+v\frac{\partial T}{\partial y}\right)=\lambda\frac{\partial^2 T}{\partial y^2}+\eta\left(\frac{\partial u}{\partial y}\right)^2 xu+yv=0ρ(uxu+vyv)=xρ+ηy22uρcp(uxT+vyT)=λy22T+η(yu)2

上述公式中, η ( ∂ u ∂ y ) 2 \eta\left(\frac{\partial u}{\partial y}\right)^2 η(yu)2说明微元流体控制表面上的法向切应力和剪切应力因流体的位移产生摩擦功而变成热能。

湍流对流换热

湍流发生时,因为流体的质点做不规则运动,流畅中各种量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紊乱的变化,导致管中心和边壁的温差小,换热效率更高。场采用的手段有:

  1. 选用导热率比较大的流体。
  2. 加大流动速度,提高湍流的流度。
  3. 使用螺旋管、螺旋板等,增强流体的扰动。
  4. 湍流换热较弱的一侧采用肋片、翅片,增大换热面积和扰动度。

电力设备辐射换热

具体设计中,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和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特性、几何形状以及表面温度的分布等因素关系密切。

辐射换热器有:

  1. 圆筒式辐射换热器。
  2. 铁屑圆筒辐射换热器。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78579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c++的学习之路:6、类和对象(2)

一、 构造函数 如果一个类什么成员都没有,那么他是一个空类吗?在c的创建时,就规定了在类没有成员时,也会有六个默认的成员,简称6个默认成员函数,如下图所示 先介绍一下构造函数,这里就利用代码…

第四百三十六回

文章目录 1. 概念介绍2. 思路与方法2.1 实现思路2.2 实现方法 3. 示例代码4. 内容总结 我们在上一章回中介绍了"不同平台上换行的问题"相关的内容,本章回中将介绍如何在页面上显示蒙板层.闲话休提,让我们一起Talk Flutter吧。 1. 概念介绍 我…

鸿蒙OS开发实例:【ArkTS类库多线程CPU密集型任务TaskPool】

CPU密集型任务是指需要占用系统资源处理大量计算能力的任务,需要长时间运行,这段时间会阻塞线程其它事件的处理,不适宜放在主线程进行。例如图像处理、视频编码、数据分析等。 基于多线程并发机制处理CPU密集型任务可以提高CPU利用率&#x…

AMD GPUs - Radeon™ PRO W7900与NVIDIA 4000系列GPU性能

文心一言 RTX 4090的性能高于AMD Radeon PRO W7900。 RTX 4090具有760亿个晶体管、16384个CUDA核心和24GB高速镁光GDDR6X显存,在4K分辨率的游戏中持续以超过100FPS运行。RTX 4090采用全新的DLSS 3技术,相比3090TI,性能提升可达2~4倍&#x…

STM32F103 CubeMX 使用USB生成键盘设备

STM32F103 CubeMX 使用USB生成键盘设备 基础信息HID8个数组各自的功能 生成代码代码编写添加申明信息main 函数编写HID 修改1. 修改报文描述符2 修改 "usbd_hid.h" 中的申明文件 基础信息 软件版本: stm32cubmx:6.2 keil 5 硬件:…

超分辨率(4)--基于A2N实现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一.项目介绍 已有研究表明,注意力机制对高性能超分辨率模型非常重要。然而,很少有工作真正讨论“为什么注意力会起作用,它又是如何起作用的”。 文章中尝试量化并可视化静态注意力机制并表明:并非所有注意力模块均有益。提出了…

vue3+threejs新手从零开发卡牌游戏(二十):添加卡牌被破坏进入墓地逻辑

在game目录下新建graveyard文件夹存放墓地相关代码&#xff1a; game/graveyard/p1.vue&#xff0c;这里主要设置了墓地group的位置&#xff1a; <template><div></div> </template><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reactive, ref,…

Python入门(八)

引入 引入函数 为了减少代码的冗余&#xff0c;减轻我们的工作量&#xff0c;我们常常将代码分块编写&#xff0c;在Python中更是如此&#xff0c;那么我们怎么在一个新的程序文件中调用我们已经编写好程序文件的函数&#xff0c;我们使用import。我们先写一个first.py为例语…

