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日常总结!!
1. Java的字符类型采用的是Unicode编码方案,每个Unicode码占用( )个比特位
在java中一个unicode占2个字节(byte).一个字节等于8比特位(bit).所以每个Unicode码占用 16 个比特位.
2. 【Java.Spring.MVC】Spring在Web容器中的启动过程
- 首先,对于一个web应用,其部署在web容器中,web容器提供其一个全局的上下文环境,这个上下文就是ServletContext,其为后面的spring IoC容器提供宿主环境;
- 其次,在web.xml中会提供有contextLoaderListener。在web容器启动时,会触发容器初始化事件,此时contextLoaderListener会监听到这个事件,其contextInitialized方法会被调用,在这个方法中,spring会初始化一个启动上下文,这个上下文被称为根上下文,即WebApplicationContext,这是一个接口类,确切的说,其实际的实现类是XmlWebApplicationContext。这个就是spring的IoC容器,其对应的Bean定义的配置由web.xml中的context-param标签指定。在这个IoC容器初始化完毕后,spring以WebApplicationContext.ROOTWEBAPPLICATIONCONTEXTATTRIBUTE为属性Key,将其存储到ServletContext中,便于获取;
- 再次,contextLoaderListener监听器初始化完毕后,开始初始化web.xml中配置的Servlet,这个servlet可以配置多个,以最常见的DispatcherServlet为例,这个servlet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前端控制器,用以转发、匹配、处理每个servlet请求。DispatcherServlet上下文在初始化的时候会建立自己的IoC上下文,用以持有spring mvc相关的bean。在建立DispatcherServlet自己的IoC上下文时,会利用WebApplicationContext.ROOTWEBAPPLICATIONCONTEXTATTRIBUTE先从ServletContext中获取之前的根上下文(即WebApplicationContext)作为自己上下文的parent上下文。有了这个parent上下文之后,再初始化自己持有的上下文。这个DispatcherServlet初始化自己上下文的工作在其initStrategies方法中可以看到,大概的工作就是初始化处理器映射、视图解析等。这个servlet自己持有的上下文默认实现类也是xmlWebApplicationContext。初始化完毕后,spring以与servlet的名字相关(此处不是简单的以servlet名为Key,而是通过一些转换,具体可自行查看源码)的属性为属性Key,也将其存到ServletContext中,以便后续使用。这样每个servlet就持有自己的上下文,即拥有自己独立的bean空间,同时各个servlet共享相同的bean,即根上下文(第2步中初始化的上下文)定义的那些bean。参考:https://blog.csdn.net/robinjwong/article/details/41280251
3. volatile和synchronized的区别
volatile和synchronized特点
首先需要理解线程安全的两个方面:执行控制和内存可见。
执行控制的目的是控制代码执行(顺序)及是否可以并发执行。
内存可见控制的是线程执行结果在内存中对其它线程的可见性。根据Java内存模型的实现,线程在具体执行时,会先拷贝主存数据到线程本地(CPU缓存),操作完成后再把结果从线程本地刷到主存。
synchronized
关键字解决的是执行控制的问题,它会阻止其它线程获取当前对象的监控锁,这样就使得当前对象中被synchronized
关键字保护的代码块无法被其它线程访问,也就无法并发执行。更重要的是,synchronized
还会创建一个内存屏障,内存屏障指令保证了所有CPU操作结果都会直接刷到主存中,从而保证了操作的内存可见性,同时也使得先获得这个锁的线程的所有操作,都happens-before于随后获得这个锁的线程的操作。
volatile
关键字解决的是内存可见性的问题,会使得所有对volatile
变量的读写都会直接刷到主存,即保证了变量的可见性。这样就能满足一些对变量可见性有要求而对读取顺序没有要求的需求。
使用volatile
关键字仅能实现对原始变量(如boolen、 short 、int 、long等)操作的原子性,但需要特别注意, volatile
不能保证复合操作的原子性,即使只是i++
,实际上也是由多个原子操作组成:read i; inc; write i
,假如多个线程同时执行i++
,volatile
只能保证他们操作的i
是同一块内存,但依然可能出现写入脏数据的情况。
在Java 5提供了原子数据类型atomic wrapper classes
,对它们的increase
之类的操作都是原子操作,不需要使用sychronized
关键字。
对于volatile
关键字,当且仅当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可使用:
对变量的写入操作不依赖变量的当前值,或者你能确保只有单个线程更新变量的值。该变量没有包含在具有其他变量的不变式中。
- 1
- 2
- 3
volatile和synchronized的区别
- volatile本质是在告诉jvm当前变量在寄存器(工作内存)中的值是不确定的,需要从主存中读取; synchronized则是锁定当前变量,只有当前线程可以访问该变量,其他线程被阻塞住。
- volatile仅能使用在变量级别;synchronized则可以使用在变量、方法、和类级别的
- volatile仅能实现变量的修改可见性,不能保证原子性;而synchronized则可以保证变量的修改可见性和原子性
- volatile不会造成线程的阻塞;synchronized可能会造成线程的阻塞。
- volatile标记的变量不会被编译器优化;synchronized标记的变量可以被编译器优化
如果想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关键字的作用,强烈建议看一下这篇文章:Java内存模型
参考:https://blog.csdn.net/suifeng3051/article/details/526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