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以前学生上“微机课”都要穿鞋套?老师:怕电脑中病毒
前不久,知乎上一则问答短短一周便收获了近400万浏览量。
“为什么小时候去计算机教室要穿鞋套?”
看着网友们的回复,小酷想起了小学时期,每周两节的“信息与技术课”。同学们带着虔诚的心情,走入电脑教室,打开笨重的“大屁股电脑”,短短45分钟,却能带来莫大的满足。
想要进入电脑教室,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穿好鞋套。对学生们来说,鞋套不仅是一种要求,也是把钥匙,穿好鞋套,才能踏入神圣的IT殿堂。
所以,到底为什么上微机课都要穿鞋套?
80年代初,为了加快进入计算机新时代,我国不少大学纷纷开设了电脑课。
在当时电脑极贵,1989年,中科院直销的SUPER PC电脑,就卖到了6480元一台。此时北京房价,每平米也就1600块。
开个机房,等于买了几套房,所以要做好保护。
比如80年代广州大学开办的电脑课,学生上课得换上拖鞋,避免静电和尘埃破坏了电脑的内部仪器。
千禧年过后,电脑不再那么昂贵,学校图方便,开始移风易俗。小朋友们不用上课穿拖鞋了,但还是要在门口抖抖灰尘,穿好鞋套。
很多小孩都十分不解,“为啥上个电脑课还要套个鞋套啊,我家里打电脑都不用套鞋套”。面对这一疑惑,有些自认聪明的小孩会说道:“因为老师要拖地,他比较懒,怕我们踩脏了地板”
电脑老师也很难对这些一知半解的小孩做出科学解释,阐述静电、尘埃、电脑主板之间的联系。
要说服小孩穿鞋套,答案大致有这么两种:
1、“脚上细菌很多,会给电脑传染病毒”
2、“不穿鞋套就别进机房”
图为现代校园智慧黑板
到了2021年,我国网络发展越来越快,电脑也不像以前那样金贵,鞋套也变成了历史,电脑教室在小朋友们的眼中也不再神圣。取而代之的是智慧黑板、AI学习机等一批更加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入校园,在课程学习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小学生们套着鞋套,在研究怎么连接机箱线路
在以前,孩子们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硬件知识与基础技能,比如机箱线路的连接,主机各个硬件的拼装,还有打字练习等,也会涉及少部分编程相关的实践。
小海龟绘图问世于1967 年,利用LOGO语言进行编写,主要功能为绘图,算是8090后接触的最早编程语言之一。
现在,电脑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工具,电脑课程的学习也不局限于硬件本身,而是结合各类主流软件的学习与扩展硬件的配合,来加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培养。
酷思未来温江校区开业现场FLL预演
逻辑思维能力是在今后生活中运用的最基础能力,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生活中的“大问题”通过分析拆解成为若干个“小问题”,并通过优先级排列解决,这是编程思维最重要的运用场景。
酷思未来高新世豪校区场景图
所有孩子与生俱来都有创造潜能,但是他们的创造力并不一定能够执行发展,而是需要鼓励、培养和支持。这个过程就像是农夫或园丁通过创造适宜的环境来培养植物,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在创造这样一个学习环境,让孩子的创造力在这个环境中蓬勃发展。
酷思学员WEDO 2.0教具使用实况
尤其是这两年,各国科技力量的竞争愈演愈烈,信息化人才建设自然就体现在基础教育的设计上,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变得任重而道远。
2020年1月,教育部推出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文件,其中,与编程相关的领域占比高达40%。
酷思未来少儿编程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投身儿童编程教育。在酷思未来看来,当代信息化人才培养不应该局限于硬性技能的提升,更应该是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在酷思未来自主研发的LICC能力模型中就明确指出,编程是素质能力培养的载体,而非最终目的。
相比以前,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课堂学习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内容也以应试教育为主,但在酷思未来却大相径庭。酷思未来以项目制课堂为核心,让学生成为课堂中心,让孩子主动学习实践,课程体系参照美国CSTA(Computer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标准以及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使用国际知名教具,由浅入深的带领学生学习编程知识,用编程帮助孩子打开未来世界的大门。
在过去,鞋套与互联网有着莫名的联系,同属于一个开拓的时代。在现在,鞋套却裹挟着“80、90后”的情怀,与那些大屁股电脑一般,变成时代的眼泪。
2021年,信息化人才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孩子们所上的信息技术课程也更加完善与专业,但在小酷的印象里,电脑课就是聚精会神地敲击着每一个键盘按钮,用鼠标度量着win95桌面的每一块像素,心里祈祷着下课铃晚点再响……
-THE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