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
LQ市的市民广场是一个多边形,广场上铺满了大理石的地板砖。
地板砖铺得方方正正,就像坐标轴纸一样。
以某四块砖相接的点为原点,地板砖的两条边为两个正方向,一块砖的边长为横纵坐标的单位长度,则所有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都是四块砖的交点(如果在广场内)。
广场的砖单调无趣,却给跳广场舞的市民们提供了绝佳的参照物。每天傍晚,都会有大批市民前来跳舞。
舞者每次都会选一块完整的砖来跳舞,两个人不会选择同一块砖,如果一块砖在广场边上导致缺角或者边不完整,则没人会选这块砖。
(广场形状的例子参考【图1.png】)
现在,告诉你广场的形状,请帮LQ市的市长计算一下,同一时刻最多有多少市民可以在广场跳舞。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n,表示广场是n边形的(因此有n个顶点)。
接下来n行,每行两个整数,依次表示n边形每个顶点的坐标(也就是说广场边缘拐弯的地方都在砖的顶角上。数据保证广场是一个简单多边形。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最多有多少市民可以在广场跳舞。
【样例输入】
5
3 3
6 4
4 1
1 -1
7
【样例说明】
对于30%的数据,n不超过100,横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00。
对于50%的数据,n不超过1000,横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000。
对于100%的数据,n不超过1000,横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00000000(一亿)。
资源约定:
峰值内存消耗 < 256M
CPU消耗 < 1000ms
请严格按要求输出,不要画蛇添足地打印类似:“请您输入...” 的多余内容。
所有代码放在同一个源文件中,调试通过后,拷贝提交该源码。
注意:不要使用package语句。不要使用jdk1.7及以上版本的特性。
LQ市的市民广场是一个多边形,广场上铺满了大理石的地板砖。
地板砖铺得方方正正,就像坐标轴纸一样。
以某四块砖相接的点为原点,地板砖的两条边为两个正方向,一块砖的边长为横纵坐标的单位长度,则所有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都是四块砖的交点(如果在广场内)。
广场的砖单调无趣,却给跳广场舞的市民们提供了绝佳的参照物。每天傍晚,都会有大批市民前来跳舞。
舞者每次都会选一块完整的砖来跳舞,两个人不会选择同一块砖,如果一块砖在广场边上导致缺角或者边不完整,则没人会选这块砖。
(广场形状的例子参考【图1.png】)
现在,告诉你广场的形状,请帮LQ市的市长计算一下,同一时刻最多有多少市民可以在广场跳舞。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n,表示广场是n边形的(因此有n个顶点)。
接下来n行,每行两个整数,依次表示n边形每个顶点的坐标(也就是说广场边缘拐弯的地方都在砖的顶角上。数据保证广场是一个简单多边形。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最多有多少市民可以在广场跳舞。
【样例输入】
5
3 3
6 4
4 1
1 -1
0 4
【样例输出】7
【样例说明】
广场如图1.png所示,一共有7块完整的地板砖,因此最多能有7位市民一起跳舞。
【数据规模与约定】对于30%的数据,n不超过100,横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00。
对于50%的数据,n不超过1000,横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000。
对于100%的数据,n不超过1000,横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00000000(一亿)。
资源约定:
峰值内存消耗 < 256M
CPU消耗 < 1000ms
请严格按要求输出,不要画蛇添足地打印类似:“请您输入...” 的多余内容。
所有代码放在同一个源文件中,调试通过后,拷贝提交该源码。
注意:不要使用package语句。不要使用jdk1.7及以上版本的特性。
注意:主类的名字必须是:Main,否则按无效代码处理。
思路:有ACM经验的大牛一定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凸包问题,当然人家都不会看这种水平的题......好了,言归正传,想深入了解凸包问题的可以参考下面两篇文章。
蛮力法在求解凸包问题中的应用(JAVA)
分治法在求解凸包问题中的应用(JAVA)--快包算法
单就这个题目,还达不到传统凸包问题的难度,所以不了解也可以做。我们只需要判断在所围面积中的点,它的右侧、下侧、右下侧三个点是否也在范围内就可以了。如果都在范围内那么这个砖就是完整的,反之,不是完整的。
以下图为例,我们可能不能漫无边际的处理任意个点,所以我们可以先找出所有坐标中的x的上下限,y的上下限,即图中红色虚线所围区域。之后对区域中的每个点进行判断。而如何判断一个点是不是在所围区域之内呢?这里需要用到两点式直线方程的概念,我们构成边界的点(x1,y1)(x2,y2),两两带入两点式,再带入所判断点(x,y)的一个坐标dy,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坐标dx。而求出来的坐标dx,如果在实际x的左侧,则不再范围内;反之,在范围内。
完整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oint {int x;int y;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this.x = x;this.y = y;}
}
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Main {static int cnt = 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int n = in.nextInt();Point[] points = new Point[n];int maxX = 0, minX = 99999999;int maxY = 0, minY = 99999999;for(int i = 0; i < n; i++) {int x = in.nextInt();int y = in.nextInt();points[i] = new Point(x, y);if(points[i].x > maxX) {maxX = points[i].x;}if(points[i].x < minX) {minX = points[i].x;}if(points[i].y > maxY) {maxY = points[i].y;}if(points[i].y < minY) {minY = points[i].y;}}for(int i = minX; i < maxX; i++) { //x的最小值到最大值for(int j = minY; j < maxY; j++) { //y的最小值到最大值//判读右、下、右下的三个点是否都在范围内if(f(points, i, j) && f(points, i+1, j) && f(points, i, j+1) && f(points, i+1, j+1)) {cnt++;}}}System.out.println(cnt);}public static boolean f(Point[] points, int x, int y) {boolean flag = false;/*** 由于输入时按顺序的,所以计算还简单了,只需要求出0点-1点、1点-2点、2点-3点、3点-4点、(4点-0点)的斜率即可。* 其中4点-0点不好求,这里的做法非常巧妙,首先将j赋为4,先将4点和0点比较,之后 j=i,i++ ,避免了双层嵌套还解决了回环的问题。* */int j = points.length - 1;for(int i = 0; i < points.length; i++) {// 各点y坐标值的最小值 y坐标值的最大值if(y > Math.min(points[i].y, points[j].y) && y <= Math.max(points[i].y, points[j].y)) {//两点式获得斜率,确定该点是否在范围内double temp = (double) points[i].x + (double)((( y- points[i].y)/ (double)(points[i].y - points[j].y)) * (double)((points[i].x - points[j].x)));if(temp < x) {flag = true;}}j = i;}return fl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