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开发之Scala

第 1 章:scala入门

1.1 概述

scala将面向对象和函数式编程结合成一种简洁的高级语言
特点
1、scala和java一样属于jvm语言,使用时都需要先编译为class字节码文件,并且scala能够直接调用java的类库
2、scala支持两种编程范式面向对象和函数式编程
3、scala语言更加简洁高效

第 2 章:变量和数据类型

2.1 注释

Scala注释使用和Java完全一样。
注释是一个程序员必须要具有的良好编程习惯。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注释先整理出来,再用代码去体现。
1)基本语法
(1)单行注释://
(2)多行注释:/* /
(3)文档注释:/
*
*
*/
2)代码规范
(1)使用一次tab操作,实现缩进,默认整体向右边移动,用shift+tab整体向左移。
(2)或者使用ctrl + alt + L来进行格式化。
(3)运算符两边习惯性各加一个空格。比如:2 + 4 * 5。
(4)一行最长不超过80个字符,超过的请使用换行展示,尽量保持格式优雅。

2.2 变量和常量(重点)

常量: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其值不会被改变的变量。
0)回顾:Java变量和常量语法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 初始值 int a = 10
final常量类型 常量名称 = 初始值 final int b = 20
注意:java中的final如果加static才会被存放在常量池中,否则作为不可修改的变量存在堆栈中。
1)基本语法
var 变量名 [: 变量类型] = 初始值 var i:Int = 10
val 常量名 [: 常量类型] = 初始值 val j:Int = 20
注意:能用常量的地方不用变量。
2)案例实操
(1)声明变量时,类型可以省略,编译器自动推导,即类型推导。
(2)类型确定后,就不能修改,说明Scala是强数据类型语言。
(3)变量声明时,必须要有初始值。
(4)在声明/定义一个变量时,可以使用var或者val来修饰,var修饰的变量可改变,val修饰的变量不可改。
(5)var修饰的对象引用可以改变,val修饰的对象则不可改变,但对象的状态(值)却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自定义对象、数组、集合等等)。

package com.atguigu.chapter02object Test01_Var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声明变量和常量val a: Int = 10var b: Int = 20// 常量值无法修改//    a = 20b = 30//    (1)声明变量时,类型可以省略,编译器自动推导,即类型推导val c = 30//    (2)类型确定后,就不能修改,说明Scala是强数据类型语言。//    b = "30"//    (3)变量声明时,必须要有初始值val d: Int = 0//    var d1:Int = _val test02_Var = new Test02_Var()println(test02_Var.i)//    (4)var修饰的对象引用可以改变,val修饰的对象则不可改变,//    但对象的状态(值)却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自定义对象、数组、集合等等)val person0 = new Person02()var person1 = new Person02()// 引用数据类型的常量和变量能否替换成别的对象// var 可以修改引用数据类型的地址值  val不行// 引用数据类型中的属性值能否发生变化  取决于内部的属性在定义的时候是var还是val//    person0.name = "lisi"person0.age = 11}
}class Test01_Var {// scala中类的属性 如果是var变量也能使用默认值  但是必须要有等号var i: Int = _
}class Person01 {val name: String = "zhangsan"var age: Int = 10
}

2.3 标识符的命名规范

Scala对各种变量、方法、函数等命名时使用的字符序列称为标识符。即:凡是自己可以起名字的地方都叫标识符。
1)命名规则
Scala中的标识符声明,基本和Java是一致的,但是细节上会有所变化,有以下三种规则:
(1)以字母或者下划线开头,后接字母、数字、下划线
(2)以操作符开头,且只包含操作符(+ - * / # !等)
(3)用反引号....包括的任意字符串,即使是Scala关键字(39个)也可以
• package, import, class, object, trait, extends, with, type, for
• private, protected, abstract, sealed, final, implicit, lazy, override
• try, catch, finally, throw
• if, else, match, case, do, while, for, return, yield
• def, val, var
• this, super
• new
• true, false, null
注意:正常使用不能只遵守规则,必须按照规范来写,即使用大小驼峰命名法。

package com.atguigu.chapter02object Test02_Str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字符串,通过+号连接System.out.println()println("hello" + "world")//    (2)重复字符串拼接println("linhailinhai" * 200)//    (3)printf用法:字符串,通过%传值。printf("name: %s age: %d\n", "linhai", 8)//    (4)字符串模板(插值字符串):通过$获取变量值val name = "linhai"val age = 8val s1 = s"name: $name,age:${age}"println(s1)val s2 = s"name: ${name + 1},age:${age + 2}"println(s2)//    (5)长字符串  原始字符串println("我" +"是" +"一首" +"诗")//多行字符串,在Scala中,利用三个双引号包围多行字符串就可以实现。// 输入的内容,带有空格、\t之类,导致每一行的开始位置不能整洁对齐。//应用scala的stripMargin方法,在scala中stripMargin默认是“|”作为连接符,// 在多行换行的行头前面加一个“|”符号即可。println("""我|是|一首|诗|""".stripMargin)"""|select id,|       age|from  user_info|""".stripMargins"""|${name}|${age}|""".stripMargin}
}

2.5 数据类型(重点)

java数据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cala数据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bject Test03_Typ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 所有的代码都是代码块// 表示运行一段代码  同时将最后一行的结果作为返回值// 千万不要写returnval i: Int = {println("我是代码块")10 + 10}// 代码块为1行的时候  大括号可以省略val i1: Int = 10 + 10// 如果代码块没有计算结果  返回类型是unitval unit: Unit = {println("hello")println("我是代码块")}// 当代码块没办法完成计算的时候  返回值类型为nothing//    val value: Nothing = {//      println("hello")//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    }
}
}

2.7 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

Scala的整数类型就是用于存放整数值的,比如12,30,3456等等。
1)整型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案例实操
(1)Scala各整数类型有固定的表示范围和字段长度,不受具体操作的影响,以保证Scala程序的可移植性。

object Test03_Typ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整数类型val i1 = 1val l = 1L// (1)Scala各整数类型有固定的表示范围和字段长度,不受具体操作的影响,以保证Scala程序的可移植性。val b1: Byte = 2
//    val b0: Byte = 128val b2: Byte = 1 + 1println(b2)val i2 = 1//(2)编译器对于常量值的计算 能够直接使用结果进行编译// 但是如果是变量值 编译器是不知道变量的值的 所以判断不能将大类型的值赋值给小的类型//    val b3: Byte = i2 + 1//    println(b3)// (3)Scala程序中变量常声明为Int型,除非不足以表示大数,才使用Longval l1 = 2200000000L}
}

2.8 浮点类型(Float、Double)

Scala的浮点类型可以表示一个小数,比如123.4f,7.8,0.12等等。
1)浮点型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案例实操
Scala的浮点型常量默认为Double型,声明Float型常量,须后加‘f’或‘F’。

object Test03_Type{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浮点数介绍// 默认使用doubleval d: Double = 3.14// 如果使用float 在末尾添加fval fl = 3.14f// 浮点数计算有误差println(0.1 / 3.3)}
}

//运行的结果

0.030303030303030307

2.9 字符类型(Char)

1)基本说明
字符类型可以表示单个字符,字符类型是Char。
2)案例实操
(1)字符常量是用单引号 ’ ’ 括起来的单个字符。
(2)\t :一个制表位,实现对齐的功能
(3)\n :换行符
(4)\ :表示
(5)" :表示"

object Test03_Type{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字符常量是用单引号 ' ' 括起来的单个字符。val c1: Char = 'a'val c2: Char = 65535//    (2)\t :一个制表位,实现对齐的功能val c3: Char = '\t'//    (3)\n :换行符val c4: Char = '\n'println(c3 + 0)println(c4 + 0)//    (4)\\ :表示\val c5: Char = '\\'println(c5 + 0)//    (5)\" :表示"val c6: Char = '\"'println(c6 + 0)}
}

2.10 布尔类型:Boolean

1)基本说明
(1)布尔类型也叫Boolean类型,Booolean类型数据只允许取值true和false
(2)boolean类型占1个字节。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3_Type{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bo1: Boolean = trueval bo2: Boolean = false}
}

2.11 Unit类型、Null类型和Nothing类型(重点)

1)基本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案例实操
(1)Unit类型用来标识过程,也就是没有明确返回值的函数。
由此可见,Unit类似于Java里的void。Unit只有一个实例——( ),这个实例也没有实质意义。

object Test03_Type{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unitval unit1: Unit = {10println("1")}println(unit1)// 如果标记对象的类型是unit的话  后面有返回值也没法接收// unit虽然是数值类型  但是可以接收引用数据类型   因为都是表示不接收返回值val i3: Unit = "aa"println(i3)}
}

(2)Null类只有一个实例对象,Null类似于Java中的null引用。Null可以赋值给任意引用类型(AnyRef),但是不能赋值给值类型(AnyVal)。

object Test03_Typ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scala当中使用的字符串就是java中的stringval aa: String = "aa"// nullvar aa1: String = "aa"aa1 = "bb"aa1 = nullif (aa1 != null) {val strings: Array[String] = aa1.split(",")}// 值类型不能等于null,idea不会识别报错  编译器会报错var i4 = 10//    i4 = null}
}

(3)Nothing,可以作为没有正常返回值的方法的返回类型,非常直观的告诉你这个方法不会正常返回,而且由于Nothing是其他任意类型的子类,他还能跟要求返回值的方法兼容。

object Test03_Typ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value: Nothing = {println("hello")1 + 1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
}

2.12 类型转换

Java的隐式转换规则:

public class TestCa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yte n = 23;test(n);}public static void test(byte b) {System.out.println("bbbb");}public static void test(short b) {System.out.println("ssss");}public static void test(char b) {System.out.println("cccc");}public static void test(int b) {System.out.println("iiii");}
}

