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塔递归算法/搬金盘的婆罗门 - Python实现
版权声明
本文节选自作者本人的图书《Python编程基础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本文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作者:海洋饼干叔叔)并包含指向本页面的链接。本文不可以以纸质出版为目的进行改编、摘抄。本书同名免费MOOC《Python编程基础及应用》在哔哩哔哩(B站)热播,作者带着你学。
17.1 汉诺塔问题
法国数学家爱德华·卢卡斯曾转述过一个印度的古老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金刚石柱。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石柱上从下到上的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块金盘,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 - Hanoi Tower。
按照梵天的命令,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婆罗门僧侣在按照下面的规则移动这些金盘:一次只移动一个盘,不管在哪根柱上,小盘必须在大盘上面。僧侣们预言,当所有的金盘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柱上移到另外一根柱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而梵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
17.1.1 求解
如下图所示的5个盘的汉诺塔问题,其总任务是将A柱上的n = 5个盘移至C柱。要实现这个总任务并且保证移盘过程中小盘始终在大盘上面,整个过程分三步实现。第1步:我们必须先将n - 1 = 4个黑盘从A柱移至B柱。在第1步的执行过程当中,为了保证规则的贯彻,显然,必须借助于C柱作为中转柱才能完成。
第1步所做的工作可描述为:借助中转柱C, 将n-1=4个盘从A移至B。
现在,最大的白盘在A柱上,C柱是空的。可实施第2步:将A柱上的大盘取下,移至C柱。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第3步: 借助中转柱A,将B柱上的n - 1 = 4个盘移至C柱。此时,C柱上虽然已经有了一个盘,但由于此盘是最大的,所以只要移动过程中不搬动C柱上的原有大盘,可以忽略其存在。
现在,我们试图总结一下总任务及其三个子任务:
总任务: 将 n = 5个盘从A柱移至C柱,以B柱为中转柱 |
---|
不难看出,除了柱子不同,子任务3同子任务1所做的工作是一样的,都是把 n - 1 个盘从一个柱移至另一个柱。同时,子任务1,3与总任务之间也极其相似,除了需要移动的盘子数量差异外。
我们称,将n - 1个盘子从A移至B的汉诺塔问题,与原问题 - 即“将n个盘子从A移至C的汉诺塔问题”的性质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问题的规模 - 需要移动的盘子数量稍小。我也称为前者是原问题的子问题。
如果我们能将n - 1 = 4个盘子从A移至B,从B移至C,那么n = 5个盘子的汉诺塔问题可解。那么如何求解4个盘子的汉诺塔问题呢? 聪明的读者已经有了答案。
子问题: 将 n’ = 4个盘从A柱移至B柱,以C柱为中转柱 |
---|
下面的图展示了这一过程: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5盘汉诺塔问题可以通过求解4盘汉诺塔问题来解决,4盘汉诺塔问题可以通过求解3盘汉诺塔问题来解决。同理,3盘汉诺塔问题可以通过求解2盘汉诺塔问题来解决,2盘汉诺塔问题可以通过求解一盘汉诺塔问题来解决。而一盘汉诺塔问题,由于问题的规模足够小,可直接解决:把盘从原柱搬至目标柱即可。所以在前表中,我们称其为“简单任务”。
17.1.2 递归算法
根据前一小节描述的算法思想,我们可以写出汉诺塔问题求解的递归算法。
#BasicHanoi.py
def hanoi(n, a, b, c):if n == 1:movements.append(a + " --> " + c)else:hanoi(n - 1, a, c, b)movements.append(a + " --> " + c)hanoi(n - 1, b, a, c)movements = []
hanoi(5, 'A', 'B', 'C')
print("Steps count:",len(movements))
print("The first 3 steps are:", movements[:3])
函数hanoi(n,a,b,c)用于生成以b为中转柱,将n个金盘从a移至c的移盘序列。可以看到,这个递归函数的执行过程跟前节的总任务-子任务分解完全一致。当n == 1时,只有一个盘子,简单任务,直接移盘。如果n > 1,则分解为两个 n - 1 的汉诺塔子问题,以及一个简单移盘任务。子问题的求解以函数递归调用来解决。
上述代码的执行结果如下:
Steps count: 31
The first 3 steps are: ['A --> C', 'A --> B', 'C --> B']
上述结果表明,5盘汉诺塔问题共需要31次移盘。movements列表中按顺序存储了全部的移盘动作。
17.1.3 计算复杂性
使用前小节中的程序,作者尝试计算了n = 5 … 12汉诺塔问题的移盘过程,得到下述移盘次数。
看起来,似乎n个盘的汉诺塔问题的移盘次数为2n-1。事实上,对移盘次数的数学分析可以证明这个结论。n盘的汉诺塔求解可以拆分成两个n-1盘的汉诺塔求解再加上1次简单移盘。如果用T(n)来表示n盘汉诺塔的移盘次数的话,函数T(n)可使用下述递归定义。
我们试着把递归函数消解成非递归函数。
令t = n - 1,有:
故n盘汉诺塔共需移盘2n-1次。那么,如果梵天规定的是64个金盘的话,总移动次数则为264-1 = 18446744073709551615。如果婆罗门僧侣是个熟练工,1秒挪一个盘,那么1小时可以移3600个盘,1年可移3600 x 24 x 365 = 31536000个盘(忽略闰年误差)。那么,解64盘汉诺塔问题共需要(264-1)/31536000年,即大约5949亿年。看起来,按照当前的人类知识,印度的古老智慧好像高估了地球的预期寿命。
读者不要去尝试计算hanoi(64,’A’,’B’,’C’),显然,在你有限的人生里,是无法完成这件接近“无限”的大事的。而且,因为递归所导致的内存消耗,你有限的计算机内存也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作者是无神论者,上述探讨基于严谨的数学,作者不相信任何人格化的“上帝 ”。
本书同名免费MOOC《Python编程基础及应用》在哔哩哔哩(B站)热播,点击加入,作者带着你学。
Python编程基础及应用 重庆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亲授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www.bilib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