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IDC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21上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11.9亿美元,整体市场同比增长37.2%。IDC预测,2021全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27.5亿美元, 到2025年将达到76.7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核心基础软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数据库市场被国外厂商长期垄断。进入云计算时代,我国数据库市场出现了“上云”和“国产化”两大趋势。前者得益于传统数据库集中式的技术架构,在云时代的高并发、大数据、融合计算等领域场景下存在局限性,进而推动了云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和分布式架构的发展;后者除了国内的政策支持外,更是国产数据库厂商多年来自强不息,厚积薄发的成果。
而国产公有云数据库厂商,可以说是两大趋势的集大成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呈现了高集中度的发展趋势,前五名厂商总计占比86.7%,远超本地部署模式市场。IDC的报告显示,2021年互联网行业对云服务的投入下降,但对数据库、大数据等PaaS层资源还在增加;云数据库厂商也在向私有云、行业客户等传统数据库市场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提升。
除了量的增长外,我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同样迎来了“质变”。在数据库领域,因金融业务对安全性、稳定性与持续性要求极高,数据库的更替牵一发而动全身,过去基本为国外厂商所垄断。而现在,国产厂商同样有能力向金融核心这块高地发起挑战。
国产数据库在金融行业的多个“首次”
2021年12月27日,腾讯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在东吴证券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中成功落地,在之后的两个周里,系统稳定运行,承载了16万多客户实盘交易业务,日均交易量接近亿元。
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核心系统采用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并成功投产的券商案例。核心交易系统是券商最重要的业务系统,承载着证券交易相关的所有业务,连接着证券交易所、中登公司、期货交易所等机构。由于证券交易实时影响用户损益,再加上行情波动时常引起难以预估的交易并发量,所以券商核心交易系统对存储客户信息、交易记录、交易流水等关键数据底层数据库,在可靠性、一致性、性能以及运行质量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
也因此,以往券商核心交易系统的数据库选型都是以传统的国外商业数据库为主,而腾讯云TDSQL在东吴证券的落地,创下国产数据库的一项“首次”。在此之前,还有一项“首次”的荣誉被腾讯云TDSQL夺得,那就是2019年,腾讯云TDSQL在张家港农商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成功上线,实现了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在我国银行传统核心业务系统的首次国产化替代,当时一度引起行业的轰动与振奋。
时至今日,我国TOP10的券商,全部选择了腾讯云服务。TOP10银行中,腾讯云TDSQL的服务比例高达60%,被广泛应用在了金融核心系统领域。除了券商和银行外,腾讯云TDSQL在其他金融行业也落地了一大批的突破案例,服务覆盖了银行、券商、保险、互联网金融、产业金融等领域。
截至目前,有两家国有大行、平安银行、张家港银行、昆山农商行等银行,保险、券商及泛金融政企,合计超过20家大型金融机构的核心系统采用了腾讯云TDSQL的服务。除了拿到了行业的标杆客户外,在最新IDC发布的2021年H1报告中,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中,腾讯云TDSQL的市场份额占比上升至17.4%。不久前,腾讯云副总裁李纲表示,国产数据库即将进入规模化复制阶段,未来五年,腾讯云数据库TDSQL将帮助1000家金融机构实现核心系统国产化转型。
为什么金融行业对数据库的要求“不简单”?