2.12.1 数值类型自动转换

当Scala程序在进行赋值或者运算时,精度小的类型自动转换为精度大的数值类型,这个就是自动类型转换(隐式转换)。数据类型按精度(容量)大小排序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基本说明
(1)自动提升原则:有多种类型的数据混合运算时,系统首先自动将所有数据转换成精度大的那种数据类型,然后再进行计算。
(2)把精度大的数值类型赋值给精度小的数值类型时,就会报错,反之就会进行自动类型转换。
(3)(byte,short)和char之间不会相互自动转换。
(4)byte,short,char他们三者可以计算,在计算时首先转换为int类型。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4_TypeCas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自动提升原则:有多种类型的数据混合运算时,//    系统首先自动将所有数据转换成精度大的那种数据类型,然后再进行计算。val fl: Float = 1 + 1L + 3.14fval d: Double = 1 + 1L + 3.14f + 3.14//    (2)把精度大的数值类型赋值给精度小的数值类型时,就会报错,反之就会进行自动类型转换。val i = 10val b: Double = i//    (3)(byte,short)和char之间不会相互自动转换。// 因为byte和short是有符号的数值,而char是无符号的val b1: Byte = 10val c1: Char = 20//    (4)byte,short,char他们三者可以计算,在计算时首先转换为int类型。val b2: Byte = 20//    val i1: Byte = b1 + b2val i1: Int = 1100000000val i2: Int = 1200000000// 超出范围的int值计算会造成结果错误val i3: Int = i1 + i2println(i3)}
}

注意:Scala还提供了非常强大的隐式转换机制(隐式函数,隐式类等),我们放在高级部分专门用一个章节来讲解。

2.12.2 强制类型转换

1)基本说明
自动类型转换的逆过程,将精度大的数值类型转换为精度小的数值类型。使用时要加上强制转函数,但可能造成精度降低或溢出,格外要注意。

Java  :  int num = (int)2.5
Scala :  var num : Int = 2.7.toInt

2)案例实操
(1)将数据由高精度转换为低精度,就需要使用到强制转换。
(2)强转符号只针对于最近的操作数有效,往往会使用小括号提升优先级。

object Test04_TypeCas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强制类型转换val d1 = 2.999//    (1)将数据由高精度转换为低精度,就需要使用到强制转换println((d1 + 0.5).toInt)//    (2)强转符号只针对于最近的操作数有效,往往会使用小括号提升优先级println((10 * 3.5 + 6 * 1.5).toInt)    }
}

2.12.3 数值类型和String类型间转换

1)基本说明
在程序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基本数值类型转成String类型。或者将String类型转成基本数值类型。
2)案例实操
(1)基本类型转String类型(语法:将基本类型的值+“” 即可)。
(2)String类型转基本数值类型(语法:s1.toInt、s1.toFloat、s1.toDouble、s1.toByte、s1.toLong、s1.toShort)。

bject Test04_TypeCas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基本类型转String类型(语法:将基本类型的值+"" 即可)val string: String = 10.0.toStringprintln(string)val str: String = 1 + ""//    (2)String类型转基本数值类型(语法:s1.toInt、s1.toFloat、s1.toDouble、s1.toByte、s1.toLong、s1.toShort)val double: Double = "3.14".toDoubleprintln(double + 1)println(double.toInt)// 不能直接将小数类型的字符串转换为整数  需要先转换为double再转换int//    println("3.14".toInt)// 标记为f的float数能够识别
//    println("12.6f".toFloat)    
}
}

扩展面试题数值存储机制介绍:

object Test04_TypeCas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将int值130强转为byte  值为多少// 0000 0000 ..16.. 1000 0010   => 表示int的130val i4 = 130// 1000 0010println(i4.toByte)}

第3章 运算符

Scala运算符的使用和Java运算符的使用基本相同,只有个别细节上不同。

3.1 算术运算符

1)基本语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关系运算符(比较运算符)

1)基本语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案例实操
(1)需求1

object Test01_Operation{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测试:>、>=、<=、<、==、!=var a: Int = 2var b: Int = 1println(a > b)      // trueprintln(a >= b)     // trueprintln(a <= b)     // falseprintln(a < b)      // falseprintln("a==b" + (a == b))    // falseprintln(a != b)     // true}
}

(2)需求2:Java和Scala中关于==的区别
Java:
==比较两个变量本身的值,即两个对象在内存中的首地址;
equals比较字符串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否相同。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1 = "abc";String s2 = new String("abc");System.out.println(s1 == s2);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
输出结果:
false
true

Scala:==更加类似于Java中的equals,参照jd工具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s1 = "abc"val s2 = new String("abc")println(s1 == s2)println(s1.eq(s2))
}输出结果:
true
false

3.3 逻辑运算符

1)基本语法
用于连接多个条件(一般来讲就是关系表达式),最终的结果也是一个Boolean值。
假定:变量A为true,B为fal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1_Operatio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测试:&&、||、!var a = truevar b = falseprintln("a&&b=" + (a && b))     // a&&b=falseprintln("a||b=" + (a || b))     // a||b=trueprintln("!(a&&b)=" + (!(a && b))) // !(a&&b)=true}
}扩展避免逻辑与空指针异常
def isNotEmpty(String s){//如果按位与,s为空,会发生空指针return s!=null && !"".equals(s.trim());
}

3.4 赋值运算符

1)基本语法
赋值运算符就是将某个运算后的值,赋给指定的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Scala中没有++、–操作符,可以通过+=、-=来实现同样的效果;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1_Operatio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r r1 = 10r1 += 1 // 没有++r1 -= 2 // 没有--}
}

3.5 位运算符

1)基本语法
下表中变量 a 为 60,b 为 1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1_Operatio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测试:1000 << 1 =>10000var n1 :Int =8n1 = n1 << 1println(n1)}
}

3.6 Scala运算符本质

在Scala中其实是没有运算符的,所有运算符都是方法。
(1)当调用对象的方法时,点.可以省略
(2)如果函数参数只有一个,或者没有参数,()可以省略

object Test01_Operatio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标准的加法运算val i:Int = 1.+(1)// (1)当调用对象的方法时,.可以省略val j:Int = 1 + (1)// (2)如果函数参数只有一个,或者没有参数,()可以省略val k:Int = 1 + 1println(1.toString())println(1 toString())println(1 toString)}
}

第4章 流程控制(没有Switch)

4.1 分支控制if-else

让程序有选择的的执行,分支控制有三种:单分支、双分支、多分支
1)案例实操
(1)需求1:需求:输入年龄,如果年龄小于18岁,则输出“童年”。如果年龄大于等于18且小于等于60,则输出“中年”,否则,输出“老年”。

object Test01_If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println("input age")var age = StdIn.readInt()if (age < 18){println("童年")}else if(age>=18 && age<60){println("中年")}else{println("老年")}}
}

(2)需求2:Scala中if else表达式其实是有返回值的,具体返回值取决于满足条件的代码体的最后一行内容。

object Test01_If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println("input age")var age = StdIn.readInt()val res :String = if (age < 18){"童年"}else if(age>=18 && age<60){"中年"}else{"老年"}println(res)}

(3)需求3:Scala中返回值类型不一致,取它们共同的祖先类型。

object Test01_If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println("input age")var age = StdIn.readInt()val res:Any = if (age < 18){"童年"}else if(age>=18 && age<60){"中年"}else{100}println(res)}
}

(4)需求4:Java中的三元运算符可以用if else实现
如果大括号{}内的逻辑代码只有一行,大括号可以省略。如果省略大括号,if只对最近的一行逻辑代码起作用。

object Test01_If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Java// int result = flag?1:0// Scalaprintln("input age")var age = StdIn.readInt()val res:Any = if (age < 18)  "童年" else "成年"
"不起作用"println(res)}
}

4.2 Switch分支结构

在Scala中没有Switch,而是使用模式匹配来处理。
模式匹配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综合,因此我们放在后面讲解。

4.3 For循环控制

Scala也为for循环这一常见的控制结构提供了非常多的特性,这些for循环的特性被称为for推导式或for表达式。

4.3.1 基本语法

1)基本语法

object Test02_ForLoop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scala中的for循环基础语法for (i <- 0 to 5) {println(i)}for (i <- 0 until 5) {println(i)}// for循环的本质// to是整数的方法  返回结果是一个集合// 使用变量i 循环遍历一遍 后面集合的内容val inclusive: Range.Inclusive = 0.to(5)}

4.3.1 补充语法

补充语法有:
(1)循环守卫
(2)循环返回值

object Test02_ForLoop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循环守卫for (i <- 0 to 10) {if (i > 5) {println(i)}}for (i <- 0 to 10 if i > 5) {println(i)}// 循环返回值val ints: immutable.IndexedSeq[Int] = for (i <- 0 to 3) yield {10}}
}

4.5 While和do…While循环控制

While和do…While的使用和Java语言中用法相同。

4.5.1 While循环控制

1)基本语法
循环变量初始化
while (循环条件) {
循环体(语句)
循环变量迭代
}
说明:
(1)循环条件是返回一个布尔值的表达式
(2)while循环是先判断再执行语句
(3)与for语句不同,while语句没有返回值,即整个while语句的结果是Unit类型()
(4)因为while中没有返回值,所以当要用该语句来计算并返回结果时,就不可避免的使用变量,而变量需要声明在while循环的外部,那么就等同于循环的内部对外部的变量造成了影响,所以不推荐使用,而是推荐使用for循环。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3_Whil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r i = 0while (i < 5) {println(i)i += 1}while (i < 5) {println(i)i += 1
}
}

4.5.2 do…while循环控制

1)基本语法
循环变量初始化;
do{
循环体(语句)
循环变量迭代
} while(循环条件)
说明
(1)循环条件是返回一个布尔值的表达式
(2)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再判断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3_Whil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r i = 0// do while 一定会执行一次  不管条件是否成立do {println(i)
}while(i > 100)}}

4.6 循环中断

1)基本说明
Scala内置控制结构特地去掉了break和continue,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函数式编程,推荐使用函数式的风格解决break和continue的功能,而不是一个关键字。Scala中使用breakable控制结构来实现break和continue功能。
2)案例实操
需求1:采用异常的方式退出循环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try {for (elem <- 1 to 10) {println(elem)if (elem == 5)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atch {case e =>}println("正常结束循环")
}

需求2:采用Scala自带的函数,退出循环

import scala.util.control.Breaks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Breaks.breakable(for (elem <- 1 to 10) {println(elem)if (elem == 5) Breaks.break()})println("正常结束循环")
}