WinForm_初识_事件_消息提示

文章目录 WinForm开发环境的使用软件部署的架构B/S 架构应用程序C/S 架构应用程序 创建 Windows 应用程序窗口介绍查看设计窗体 Form1.cs 后台代码窗体 Form1.cs窗体的常用属性 事件驱动机制事件的应用事件的测试测试事件的级联响应常用控件的事件事件响应的公共方法 消息提示的…

CCIE-02-PPPoE

目录 实验条件网络拓朴实验目标 开始配置R1验证效果 实验条件 网络拓朴 实验目标 R2为PPPoE Server&#xff0c;已预配了相关信息&#xff1b;R1作为PPPoE Client&#xff0c;进行PPPoE拨号 用户名为R1&#xff0c;密码为cisco &#xff0c; 采用CHAP的认证方式&#xff0c;I…

算法学习——LeetCode力扣补充篇3(143. 重排链表、141. 环形链表、205. 同构字符串、1002. 查找共用字符、925. 长按键入)

算法学习——LeetCode力扣补充篇3 143. 重排链表 143. 重排链表 - 力扣&#xff08;LeetCode&#xff09; 描述 给定一个单链表 L 的头节点 head &#xff0c;单链表 L 表示为&#xff1a; L0 → L1 → … → Ln - 1 → Ln 请将其重新排列后变为&#xff1a; L0 → Ln → …

Python学习笔记 - 如何在google Colab中显示图像?

这里是使用的opencv进行图片的读取&#xff0c;自然也是想使用opencv的imshow方法来显示图像&#xff0c;但是在google Colab中不可以使用&#xff0c;所以寻找了一下变通的显示方法。 方法1&#xff1a;使用matplotlib 使用plt需要交换一下r、b通道&#xff0c;否则显示不正常…

第十九章 UML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xff0c; UML )是一种为面向对象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xff0c;是非专利的第三代建模和规约语言。 UML 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建模工具&#xff0c;独立于任何具体程序设计语言。 一、简介 UML 作为一…

正大国际:做qi货靠运气多点还是靠自己学习到认知度?

一个人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钱靠的是运气&#xff0c;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靠的是能力。期货市场试错成本较高&#xff0c;交易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会大大降低失败概率。期货市场机会很多&#xff0c;陷阱也很多&#xff0c;如何坚持做认知范围内的决策是一个重要的交…

docker部署开源软件的国内镜像站点

下载镜像 docker pull registry.cn-beijing.aliyuncs.com/wuxingge123/le_monitor:latestdocker-compose部署 vim docker-compose.yml version: 3 services:le_monitor:container_name: le_monitorimage: registry.cn-beijing.aliyuncs.com/wuxingge123/le_monitor:latestpo…

算法——距离计算

距离计算常用的算法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余弦相似度等。这些算法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1.欧氏距离 欧式距离也称欧几里得距离&#xff0c;是最常见的距离度量&#xff0c;衡量的是多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

心里健康(健康与生存)

你还认为 健康 是有个强壮的身体吗&#xff1f; 这样 肯定是错的 我们来说说 什么是健康与现代健康观 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有哪些&#xff1f; 以及 健康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 首先 我们来看看 健康演变过程 公元 1000 年 Health 首次出现 它代表了 强壮 健全 完整等含义 健康 …

十四.PyEcharts基础学习

目录 1-PyEcharts介绍 优点&#xff1a; 安装: 官方文档&#xff1a; 2-PyEcharts快速入门 2.1 第一个图表绘制 2.2 链式调用 2.3 opeions配置项 2.4 渲染图片文件 2.5 使用主题 3-PyEcharts配置项 3.1 初始化配置项InitOpts InitOpts 3.2 全局配置项set_global_o…

京东云明修“价格战”,暗渡“政企云”

文&#xff5c;白 鸽 编&#xff5c;王一粟 云计算行业越来越“卷”&#xff0c;一边卷大模型&#xff0c;一边卷价格。 2024 刚一开年&#xff0c;阿里云就宣布百余款产品大降价&#xff0c;最高降幅达55%。在阿里云宣布降价后&#xff0c;京东云紧随其后宣布&#xff0…

80C51实现四种流水灯流水灯 | 自用学习笔记

单个流水灯 #include <reg51.h> #include <intrins.h> // 包含移位库函数的头文件void delay(void) // 定义延时函数 {unsigned char i, j;for(i 0; i < 200; i) // 循环延时&#xff0c;延时约50msfor(j 0; j < 125; j); }void main(void){ unsigned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