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都知道一个测试用例里面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用例编号
2,模块
3,场景
4,用例名称
5,前置条件
6,测试等级
7,操作步骤
8,预期结果(需求要求的结果)
9,实际结果
10,创建日期
11,是否通过
我们分析下,这些要素到底是有什么用?
用例编号:
工作场景一没有用例编号:
测试A:开发你的软件出了bug!
开发B:什么bug?
测试A:就是那个执行@#¥%……&用例出现的bug
开发B:什么?
测试A:就是那个#¥%……&
开发B;你到底说了个what?
测试A:你让我怎么给你说,你才明白
开发B: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身边你不认识我,而是你占我身边连个问题都给我表述不清楚。。。
工作场景二有用例编号:
测试A:开发你的软件出了bug!
开发B:什么bug?
测试A:就是那个编号为BCBX-007的用例出现测试不通过
开发B:好,我去看看
测试A:好的
开发B;刚看了,按照用例执行确实有问题,我改下。
测试A:嗯嗯,谢谢
开发B:不谢,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不是猫吃鱼,奥特曼打怪兽,而是我跟你配合,一个开发一个测试
测试A:基情无限。。。。
模块:
在软件的世界里,有不同的功能,那么如何在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中,梳理出一条有序的目录或者test checklist
我个人认为我们只有划分出对应的模块,然后逐一攻破!!!
场景:
很多人把场景和模块可能归为一类,也对,也不对,其实独立出一个场景,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为了 细化模块,举个例子:
一个大型的门户网站,可能有生活,工作不同的模块
但是工作模块下可能会有兼职,全职,包括不同工作类型的场景,甚至对于测试来说还有正常的和异常的场景
用例名称:
人不可无名!!!同样我们的测试用例也得有个名字叫用例名称,要不你都不知道叫个啥!!!
前提条件:
古人有云:完事具备,只欠东风!!!
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前提条件就是一股东风,祝你成功,并且我们在测试软件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业务逻辑较复杂的软件,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好前提条件,你的用例会非常的beautiful
测试等级:
一件事都用重要不重要之分,软件测试也是一样
在我们测试的过程中,一个功能如果出问题,会影响其他功能的使用,并且这个功能是用户的高频操作,那么你说他重不重要?
至少和刀锋老师在你们的心里一样重要吧(自恋一下,嘻嘻!!!)
操作步骤: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个step1,step2,step3.。。。何况软件呢?
谁要说用例里面测试步骤可有可无,下课别走!!!
那么一个好的操作步骤,是需要很多的积累和沉淀的,举个例子你的操作步骤里面说“输入一个正常的手机号”,与“在手机号栏位输入手机号:15991710589”哪个好?
必须第二个好,我连数据都不用动脑子直接粘进去测试了,能不好?不服来战!!!
预期结果(需求中要求的结果):
佛说:万事万物,有因就有果。
刀哥说:软件测试,有操作就有结果,只不过,在软件没出来之前,我们心里得有个预期吧,所以就有了预期结果,要不你怎么知道对错?
实际结果: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吧。
哪怕你的软件写的再烂,你也得有个实际结果,哪怕与预期不符呢,我提单你改不就完了。所以软件测试还是蛮友好的,至少错了还能改,要是真的取个媳妇,你就不管丑与美,都得负责了。。。
创建日期:
古人有云:天时地利与人和。
天时说的就是时间,你写个用例,好歹给人家个出生日期吧,你说刀哥说的对不。。。
是否通过:
事情总有个对与错,软件测试也是一样,总有过关和不过关
不过关咋办,那就是问题,提单吧,但是你也得记录下这个用例未通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