需求3:对break进行省略

import scala.util.control.Breaks._object TestBreak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breakable {for (elem <- 1 to 10) {println(elem)if (elem == 5) break}}println("正常结束循环")}
}

第5章 函数式编程

1)面向对象编程
解决问题,分解对象,行为,属性,然后通过对象的关系以及行为的调用来解决问题。
对象:用户;
行为:登录、连接jdbc、读取数据库
属性:用户名、密码
Scala语言是一个完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万物皆对象
2)函数式编程
解决问题时,将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的步骤,将每个步骤进行封装(函数),通过调用这些封装好的步骤,解决问题。
例如:请求->用户名、密码->连接jdbc->读取数据库
Scala语言是一个完全函数式编程语言。万物皆函数
3)在Scala中函数式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融合在一起了。

5.1 方法基本语法

1)基本语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案例实操
需求:定义一个方法,实现将传入的名称打印出来。

object TestFunctio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 方法声明def f(arg: String): Unit = {println(arg)}// 2 方法调用// 方法名(参数)f("hello world")}
}

5.2 方法声明

1)方法声明
(1)方法1:无参,无返回值
(2)方法2:无参,有返回值
(3)方法3:有参,无返回值
(4)方法4:有参,有返回值
(5)方法5:多参,无返回值
2)案例实操

package com.atguigu.chapter06object TestFunctionDeclar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方法1:无参,无返回值def test(): Unit ={println("无参,无返回值")}test()// 方法2:无参,有返回值def test2():String={return "无参,有返回值"}println(test2())// 方法3:有参,无返回值def test3(s:String):Unit={println(s)}test3("jinlian")// 方法4:有参,有返回值def test4(s:String):String={return s+"有参,有返回值"}println(test4("hello "))// 方法5:多参,无返回值def test5(name:String, age:Int):Unit={println(s"$name, $age")}test5("dalang",40)}
}

5.3 方法参数

1)案例实操
(1)可变参数
(2)如果参数列表中存在多个参数,那么可变参数一般放置在最后,(不能和默认值一起用,和带名参数用时,不能改变带名参数的顺序)
(3)参数默认值,一般将有默认值的参数放置在参数列表的后面
(4)带名参数

object Test03_FunArgs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可变参数def sayHi(names:String*):Unit = {println(s"hi $names")// 可变参数在函数值本质是一个数组for (elem <- names) {}}sayHi()sayHi("linhai")sayHi("linhai","jinlian")// 可变参数使用:// (2)可变参数必须在参数列表的最后def sayHi1(sex: String,names:String*):Unit = {println(s"hi $names")}// (3)参数默认值def sayHi2(name:String = "linhai"):Unit = {println(s"hi ${name}")}sayHi2("linhai")sayHi2()// 默认值参数在使用的时候 可以不在最后def sayHi3( name:String = "linhai" , age:Int):Unit = {println(s"hi ${name}")
}// (4)带名参数sayHi3(age = 10)}
}

5.4 方法至简原则

方法至简原则:能省则省
1)至简原则细节
常用化简写法:
(1)return可以省略,Scala会使用方法体的最后一行代码作为返回值
(2)如果方法体只有一行代码,可以省略花括号
(3)返回值类型如果能够推断出来,那么可以省略(:和返回值类型一起省略)
特别注意事项:
(4)如果有return,则不能省略返回值类型,必须指定
(5)如果方法明确声明unit,那么即使方法体中使用return关键字也不起作用
(6)Scala如果期望是无返回值类型,可以省略等号(=号和方法体大括号不能同时省略)
(7)如果方法无参,但是声明了参数列表,那么调用时,小括号,可加可不加(声明无括号调用时也没有括号)
(8)如果方法没有参数列表,那么小括号可以省略,调用时小括号必须省略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4_FuncSimply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定义一个原方法def func0(x: Int, y: Int): Int = {println("func0的调用")if (x < 20) {return x + y}2 * x + 3 * y}println(func0(10, 20))//    (1)return可以省略,Scala会使用方法体的最后一行代码作为返回值def func1(x: Int, y: Int): Int = {println("func1的调用")x + y}val i: Int = func1(10, 20)println(i)//    (2)如果方法体只有一行代码,可以省略花括号// 如果不写大括号 默认有效范围只有一行def func2(x: Int, y: Int): Int = x + y//    (3)返回值类型如果能够推断出来,那么可以省略(:和返回值类型一起省略)def func3(x: Int, y: Int) = x + y//    (4)如果有return,则不能省略返回值类型,必须指定def func4(x: Int, y: Int): Int = {if (x < 20) {return x + y}2 * x + 3 * y}func4(10, 20)//    (5)如果方法明确声明unit,那么即使函数体中使用return关键字也不起作用def func5(x: Int, y: Int): Unit = return x + yval unit: Unit = func5(10, 20)//    (6)Scala如果期望是无返回值类型,可以省略等号def func6(x: Int, y: Int) {println(x + y)}//    (7)如果方法无参,但是声明了参数列表,那么调用时,小括号,可加可不加def func7(): Unit = {println("hello")}func7()func7//    (8)如果方法没有参数列表,那么小括号可以省略,调用时小括号必须省略def func8 {println("hello")}func8}
}

5.5 函数的基本语法

1)基本语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函数的返回值就是函数体中最后一个表达式的结果值/return语句的返回值
2)案例实操
需求:定义一个函数,实现将传入的两个整数相加。

object TestFunctio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 函数val add = (x:Int,y:Int) => { x + y }// 2 函数调用// 函数名(参数)val result = add(10,20)println(result)}
}

5.6 函数和方法的区别

1)方法定义在类中可以实现重载,函数不可以重载
2)方法是保存在方法区,函数是保存在堆中
3)定义在方法中的方法可以称之为函数,不可以重载
4)方法可以转成函数, 转换语法: 方法名 _

object TestFunction {//方法可以进行重载和重写,程序可以执行def main(): Unit = {}
//定义一个方法
def add(x:Int,y:Int) = x+y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Scala语言的语法非常灵活,可以在任何的语法结构中声明任何的语法import java.util.Datenew Date()//函数没有重载和重写的概念,程序报错val test =()=> {println("无参,无返回值")}test()val test = (name:String)=>{println()}//(3)scala中函数可以嵌套定义val test2 = ()=>{val test3 = (name:String)=>{println("函数可以嵌套定义")}}//(4) 方法可以转成函数val add2 = add _}
}

5.7 高阶函数

1)说明
定义:参数/返回值为函数的方法/函数称为高阶函数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Functio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制作一个计算器//高阶函数————函数作为参数def calculator(a: Int, b: Int, operater: (Int, Int) => Int): Int = {operater(a, b)}//函数————求和def plus(x: Int, y: Int): Int = {x + y}//方法————求积def multiply(x: Int, y: Int): Int = {x * y}//函数作为参数println(calculator(2, 3, plus))println(calculator(2, 3, multiply))}
}

5.8 匿名函数

1)说明
没有名字的函数/方法就是匿名函数。
(x:Int)=>{函数体}
x:表示输入参数类型;Int:表示输入参数类型;函数体:表示具体代码逻辑
2)案例实操
需求1:传递的函数有一个参数
传递匿名函数至简原则:
(1)参数的类型可以省略,会根据形参进行自动的推导
(2)类型省略之后,发现只有一个参数,则圆括号可以省略;其他情况:没有参数和参数超过1的永远不能省略圆括号。
(3)匿名函数如果只有一行,则大括号也可以省略
(4)如果参数只出现一次,且按照顺序出现则参数省略且后面参数可以用_代替
不能化简为下划线的情况: 1.化简之后只有一个下划线 2.化简后的函数存在嵌套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f0: (Int, Int) => Int = (x: Int, y: Int) => x + y//    (1)参数的类型可以省略,会根据形参进行自动的推导val f1: (Int, Int) => Int = (x, y) => x + y//    (2)类型省略之后,发现只有一个参数,则圆括号可以省略;//    其他情况:没有参数和参数超过1的永远不能省略圆括号。val f2: (Int, Int) => Int = (x, y) => x + yval f3: Int => Int = x => x + 22val f4: () => Int = () => 10//    (3)匿名函数如果只有一行,则大括号也可以省略val f5: (Int, Int) => Int = (x, y) => {println("匿名函数")x + y}//    (4)如果参数只出现一次,且按照顺序出现,则参数省略且后面参数可以用_代替val f6: (Int, Int) => Int = _ + _// 化简为_的条件// 1. 传入的参数类型可以推断 所以可以省略val f7: (Int, Int) => Int = (x, y) => y - x// 2. 参数必须只使用一次  使用的顺序必要和定义的顺序一样val f8: (Int, Int) => Int = -_ + _// 如果化简为匿名函数  只剩下一个_  则不可以化简val function: String => String = _ + ""val str: String = function("linhai")val function1: String => String = a => a// 如果化简的下划线在函数里面  也会报错
//    val function1: String => Unit = println(_ + "hi")val function2: String => Unit = printlnfunction2("linhai")
}

5.9 函数柯里化&闭包

1)说明
函数柯里化:将一个接收多个参数的函数转化成一个接受一个参数的函数过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参数列表声明方式。
闭包:就是一个函数和与其相关的引用环境(变量)组合的一个整体(实体)
2)案例实操
(1)闭包

//外部变量
var z: Int = 10//闭包
def f(y: Int): Int = {z + y
}
(2)柯里化
object TestFunction {val sum = (x: Int, y: Int, z: Int) => x + y + zval sum1 = (x: Int) => {y: Int => {z: Int => {x + y + z}}}val sum2 = (x: Int) => (y: Int) => (z: Int) => x + y + zdef sum3(x: Int)(y: Int)(z: Int) = x + y + z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sum(1, 2, 3)sum1(1)(2)(3)sum2(1)(2)(3)sum3(1)(2)(3)}
}

5.10 递归

1)说明
一个函数/方法在函数/方法体内又调用了本身,我们称之为递归调用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Functio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阶乘// 递归算法// 1) 方法调用自身// 2) 方法必须要有跳出的逻辑// 3) 方法调用自身时,传递的参数应该有规律// 4) scala中的递归必须声明函数返回值类型println(test(5))}def test( i : Int ) : Int = {if ( i == 1 ) {1} else {i * test(i-1)}}
}