腾讯云数据库这些成果的取得并不容易。在金融行业落地数据库,一点也不也简单。
除了上文中谈到,金融行业对数据库在可靠性、一致性、性能以及运行质量等方面的极高要求外,不同的细分领域,也有着各自的要求。比如券商的交易场景就有着很强的行业特殊性,在东吴证券的系统建设过程中,腾讯云团队就先后解决了环境适配、异构环境下的系统兼容运行及数据采集等难点技术问题,在经过数据库POC测试、系统适配、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实盘测试等多轮验证环节后才正式上线。
虽然对外推出数据库品牌的时间较晚,但腾讯在数据库领域的积累却是源远流长。早在2007年,腾讯开始做增值业务、计费业务,这些泛金融场景就需要金融级数据库的支撑。2009年进入全面社交时代后,每秒亿级并发的场景比比皆是,腾讯数据库在7*24小时高可用、数据强一致的基础上,对高性能吞吐、分布式水平扩展、分布式KV存储等进行了研发布局。
得益于提前对自研数据库技术的布局和产品化打磨,云时代到来后,腾讯云形成了标准化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包括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引擎TDSQL,云原生数据库引擎TDSQL-C,分析型数据库引擎TDSQL-A等。
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采用互联网分布式技术架构的银行,其实也是第一家核心系统不使用Oracle等集中式商业数据库的银行。腾讯云TDSQL第一次作为交付型的产品,真正使用到银行的核心系统里面,这对金融行业和国产数据库来说,都是标志性的事件。
从技术上看,腾讯云TDSQL做到了开放 —— 技术松耦合,支持MySQL,PostgreSQL等数据库,能与开源生态体系无缝融合,同时包含自研引擎;从业务上看,也经历了腾讯内部和大量传统行业实际场景的打磨,正因为有了技术和业务上深厚的积累,在对外推出后,腾讯云TDSQL才能迅速在我国金融领域实现多个突破,以及在互联网、政务、金融、电商、智慧物联网等行业的广泛应用。
2021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项目,腾讯云TDSQL通过“双引擎”设计,支持了十亿级用户数据、七百万个终端和百万级峰值TPS(每秒处理量),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完成。在测试中,TDSQL数据库应对高并发场景时可以实现最高250万每秒的吞吐量,这样的吞吐规模可以满足目前中国人口2倍的数量,足以证明其强大的能力。
当前金融行业正推动自身业务向互联网化、数字化的全面升级。场景化、线上化意味着技术系统中的数据形态、访问模式、计算逻辑等也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变得更加敏捷、多样化,也对底层技术系统在灵活性与扩展性方面提出全新的要求。数据库厂商也要与时俱进,才能保障市场竞争力。
在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针对传统产业中业务爆发式增长和无限增长趋势愈加明显与普及的现状,腾讯云TDSQL发布金融级全自研新敏态引擎,该引擎支持无限扩展、在线变更,可以完美解决敏态业务发展过程中业务形态、业务量的不可预知性,适配金融敏态业务。
据介绍,新敏态引擎100%兼容MySQL,计算/存储资源均可独立全透明弹性扩缩容,实现了PB级存储的Online DDL;计算层每个节点均可读写,轻松支撑千万级QPS流量,可以有效应对业务的变化。针对海量数据存储的场景,实现最高最高20倍压缩率的超高压缩比存储能力,大幅节省资源成本。最关键的是,其独有的数据形态自动感知特性,可以使得数据能够根据业务负载情况自动迁移,打散热点,降低分布式事务比例,获得极致的扩展性和性能。
在腾讯内部业务实践中,新敏态引擎支撑业务在保持高性能且连续服务的基础上,一个月内完成了高达1000次表结构在线变更,目前已经陆续应用于腾讯内部金融计费、互联网社交,以及外部银行机构等实际场景中。
未来的数据库市场,云原生、超融合将是新趋势
不久前,IDC中国企业软件市场分析师王楠曾表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5G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数据环境呈现出大规模、高增长、多样化和分布化等特征,而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对数据的管理和使用也有了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需求,这些都对数据库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系型数据库正向着分布式、云原生、AI使能、HTAP(混合事务与分析型数据库)、多模等方向发展。”
对此,腾讯云方面认为,当前云数据库发展进入新一代技术变革升级的阶段,云原生、超融合是大势所趋。随着云计算发展,数据库正经历在从第一阶段“数据库上云”,即从数据库到云数据库,到第二阶段“从云数据库到云原生数据库”的变革。云原生数据库具有高性能和高度兼容的优势,敏捷、灵活的部署能力,可以让企业像使用水、电、煤一样使用数据库。
在整体云原生架构的基础之上,腾讯云也构建了数据库的超融合体系。目前,腾讯云数据库TDSQL下已经具有金融级分布式产品序列TDSQL,单体实例可支撑百T百万QPS的云原生序列TDSQL-C,可应用于百P级复杂场景的分析型序列TDSQL-A等产品,可以兼顾各方面需求、兼得极致的性能与通用性;能够融合公有云与私有云,连接传统IDC与云数据库的数据库SaaS工具DBBridge;TDSQL一体机实现软硬一体的融合等。
超融合技术体系还将解决多引擎共存下对云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选择带来的挑战。腾讯云TDSQL将通过AI智能调度,以及Serverless等方案,来彻底实现多引擎的统一标准化服务,让客户能够快速实现研发及服务的全链路打通,而无需关心技术细节。
目前数据库的国产化趋势,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主可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最重要、最紧迫的推进战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主管部门也密集出台文件,指导金融行业核心领域自主可控技术应用。但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让产品长期保持竞争力,而场景又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只有经过深度打磨而成的产品和方案,才是最被需要的国产数据库。
未来五年,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标准的国产数据库产品,才能实现规模化的复制,也让数据库市场,真正走向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