第6章 面向对象

Scala的面向对象思想和Java的面向对象思想和概念是一致的。
Scala中语法和Java不同,补充了更多的功能。

6.1 类和对象

类:可以看成一个模板
对象:表示具体的事物

6.1.1 定义类

0)回顾:Java中的类
如果类是public的,则必须和文件名一致。
一般,一个.java有一个public类
注意:Scala中没有public,一个.scala中可以写多个类。
1)基本语法
[修饰符] class 类名 {
类体
}
说明
(1)Scala语法中,类并不声明为public,所有这些类都具有公有可见性(即默认就是public)
(2)一个Scala源文件可以包含多个类
2)案例实操

package com.atguigu.chapter06//(1)Scala语法中,类并不声明为public,所有这些类都具有公有可见性(即默认就是public)
class Person {}//(2)一个Scala源文件可以包含多个类
class Teacher{}

6.1.2 属性和封装

属性是类的一个组成部分。
封装就是把抽象出的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数据被保护在内部,程序的其它部分只有通过被授权的操作(成员方法),才能对数据进行操作。Java封装操作如下,
(1)将属性进行私有化
(2)提供一个公共的set方法,用于对属性赋值
(3)提供一个公共的get方法,用于获取属性的值
Scala中的public属性,底层实际为private,并通过get方法(obj.field())和set方法(obj.field_=(value))对其进行操作。所以Scala并不推荐将属性设为private,再为其设置public的get和set方法的做法。但由于很多Java框架都利用反射调用getXXX和setXXX方法,有时候为了和这些框架兼容,也会为Scala的属性设置getXXX和setXXX方法(通过@BeanProperty注解实现)。
1)基本语法
[修饰符] var|val 属性名称 [:类型] = 属性值
注:Bean属性(@BeanPropetry),可以自动生成规范的setXxx/getXxx方法
2)案例实操

package com.atguigu.scala.testimport scala.beans.BeanPropertyobject Test02_Class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person0 = new Person02val student0 = new Student02person0.age = 10person0.getNameperson0.getAgeperson0.setAge(20)}
}// scala中一个文件可以由多个public的类
// 默认的访问权限就是public
// 但是同一个包内部只能有一个相同名称的类
class Person02{// 属性分两种// 可变和不可变// 不推荐大家自己写封装的东西// 因为scala可以通过修改属性的val 和var 来控制读写权限@BeanPropertyvar age:Int = _// val 只能生成get方法@BeanPropertyval name:String = "zhangsan"}class Student02{}

6.1.3 访问权限

1)说明
在Java中,访问权限分为:public, protected,默认,和private 。在Scala中,你可以通过类似的修饰符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使用上有区别。
(1)Scala 中属性和方法的默认访问权限为public,但Scala中无public关键字。
(2)private为私有权限,只在类的内部和伴生对象中可用。
(3)protected为受保护权限,Scala中受保护权限比Java中更严格,同类、子类可以访问,同包无法访问。
(4)private[包名]增加包访问权限,包名下的其他类也可以使用
2)案例实操

package chapter06
object Test04_Access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同一个包都可以访问的到Person04.name1// 受保护的权限  同一个包也无法访问
//    Person04.name2// 访问公共的权限Person04.name3}
}class Person04{val nameClass = Person04.nameval name1Class = Person04.name1// 受保护的权限protected val name2:String = "受保护的权限"
}object Person04{// 私有的权限能够在当前类和当前伴生对象中调用private val name:String = "私有权限"// 包访问权限private[chapter06] val name1:String = "包访问权限"// public的权限val name3:String = "公共的权限"
}

不同包的调用:

package chapter06Testimport chapter06.Person04/*** @author yhm* @create 2021-09-15 16:11*/
object Test04_Access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不同的包里面无法访问name1  包访问权限
//    Person04.name1// 不同的包也能访问到公共的权限Person04.name3}
}class Student04 extends Person04{// 即使不是一个包  继承的子类也能够访问到受保护的权限val name2Class = name2
}

6.1.4 方法

1)基本语法
def 方法名(参数列表) [:返回值类型] = {
方法体
}
2)案例实操

class Person {def sum(n1:Int, n2:Int) : Int = {n1 + n2}
}object Perso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person = new Person()println(person.sum(10, 20))}
}

6.1.5 构造器

和Java一样,Scala构造对象也需要调用构造方法,并且可以有任意多个构造方法。
Scala类的构造器包括:主构造器和辅助构造器
1)基本语法

class 类名(形参列表) {  // 主构造器// 类体def  this(形参列表) {  // 辅助构造器}def  this(形参列表) {  //辅助构造器可以有多个...}
} 

说明:
(1)辅助构造器,函数的名称this,可以有多个,编译器通过参数的个数及类型来区分。
(2)辅助构造方法不能直接构建对象,必须直接或者间接调用主构造方法。
(3)构造器调用其他另外的构造器,要求被调用构造器必须提前声明。
2)案例实操
(1)如果主构造器无参数,小括号可省略,构建对象时调用的构造方法的小括号也可以省略。

package chapter06object Test06_Constructor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person0 = new Person06("zhangsan")val person01 = new Person06()println(person01.name1)val person02 = new Person06("lisi", 18)}
}// 主构造器  直接写在类的定义后面  可以添加参数  可以使用权限修饰符
//class Person06 private(name:String){
//  val name1 = name
//}class Person06 (name:String){println("调用主构造器")val name1 = namevar age:Int = _// 两个辅助构造器  再互相调用的时候 只能是下面的辅助构造器调用上面的辅助构造器def this(){// 辅助构造器的第一行 必须直接或简介的调用主构造器// 直接调用主构造器this("zhangsan")println("调用辅助构造器1")}def this(name:String,age1:Int){// 间接调用主构造器this()this.age = age1println("调用辅助构造器2")}
}

6.1.6 构造器参数

1)说明
Scala类的主构造器函数的形参包括三种类型:未用任何修饰、var修饰、val修饰
(1)未用任何修饰符修饰,这个参数就是一个局部变量,底层有属性的特性
(2)var修饰参数,作为类的成员属性使用,可以修改
(3)val修饰参数,作为类只读属性使用,不能修改
2)案例实操

package chapter06object Test07_ConstructorArgs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person0 = new Person07("zhangsan",11,"男")println(person0.name)println(person0.age)println(person0.sex)}}// 主构造器参数 分为3类:
// 没有修饰符 : 作为构造方法中的传入参数使用
// val 修饰 : 会自动生产同名的属性 并且定义为val
// var 修饰 : 会自动生产同名的属性 并且定义为var
class Person07 (name1:String,val age:Int,var sex:String){val name = name1//  val age = age//  var sex = sex
}

6.1.7 scala的object

java中存在静态属性、静态方法、非静态属性、非静态方法。
scala当中不存在静态与非静态。object中定义的所有属性与方法、函数,除开private修饰的,都可以通过对象名.属性、对象名.方法、对象名.函数 的方式调用,可以理解为java中的static修饰的。

object ObjectTest {val name:String = "zhangsan"var age:Int = 30private val address:String = "深圳"def getName():String = {this.hello+" "+this.name}val func=(x:Int,y:Int)=>{x * y}
}object Tes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object中的属性直接通过 类名.属性名 方式调用println(ObjectTest.name)println(ObjectTest.age)//设置属性ObjectTest.age = 66println(ObjectTest.age)//object中的方法直接通过 类名.方法名 方式调用println(ObjectTest.getName())//object中的方法直接通过 类名.函数名 方式调用println(ObjectTest.func(2,3))}
}

Scala语言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所以并没有静态的操作(即在Scala中没有静态的概念)。但是为了能够和Java语言交互(因为Java中有静态概念),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对象来模拟类对象,该对象为单例对象。若单例对象名与类名一致,则称该单例对象这个类的伴生对象,这个类的所有“静态”内容都可以放置在它的伴生对象中声明。

6.1.8伴生类与伴生对象

1、如果有一个class,另外还有一个object,并且二者同名
2、class与object在同一个文件中
如果满足上两个条件,那么就称这个object为class的伴生对象,称class为object的伴生类
伴生类与伴生对象可以互相访问对方的私有成员
3)案例实操

class ClassObjectTest {val name:String = "lisi"//用private修饰的只能在类或者伴生对象中使用private val age = 20//此时可以调用伴生对象中用private修饰的 address属性def getAddress() = ClassObjectTest.address
}object ClassObjectTest{private val address = "shenzhen"def getName() = {//创建伴生类的对象val obj = new ClassObjectTest()//此时可以调用伴生类中用private修饰的name属性obj.name
}
}

6.1.9 apply方法

1)说明
(1)通过伴生对象的apply方法,实现不使用new方法创建对象。
(2)如果想让主构造器变成私有的,可以在()之前加上private。
(3)apply方法可以重载。
(4)Scala中obj(arg)的语句实际是在调用该对象的apply方法,即obj.apply(arg)。用以统一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的风格。
(5)当使用new关键字构建对象时,调用的其实是类的构造方法,当直接使用类名构建对象时,调用的其实时伴生对象的apply方法。
2)案例实操

package chapter06object Test11_Apply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person1 = new Person11val person1: Person11 = Person11.getPerson11// 如果调用的方法是apply的话  方法名apply可以不写val person11: Person11 = Person11()val zhangsan: Person11 = Person11("zhangsan")// 类的apply方法调用person11()}
}class Person11 private() {var name:String = _def this(name:String){this()this.name = name}def apply(): Unit = println("类的apply方法调用")
}object Person11 {// 使用伴生对象的方法来获取对象实例def getPerson11: Person11 = new Person11// 伴生对象的apply方法def apply(): Person11 = new Person11()// apply方法的重载def apply(name: String): Person11 = new Person11(name)}
}

注意:也可以创建其它类型对象,并不一定是伴生类对象

6.1.10 类型检查和转换

1)说明
(1)obj.isInstanceOf[T]:判断obj是不是T类型。
(2)obj.asInstanceOf[T]:将obj强转成T类型。
(3)classOf获取类模板。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15_Extends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判断对象的类型  以及转换对象的类型// 只有多态会使用到val person1: Person15 = new Student15//    person1.sayHi()// 想要调用子类独有的属性和方法  需要对其进行转换  转换为对应的子类才行val student1: Student15 = person1.asInstanceOf[Student15]student1.sayHi()// 即使在多态中  也会存在多个子类  不能直接转换  需要先判断if (person1.isInstanceOf[Teacher15]) {val teacher1: Teacher15 = person1.asInstanceOf[Teacher15]teacher1.sayHi1()}// 调用固定的方法  返回类模板
val value: Class[Student15] = classOf[Student15]
}
}

第7章 集合

7.1 集合简介

(1)Scala的集合有三大类:序列Seq、集Set、映射Map,所有的集合都扩展自Iterable特质。

(2)对于几乎所有的集合类,Scala都同时提供了可变和不可变的版本,分别位于以下两个包。
不可变集合:scala.collection.immutable
可变集合: scala.collection.mutable
(3)Scala不可变集合,就是指该集合对象不可修改,每次修改就会返回一个新对象,而不会对原对象进行修改。类似于java中的String对象。
(4)可变集合,就是这个集合可以直接对原对象进行修改,而不会返回新的对象。类似于java中StringBuilder对象。
建议:在操作集合的时候,不可变用符号,可变用方法。

7.1.1 不可变集合继承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Set、Map是Java中也有的集合。
2)Seq是Java没有的,我们发现List归属到Seq了,因此这里的List就和Java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3)我们前面的for循环有一个 1 to 3,就是IndexedSeq下的Range。
4)String也是属于IndexedSeq。
5)我们发现经典的数据结构比如Queue和Stack被归属到LinearSeq(线性序列)。
6)大家注意Scala中的Map体系有一个SortedMap,说明Scala的Map可以支持排序。
7)IndexedSeq和LinearSeq的区别。
(1)IndexedSeq是通过索引来查找和定位,因此速度快,比如String就是一个索引集合,通过索引即可定位。
(2)LinearSeq是线型的,即有头尾的概念,这种数据结构一般是通过遍历来查找。

7.1.2 可变集合继承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2 数组

7.2.1 不可变数组

1)第一种方式定义数组
定义:val arr1 = new ArrayInt
(1)new是关键字。
(2)[Int]是指定可以存放的数据类型,如果希望存放任意数据类型,则指定Any。
(3)(10),表示数组的大小,确定后就不可以变化。
2)案例实操

package chapter07object Test01_Array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创建不可变数组val array = new Array[Int](10)// 也可以使用伴生对象的apply方法val array1: Array[Int] = Array(1, 2, 3, 4)// 遍历读取array//    println(array)for (elem <- array1) {println(elem)}// 使用迭代器遍历数组val iterator: Iterator[Int] = array1.iteratorwhile(iterator.hasNext){val i: Int = iterator.next()println(i)}println("===========================")// scala函数式编程的写法def myPrint(i:Int):Unit = {println(i)}// 放入自定义出来的函数array1.foreach(myPrint)// 直接使用匿名函数array1.foreach( i => println(i * 2) )// 最简单的打印形式 直接使用系统的函数array1.foreach(println)// 修改数组的元素println(array1(0))array1(0) = 10println(array1(0))// 添加元素// array1保持不变val array2: Array[Int] = array1 :+ 1}
}

7.2.2 可变数组

1)定义变长数组
val arr01 = ArrayBuffer[Any](3, 2, 5)
(1)[Any]存放任意数据类型
(2)(3, 2, 5)初始化好的三个元素
(3)ArrayBuffer需要引入scala.collection.mutable.ArrayBuffer
2)案例实操
(1)ArrayBuffer是有序的集合。
(2)增加元素使用的是append方法(),支持可变参数。

package chapter07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
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ArrayBufferobject Test02_ArrayBuffer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可变数组// 默认使用的集合都是不可变的// 使用可变集合 需要自己提前导包val arrayBuffer: ArrayBuffer[Int] = new ArrayBuffer[Int]()val arrayBuffer1: ArrayBuffer[Int] = ArrayBuffer(1, 2, 3, 4)// 向可变数组中添加元素arrayBuffer.append(10)arrayBuffer1.appendAll(Array(1,2,3,4))// 遍历打印arrayBuffer.foreach(println)arrayBuffer1.foreach(println)println(arrayBuffer1)// 修改元素arrayBuffer1.update(0,100)arrayBuffer1(1) = 200println(arrayBuffer1)// 查看元素println(arrayBuffer1(0))// 删除元素arrayBuffer1.remove(0)println(arrayBuffer1)arrayBuffer1.remove(1,3)println(arrayBuffer1)}
}

7.2.3 不可变数组与可变数组的转换

1)说明
arr1.toBuffer //不可变数组转可变数组
arr2.toArray //可变数组转不可变数组
(1)arr2.toArray返回结果才是一个不可变数组,arr2本身没有变化。
(2)arr1.toBuffer返回结果才是一个可变数组,arr1本身没有变化。
2)案例实操

/ 可变数组和不可变数组的转换和关系
// 不可变
val ints: Array[Int] = Array(1, 2, 3, 4)
// 可变
val ints1: ArrayBuffer[Int] = ArrayBuffer(5, 6, 7, 8)// 不可变的用符号
val b: Array[Int] = ints :+ 1ints.foreach(println)
b.foreach(println)// 可变的用方法
ints1.append(1)
println(ints1)val ints2: ArrayBuffer[Int] = ints1 :+ 2
println(ints1)// 可变数组转换为不可变数组
val array: Array[Int] = ints1.toArray
//    array.append// 不可变数组转可变数组
// 结果用多态表示
val buffer: mutable.Buffer[Int] = ints.toBuffer
val buffer1: ArrayBuffer[Int] = buffer.asInstanceOf[ArrayBuffer[Int]]
buffer.append(1)

7.2.4 多维数组

1)多维数组定义
val arr = Array.ofDimDouble
说明:二维数组中有三个一维数组,每个一维数组中有四个元素。
2)案例实操

package chapter07object Test03_ArrayDim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多维数组val arrayDim = new Array[Array[Int]](3)arrayDim(0) = Array(1,2,3,4)arrayDim(1) = Array(1,2,3,4)arrayDim(2) = Array(1,2,3,4)for (array <- arrayDim) {for (elem <- array) {print(elem + "\t")}println()}// scala中的方法val arrayDim1: Array[Array[Int]] = Array.ofDim[Int](3, 4)arrayDim1(0)(1) = 100for (array <- arrayDim1) {for (elem <- array) {print(elem + "\t")}println()}}
}

7.3 Seq集合(List)

7.3.1 不可变List

1)说明
(1)List默认为不可变集合
(2)创建一个List(数据有顺序,可重复)
(3)遍历List
(4)List增加数据
(5)集合间合并:将一个整体拆成一个一个的个体,称为扁平化
(6)取指定数据
(7)空集合Nil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4_Lis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List默认为不可变集合//    (2)创建一个List(数据有顺序,可重复)val list: List[Any] = List(1,1,1, 1.0, "hello", 'c')val list3 = List(1, 2, 3, 4)//    (3)遍历Listlist.foreach(println)//    (4)List增加数据val list1: List[Any] = list :+ 1println(list1)val list2: List[Int] = 2 :: list3println(list2)val list5: List[Any] = list2 :: list3println(list5)//    (5)集合间合并:将一个整体拆成一个一个的个体,称为扁平化val list4: List[Int] = list2 ::: list3println(list4)//    (6)取指定数据val i: Int = list4(0)//    (7)空集合Nilval list6: List[Int] = 1 :: 2 :: 3 :: 4 :: Nil}
}

7.3.2 可变ListBuffer

1)说明
(1)创建一个可变集合ListBuffer
(2)向集合中添加数据
(3)删除元素
(4)查看修改元素
2)案例实操

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ListBufferobject Test05_ListBuffer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 1)可变list创建val listBuffer = new ListBuffer[Int]()val listBuffer1: ListBuffer[Int] = ListBuffer(1, 2, 3, 4)// ( 2)增加元素listBuffer1.append(5)listBuffer1.prepend(0)println(listBuffer1)// ( 3)删除元素listBuffer1.remove(0)println(listBuffer1)// ( 4)查看修改listBuffer1(0) = 1}
}

7.4 Set集合

默认情况下,Scala使用的是不可变集合,如果你想使用可变集合,需要引用 scala.collection.mutable.Set包。

7.4.1 不可变Set

1)说明
(1)Set默认是不可变集合
(2)数据无序不可重复
(3)默认使用hash set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6_Se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 创建set  使用伴生对象的apply方法val set: Set[Int] = Set(4, 3, 2, 1)val set1 = Set(1, 2, 3, 4, 2, 8, 4, 3, 7)// (2) set的特点 无序不可重复println(set)// (3) 默认使用hash set// 如果元素少于等于4个  会创建特定类型的setprintln(set.isInstanceOf[HashSet[Int]])val hashSet: HashSet[Int] = HashSet(1, 2, 3, 4, 5)// 不可变使用符号val set2: Set[Int] = set + 1println(set2)// 作用 判断集合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val bool: Boolean = set.contains(2)
}
}

7.4.2 可变mutable.Set

1)说明
(1)创建可变集合mutable.Set
(2)集合添加元素
(3)删除数据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6_Se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可变的setval set3: mutable.Set[Int] = mutable.Set(1, 2, 3, 4, 4, 3, 2, 1)// 同样数据不可重复且无序println(set3)// (2) 添加元素// 会使用返回值来告诉你有没有加入进去val bool1: Boolean = set3.add(5)println(set3)// 遍历查询setset3.foreach(println)// (3)删除元素  填写的不是下标是删除的元素val bool2: Boolean = set3.remove(3)println(set3)}
}

7.5 Map集合

Scala中的Map和Java类似,也是一个散列表,它存储的内容也是键值对(key-value)映射。

7.5.1 不可变Map

1)说明
(1)创建不可变集合Map
(2)循环打印
(3)读取数据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7_Map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 创建不可变mapval map: Map[String, Int] = Map("hello" -> 1, "world" -> 2)val map1 = Map(("hello", 1), ("world", 2))// (2) 遍历打印mapfor (elem <- map) {println(elem)}map.foreach(println)val keys: Iterable[String] = map.keyskeys.foreach(println)val values: Iterable[Int] = map.values// 直接打印mapprintln(map)// key是无序不可重复的val map2 = Map( ("z", 3),("a", 1), ("a", 2), ("c", 3),("f",4),("d",5))println(map2)// (3) 获取value的值val option: Option[Int] = map2.get("a")println(option)if (!map2.get("m").isEmpty) {val value: Int = map2.get("m").get}// option有区分是否有数据的方法 使用getOrElse  如果为None  去默认值option.getOrElse(1)// 如果不确认存在val i: Int = map2.getOrElse("m", 10)// 如果确认存在的话val i1: Int = map2("a")}
}

7.5.2 可变Map

1)说明
(1)创建可变集合
(2)向集合增加数据
(3)修改数据
(4)删除数据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7_Map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 创建可变mapval map3: mutable.Map[String, Int] = mutable.Map(("z", 3), ("a", 1), ("a", 2), ("c", 3), ("f", 4), ("d", 5))// (2) 可变map可以使用put方法放入元素map3.put("z",10)println(map3)// (3) 修改元素的方法map3.update("z",20)map3("z") = 30// (4) 删除元素map3.remove("z")}
}

7.6 元组

1)说明
元组也是可以理解为一个容器,可以存放各种相同或不同类型的数据。说的简单点,就是将多个无关的数据封装为一个整体,称为元组。
注意:元组中最大只能有22个元素。
2)案例实操
(1)声明元组的方式:(元素1,元素2,元素3)。
(2)访问元组。
(3)Map中的键值对其实就是元组,只不过元组的元素个数为2,称之为对偶。

object TestTupl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1)声明元组的方式:(元素1,元素2,元素3)val tuple: (Int, String, Boolean) = (40,"bobo",true)//(2)访问元组//(2.1)通过元素的顺序进行访问,调用方式:_顺序号println(tuple._1)println(tuple._2)println(tuple._3)//(2.2)通过索引访问数据println(tuple.productElement(0))//(2.3)通过迭代器访问数据for (elem <- tuple.productIterator) {println(elem)}//(3)Map中的键值对其实就是元组,只不过元组的元素个数为2,称之为对偶val map = Map("a"->1, "b"->2, "c"->3)val map1 = Map(("a",1), ("b",2), ("c",3))map.foreach(tuple=>{println(tuple._1 + "=" + tuple._2)})}
}

7.7 集合常用函数

7.7.1 基本属性和常用操作

1)说明
(1)获取集合长度
(2)获取集合大小
(3)循环遍历
(4)迭代器
(5)生成字符串
(6)是否包含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Lis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list: List[Int] = List(1, 2, 3, 4, 5, 6, 7)//(1)获取集合长度println(list.length)//(2)获取集合大小,等同于lengthprintln(list.size)//(3)循环遍历list.foreach(println)//(4)迭代器for (elem <- list.itera	tor) {println(elem)}//(5)生成字符串println(list.mkString(","))//(6)是否包含println(list.contains(3))}
}

7.7.2 衍生集合

1)说明
(1)获取集合的头
(2)获取集合的尾(不是头的就是尾)
(3)集合最后一个数据
(4)集合初始数据(不包含最后一个)
(5)反转
(6)取前(后)n个元素
(7)去掉前(后)n个元素
(8)并集
(9)交集
(10)差集
(11)拉链
(12)滑窗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Lis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list1: List[Int] = List(1, 2, 3, 4, 5, 6, 7)val list2: List[Int] = List(4, 5, 6, 7, 8, 9, 10)//(1)获取集合的头println(list1.head)//(2)获取集合的尾(不是头的就是尾)println(list1.tail)//(3)集合最后一个数据println(list1.last)//(4)集合初始数据(不包含最后一个)println(list1.init)//(5)反转println(list1.reverse)//(6)取前(后)n个元素println(list1.take(3))println(list1.takeRight(3))//(7)去掉前(后)n个元素println(list1.drop(3))println(list1.dropRight(3))//(8)并集println(list1.union(list2))//(9)交集println(list1.intersect(list2))//(10)差集println(list1.diff(list2))//(11)拉链 注: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不相等,那么会将同等数量的数据进行拉链,多余的数据省略不用println(list1.zip(list2))例如,如果 list1 是 [1, 2, 3],list2 是 [a, b, c, d],那么 list1.zip(list2) 的结果将是 [(1, a), (2, b), (3, c)]。注意 d 被省略了,因为 list1 只有三个元素。//(12)滑窗list1.sliding(2, 5).foreach(println)例如,如果 list1 是 [1, 2, 3, 4, 5, 6],并且使用 list1.sliding(2, 5),那么它将生成窗口大小为 2,每次移动 5 个元素的滑动窗口。因此,结果将是 [[1, 2], [6]]。首先是 [1, 2],然后由于步长为 5,我们跳过 [2, 3, 4, 5],直接到 [6]。}
}

7.7.3 集合计算初级函数

1)说明
(1)求和
(2)求乘积
(3)最大值
(4)最小值
(5)排序
2)实操

object Test11_LowFunc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list: List[Int] = List(1, 5, -3, 4, 2, -7, 6)val list1: ListBuffer[Int] = ListBuffer(1, 5, -3, 4, 2, -7, 6)//    (1)求和val sum: Int = list.sumprintln(sum)//    (2)求乘积val product: Int = list.productprintln(product)//    (3)最大值val max: Int = list.max//    (4)最小值val min: Int = list.min//    (5)排序val sorted: List[Int] = list.sortedprintln(list)println(sorted)// 修改排序规则 从大到小val ints: List[Int] = list.sorted(Ordering[Int].reverse)println(ints)// 对元组进行排序val tuples = List(("hello", 10), ("world", 2), ("scala", 9), ("haha", 4),("hello", 1))// 按照元组的默认字典序排列val sorted1: List[(String, Int)] = tuples.sortedprintln(sorted1)// 按照后面数字从小到大排序val tuples1: List[(String, Int)] = tuples.sortBy((tuple: (String, Int)) => tuple._2)println(tuples1)// 按照后面数字从大到小排序val tuples2: List[(String, Int)] = tuples.sortBy((tuple: (String, Int)) => tuple._2)(Ordering[Int].reverse)println(tuples2)tuples.sortBy( _._2 )// 自定义排序规则val tuples3: List[(String, Int)] = tuples.sortWith((left: (String, Int), right: (String, Int)) => left._2 > right._2)`在这里插入代码片`println(tuples3)val tuples4: List[(String, Int)] = tuples.sortWith(_._2 > _._2)println(tuples4)}
}

1)sorted
对一个集合进行自然排序,通过传递隐式的Ordering。
2)sortBy
对一个属性或多个属性进行排序,通过它的类型。
3)sortWith
基于函数的排序,通过一个comparator函数,实现自定义排序的逻辑。

7.7.4 集合计算高级函数

1)说明
(1)过滤
遍历一个集合并从中获取满足指定条件的元素组成一个新的集合。
(2)转化/映射(map)
将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映射到某一个函数。
(3)扁平化
(4)扁平化+映射 注:flatMap相当于先进行map操作,在进行flatten操作。
集合中的每个元素的子元素映射到某个函数并返回新集合。
(5)分组(groupBy)
按照指定的规则对集合的元素进行分组。
(6)简化(归约)
(7)折叠
2)实操

object TestLis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list: List[Int] = List(1, 2, 3, 4, 5, 6, 7, 8, 9)val nestedList: List[List[Int]] = List(List(1, 2, 3), List(4, 5, 6), List(7, 8, 9))val wordList: List[String] = List("hello world", "hello atguigu", "hello scala")//(1)过滤println(list.filter(x => x % 2 == 0))//(2)转化/映射println(list.map(x => x + 1))//(3)扁平化println(nestedList.flatten)//(4)扁平化+映射 注:flatMap相当于先进行map操作,在进行flatten操作println(wordList.flatMap(x => x.split(" ")))//(5)分组println(list.groupBy(x => x % 2))}
}

3)Reduce方法
Reduce简化(归约) :通过指定的逻辑将集合中的数据进行聚合,从而减少数据,最终获取结果。
案例实操。

object TestReduc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list = List(1,2,3,4)// 将数据两两结合,实现运算规则val i: Int = list.reduce( (x,y) => x-y )println("i = " + i)list.reduce((x, y) => x - y):这个表达式从左到右执行减法。它首先计算 1 - 2-1,然后用 -1 减去 3-4,最后用 -4 减去 4-8。所以 i 的值是 -8// 从源码的角度,reduce底层调用的其实就是reduceLeft//val i1 = list.reduceLeft((x,y) => x-y)// ((4-3)-2-1) = -2val i2 = list.reduceRight((x,y) => x-y)println(i2)list.reduceRight((x, y) => x - y):这个表达式从右到左执行减法。它首先计算 3 - 4-1,然后用 2 减去 -13,最后用 1 减去 3-2。所以 i2 的值是 -2。}
}

4)Fold方法
Fold折叠:化简的一种特殊情况,可以添加初始值
(1)案例实操:fold基本使用

object TestFold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list = List(1,2,3,4)// fold方法使用了函数柯里化,存在两个参数列表// 第一个参数列表为 : 零值(初始值)// 第二个参数列表为: 简化规则// fold底层其实为foldLeftval i = list.foldLeft(1)((x,y)=>x-y)list.foldLeft(1)((x, y) => x - y):这个表达式从左到右执行减法,并以 1 作为初始值。计算过程如下:初始值 1,与列表第一个元素 1 相减,得 0然后用 0 减去 2,得 -2接着用 -2 减去 3,得 -5最后用 -5 减去 4,得 -9所以 i 的值是 -9。val i1 = list.foldRight(10)((x,y)=>x-y)list.foldRight(10)((x, y) => x - y):这个表达式从右到左执行减法,并以 10 作为初始值。计算过程如下:		初始值 10,与列表最后一个元素 4 相减,得 6然后用 3 减去 6,得 -3接着用 2 减去 -3,得 5最后用 1 减去 5,得 -4所以 i1 的值是 -4。println(i)println(i1)}
}

7.7.5 WordCount案例

1)需求
单词计数:将集合中出现的相同的单词,进行计数,取计数排名前三的结果。
2)需求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案例实操

object TestWordCoun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单词计数:将集合中出现的相同的单词,进行计数,取计数排名前三的结果val stringList = List("Hello Scala Hbase kafka", "Hello Scala Hbase", "Hello Scala", "Hello")// (1)将每一个字符串转换成一个一个单词val wordList: List[String] = stringList.flatMap(str=>str.split(" "))//println(wordList)// (2)将相同的单词放置在一起val wordToWordsMap: Map[String, List[String]] = wordList.groupBy(word=>word)//println(wordToWordsMap)// (3)对相同的单词进行计数// (word, list) => (word, count)val wordToCountMap: Map[String, Int] = wordToWordsMap.map(tuple=>(tuple._1, tuple._2.size))//(4)对计数完成后的结果进行排序(降序)val sortList: List[(String, Int)] = wordToCountMap.toList.sortWith {(left, right) => {left._2 > right._2}}// (5)对排序后的结果取前3名val resultList: List[(String, Int)] = sortList.take(3)println(resultList)}
}

7.8 队列

1)说明
Scala也提供了队列(Queue)的数据结构,队列的特点就是先进先出。进队和出队的方法分别为enqueue和dequeue。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Queu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que = new mutable.Queue[String]()que.enqueue("a", "b", "c")println(que.dequeue())println(que.dequeue())println(que.dequeue())}
}

第8章 模式匹配

Scala中的模式匹配类似于Java中的switch语法

int i = 10
switch (i) {case 10 :System.out.println("10");break;case 20 : System.out.println("20");break;default : System.out.println("other number");break;
}

但是scala从语法中补充了更多的功能,所以更加强大。

8.1 基本语法

模式匹配语法中,采用match关键字声明,每个分支采用case关键字进行声明,当需要匹配时,会从第一个case分支开始,如果匹配成功,那么执行对应的逻辑代码,如果匹配不成功,继续执行下一个分支进行判断。如果所有case都不匹配,那么会执行case _分支,类似于Java中default语句。

object TestMatchCas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r a: Int = 10var b: Int = 20var operator: Char = 'd'var result = operator match {case '+' => a + bcase '-' => a - bcase '*' => a * bcase '/' => a / bcase _ => "illegal"}println(result)}
}

1)说明
(1)如果所有case都不匹配,那么会执行case _ 分支,类似于Java中default语句,若此时没有case _ 分支,那么会抛出MatchError。
(2)每个case中,不需要使用break语句,自动中断case。
(3)match case语句可以匹配任何类型,而不只是字面量。
(4)=> 后面的代码块,直到下一个case语句之前的代码是作为一个整体执行,可以使用{}括起来,也可以不括。

8.2 模式匹配常见用法

8.2.1 匹配类型

1)说明
需要进行类型判断时,可以使用前文所学的isInstanceOf[T]和asInstanceOf[T],也可使用模式匹配实现同样的功能。
2)案例实操

object Test02_MatchValu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匹配类型def func2(x:Any):String ={x match {case i:Int => "整数"case c:Char => "字符"case s:String => "字符串"case _ => "其他"}}println(func2(1515))println(func2('\t'))println(func2("1515"))}
}

8.2.2 匹配元组

object TestMatchTupl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对一个元组集合进行遍历for (tuple <- Array((0, 1), (1, 0), (1, 1), (1, 0, 2))) {val result = tuple match {case (0, _) => "0 ..." //是第一个元素是0的元组case (y, 0) => "" + y + "0" // 匹配后一个元素是0的对偶元组case (a, b) => "" + a + " " + bcase _ => "something else" //默认}println(result)}}
}

8.2.3 匹配对象及样例类

1)基本语法

object Test05_MatchObject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zhangsan = new Person05("zhangsan", 18)zhangsan match {case Person05("zhangsan",18) => println("找到张三啦")case _ => println("你不是zhangsan")}}
}class Person05 (val name:String,var age:Int){}object Person05{// 创建对象的方法def apply(name: String, age: Int): Person05 = new Person05(name, age)// 解析对象的方法def unapply(arg: Person05): Option[(String, Int)] = {// 如果解析的参数为nullif (arg == null ) None else Some((arg.name,arg.age))}
}

小结
val user = Person05(“zhangsan”,11),该语句在执行时,实际调用的是Person05伴生对象中的apply方法,因此不用new关键字就能构造出相应的对象。
当将Person05 (“zhangsan”, 11)写在case后时[case User(“zhangsan”, 11) => “yes”],会默认调用unapply方法(对象提取器),user作为unapply方法的参数,unapply方法将user对象的name和age属性提取出来,与User(“zhangsan”, 11)中的属性值进行匹配
case中对象的unapply方法(提取器)返回Some,且所有属性均一致,才算匹配成功,属性不一致,或返回None,则匹配失败。
若只提取对象的一个属性,则提取器为unapply(obj:Obj):Option[T]
若提取对象的多个属性,则提取器为unapply(obj:Obj):Option[(T1,T2,T3…)]
若提取对象的可变个属性,则提取器为unapplySeq(obj:Obj):Option[Seq[T]]
2)样例类
(1)语法:
case class Person05 (name: String, age: Int)
(2)说明
样例类仍然是类,和普通类相比,只是其自动生成了伴生对象,并且伴生对象中自动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如apply、unapply、toString、equals、hashCode和copy。
样例类是为模式匹配而优化的类,因为其默认提供了unapply方法,因此,样例类可以直接使用模式匹配,而无需自己实现unapply方法。
构造器中的每一个参数都成为val,除非它被显式地声明为var(不建议这样做)
(3)实操
上述匹配对象的案例使用样例类会节省大量代码

case class Person05(var name: String, age: Int)

8.3 偏函数中的模式匹配

偏函数也是函数的一种,通过偏函数我们可以方便的对输入参数做更精确的检查。例如该偏函数的输入类型为List[Int],而我们需要的是第一个元素是0的集合,这就是通过模式匹配实现的。
1) 偏函数定义

val second: PartialFunction[List[Int], Option[Int]] = {case x :: y :: _ => Some(y)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该偏函数的功能是返回输入的List集合的第二个元素。
2)偏函数原理
上述代码会被scala编译器翻译成以下代码,与普通函数相比,只是多了一个用于参数检查的函数——isDefinedAt,其返回值类型为Boolean。

al second = new PartialFunction[List[Int], Option[Int]] {//检查输入参数是否合格override def isDefinedAt(list: List[Int]): Boolean = list match {case x :: y :: _ => truecase _ => false}//执行函数逻辑override def apply(list: List[Int]): Option[Int] = list match {case x :: y :: _ => Some(y)}
}

3)偏函数使用
偏函数不能像second(List(1,2,3))这样直接使用,因为这样会直接调用apply方法,而应该调用applyOrElse方法,如下
second.applyOrElse(List(1,2,3), (_: List[Int]) => None)
applyOrElse方法的逻辑为 if (ifDefinedAt(list)) apply(list) else default。如果输入参数满足条件,即isDefinedAt返回true,则执行apply方法,否则执行defalut方法,default方法为参数不满足要求的处理逻辑。
3) 案例实操
(1)需求
将该List(1,2,3,4,5,6,“test”)中的Int类型的元素加一,并去掉字符串。
(2)实操

object Test06_PartitionFunc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将该List(1,2,3,4,5,6,"test")中的Int类型的元素加一,并去掉字符串。val list = List(1, 2, 3, 4, 5, 6, "test")// 步骤一: 过滤掉字符串val list1: List[Any] = list.filter((a: Any) => a match {case s: String => falsecase i: Int => true})// 步骤二: 对int值加一val list2: List[Int] = list1.map((a: Any) => {a match {case i: Int => i + 1}})println(list2)val list3: List[Int] = list.collect({case i: Int => i + 1})println(list3)val value:PartialFunction[Any, Int] =  {case i: Int => i + 1}// 函数的定义 需要多写一个math关键字// 偏函数将match关键字省略val function: Any => Int = (a: Any) => a match {case i: Int => i + 1
}}
}

方法一:
List(1,2,3,4,5,6,“test”).filter(.isInstanceOf[Int]).map(.asInstanceOf[Int] + 1).foreach(println)
方法二:
List(1, 2, 3, 4, 5, 6, “test”).collect { case x: Int => x + 1 }.foreach(println)

8.4 下划线的使用总结

附加内容:下划线的使用总结。
(1)用于类中的var属性,使用默认值。
(2)用于高阶函数的第一种用法,表示函数自身。
(3)匿名函数化简,用下划线代替变量。
(4)用于导包下的所有内容。
(5)用于起别名时表示匿名。
(6)用于模式匹配表示任意数据。

object Test01_Extends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下滑线的使用总结//    (2)用于高阶函数的第一种用法,表示函数自身def sayHi(name: String): Unit = {println(s"hi $name")}val function: String => Unit = sayHi _//    (3)匿名函数化简,用下划线代替变量val function1: (Int, Int) => Int = (a: Int, b: Int) => a + bval function2: (Int, Int) => Int = _ + _//    (4)用于导包下的所有内容import scala.util.control.Breaks._//    (5)用于起别名时表示匿名import scala.util.control.{Breaks => _}//    Breaks//	   (6)用于模式匹配表示任意数据10 match {case 10 => println(10)case _ => println("其他数据")}}
}class Person01 {//    (1)用于类中的var属性,使用默认值var name: String = _
}

第9章 异常

语法处理上和Java类似,但是又不尽相同。

9.1 Java异常处理

public class Exception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int a = 10;int b = 0;int c = a / b;}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 catch时,需要将范围小的写到前面e.printStackTrace();}catch (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finally {System.out.println("finally");}}
}

注意事项
(1)Java语言按照try—catch—finally的方式来处理异常
(2)不管有没有异常捕获,都会执行finally,因此通常可以在finally代码块中释放资源。
(3)可以有多个catch,分别捕获对应的异常,这时需要把范围小的异常类写在前面,把范围大的异常类写在后面,否则编译错误。

9.2 Scala异常处理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try {var n= 10 / 0}catch {case ex: ArithmeticException=>{// 发生算术异常println("发生算术异常")}case ex: Exception=>{// 对异常处理println("发生了异常1")println("发生了异常2")}}finally {println("finally")}
}

(1)我们将可疑代码封装在try块中。在try块之后使用了一个catch处理程序来捕获异常。如果发生任何异常,catch处理程序将处理它,程序将不会异常终止。
(2)Scala的异常的工作机制和Java一样,但是Scala没有“checked(编译期)”异常,即Scala没有编译异常这个概念,异常都是在运行的时候捕获处理。
(3)异常捕捉的机制与其他语言中一样,如果有异常发生,catch子句是按次序捕捉的。因此,在catch子句中,越具体的异常越要靠前,越普遍的异常越靠后,如果把越普遍的异常写在前,把具体的异常写在后,在Scala中也不会报错,但这样是非常不好的编程风格。
(4)finally子句用于执行不管是正常处理还是有异常发生时都需要执行的步骤,一般用于对象的清理工作,这点和Java一样。
(5)用throw关键字,抛出一个异常对象。所有异常都是Throwable的子类型。throw表达式是有类型的,就是Nothing,因为Nothing是所有类型的子类型,所以throw表达式可以用在需要类型的地方

def test():Nothing = {throw new Exception("不对")
}

(6)Java提供了throws关键字来声明异常。可以使用方法定义声明异常。它向调用者函数提供了此方法可能引发此异常的信息。它有助于调用函数处理并将该代码包含在try-catch块中,以避免程序异常终止。在Scala中,可以使用throws注解来声明异常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f11()
}@throws(classOf[NumberFormatException])
def f11()={"abc".toInt
}

第10章 隐式转换

当编译器第一次编译失败的时候,会在当前的环境中查找能让代码编译通过的方法,用于将类型进行转换,实现二次编译,用于拓展类的方法。

10.1 隐式函数

1)说明
隐式转换可以在不需改任何代码的情况下,扩展某个类的功能。
2)案例实操
需求:通过隐式转化为Int类型增加方法。

object Test02_Imp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隐式函数// 将当前作用域下所有传入参数的类型   隐式转换为  返回值类型implicit def changeInt(self: Int) = {new MyRichInt(self)}val i: Int = 10// 比较自身和传入参数的大小  返回较大的值val value: Int = i.myMax(20)println(value)val i1: Int = i << 2println(i1)}// 隐式转换的目标class MyRichInt(val self: Int) {def myMax(i: Int): Int = {if (i > self) i else self}// 如果隐式转换和自身的方法冲突  会使用它自身的  因为不会编译失败def <<(x: Int): Int = {0}}
}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647984.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小黑艰难的前端啃bug之路:内联元素之间的间隙问题

今天开始学习前端项目&#xff0c;遇到了一个Bug调了好久&#xff0c;即使margin为0&#xff0c;但还是有空格。 小黑整理&#xff0c;用四种方法解决了空白问题 <!DOCTYPE html> <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tit…

应该如何选择轻量级低代码、重量级低代码、轻量级低代码+定制、纯定制软件开发?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xff0c;软件开发成为推动业务创新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然而&#xff0c;在众多的软件开发方法中&#xff0c;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方法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将探讨轻量级低代码、重量级低代码、轻量级低代码定制、以及纯定制这四种…

[MQ]常用的mq产品图形管理web界面或客户端

一、MQ介绍 1.1 定义 MQ全称为Message Queue&#xff0c;消息队列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方法。 如果非要用一个定义来概括只能是抽象出来一些概念&#xff0c;概括为跨服务之间传递信息的软件。 1.2 MQ产品 较为成熟的MQ产品&#xff1a;IBMMQ&#xff08;IBM We…

目标检测 - RCNN系列模型

文章目录 1. RCNN2. Fast-RCNN3. Faster-RCNN 1. RCNN 论文&#xff1a;Rich feature hierarchies for accurate objec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 地址&#xff1a;https://arxiv.org/abs/1311.2524 分为两个阶段&#xff1a; 目标候选框Object ProposalsProposal…

算法------(10)堆

例题&#xff1a;&#xff08;1&#xff09;AcWing 838. 堆排序 我们可以利用一个一维数组来模拟堆。由于堆本质上是一个完全二叉树&#xff0c;他的每个父节点的权值都小于左右子节点&#xff0c;而每个父节点编号为n时&#xff0c;左节点编号为2*n&#xff0c;右节点编号为2*…

kubeSphere DevOps自定义容器 指定nodejs版本

✨✨✨✨✨✨ &#x1f380;前言&#x1f381;基于内置镜像构建&#x1f381;把镜像添加基础容器中&#x1f381;检查容器是否配置成功&#x1f381;不生效的原因排查&#x1f381;按步骤执行如下命令 &#x1f380;前言 由于我本地的开发环境node是16.18.1,而自带容器node的版…

VUE项目目录与运行流程(VScode)

各目录对应名称含义 main.js&#xff08;导入App.vue&#xff0c;基于App.vue创建结构渲染index.html&#xff09; //核心作用&#xff1a;导入App.vue&#xff0c;基于App.vue创建结构渲染index.html//1.导入Vue核心包 import Vue from vue//2.导入App.vue根组件 import App f…

MSB20M-ASEMI小功率家电专用MSB20M

编辑&#xff1a;ll MSB20M-ASEMI小功率家电专用MSB20M 型号&#xff1a;MSB20M 品牌&#xff1a;ASEMI 封装&#xff1a;UMSB-4 最大重复峰值反向电压&#xff1a;1000V 最大正向平均整流电流(Vdss)&#xff1a;2A 功率(Pd)&#xff1a;50W 芯片个数&#xff1a;4 引…

20240122面试练习题10

1. Redis为什么执行这么快&#xff1f; 二、Redis为什么这么快&#xff1f; 1、完全基于内存&#xff0c;数据存在内存中&#xff0c;绝大部分请求是纯粹的内存操作&#xff0c;非常快速&#xff0c;跟传统的磁盘文件数据存储相比&#xff0c;避免了通过磁盘IO读取到内存这部分…

微软 AD |域控制器 | 组件 | 域服务 | 对象解析

介绍 Active Directory&#xff08;AD&#xff09;&#xff0c;是微软的目录服务&#xff0c;提供强大的功能和管理体系&#xff0c;用于组织管理和安全存储网络上的资源和用户、计算机、服务对象等信息。 AD 功能&#xff1a;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xff1a; 提供集中式的身…

Kubernets Deployment详解

因为Pod生命周期是短暂的&#xff0c;一旦运行完成则立即回收&#xff0c;且涉及Pod的创建、自愈、删除等操作比较复杂&#xff0c;所以很少在Kubernetes中直接使用Pod。而是使用更高级的称为Controller&#xff08;控制器&#xff09;的抽象层&#xff0c;来完成对Pod的创建、…

为什么时序逻辑电路会落后一拍?

1、时序逻辑电路落后一拍&#xff1f; FPGA初学者可能经常听到一句话&#xff1a;“时序逻辑电路&#xff0c;或者说用 < 输出的电路会延迟&#xff08;落后&#xff09;一个时钟周期。”但在仿真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不符合这一“定律”的现象–明明是在仿真时序逻辑&#xff…

工业4.0开放平台通信 统一架构OPC UA的一种测试方法

工业4.0和工业物联网&#xff08;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xff09;的核心挑战在于设备、机器以及来自不同行业服务之间的安全和标准化的数据和信息交换。 2016年11月工业4.0平台发布了指导纲要《工业4.0产品需要实现哪些准则》&#xff0c;即对于所有位于工业…

python222网站实战(SpringBoot+SpringSecurity+MybatisPlus+thymeleaf+layui)-Tag标签管理实现

锋哥原创的SpringbootLayui python222网站实战&#xff1a; python222网站实战课程视频教程&#xff08;SpringBootPython爬虫实战&#xff09; ( 火爆连载更新中... )_哔哩哔哩_bilibilipython222网站实战课程视频教程&#xff08;SpringBootPython爬虫实战&#xff09; ( 火…

1174:长整数排序(指针专题)

题目描述 长整数排序。输入n 然后输入n个位数不超过100位的大整数&#xff0c;输入的整数可能含有前导0。将这n个长整数排序后输出&#xff0c;输出不含前导0。int greater(char *s1, char *s2){若s1指向的整数大于s2指向的整数&#xff0c;返回一个正整数;若s1指向的整数小于s…

看门狗定时器

1. 看门狗 看门狗: 用于设备在 程序异常(死机) 时 可以自动重启设备 实现原理: 通过定时器 进行定时 , 在定时器时间结束前 进行 "喂狗" 重置定时器时间 若时间到,还没有"喂狗",系统重启 本质就是一个定时器, 如何定时? 定时器 本质是对 晶振时钟进行 计…

Leetcode—144.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简单】

2023每日刷题&#xff08;九十六&#xff09; Leetcode—144.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 实现代码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 : val(0),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物业app开发成功案例: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xff0c;物业管理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领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xff0c;许多物业管理公司纷纷投入物业App开发&#xff0c;以提升管理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本文将介绍一个成功的案例&#xff0c;探讨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物业App…

vue —— h函数的学习与使用

文章目录 一、h函数是什么&#xff1f;二、h函数格式说明及使用示例1&#xff1a;简单创建一个VNode&#xff08;vue3&#xff09;示例2&#xff1a;vue2中h函数用法示例3&#xff1a;vue3中h函数的用法vue2和vue3中h函数的区别&#xff1f; 三、h函数实现原理四、h函数常用场景…

800G光传输网络中的相干调制与PAM4技术

在800G光传输网络架构中&#xff0c;相干调制技术和PAM4&#xff08;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xff09;技术各具优势&#xff0c;分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相干调制是高级光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xff0c;它通过精密操控光载波的频率、相位和振幅来编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