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听端口
语法: listen address:port[default(deprecated in 0.8.21)|default_server|[backlog=num|rcvbuf=size|sndbuf=size|accept_filter=filter|deferred|bind|ipv6only=[on|off]|ssl]];
默认: listen 80;
配置块: server示例
listen 127.0.0.1:8000;
listen 127.0.0.1; #注意:不加端口时,默认监听80端口
listen 8000;
listen *:8000;
listen localhost:8000;listen 443 default_server ssl;
listen 127.0.0.1 default_server accept_filter=dataready backlog=1024;
·default:将所在的server块作为整个Web服务的默认server块。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参数,
那么将会以在nginx.conf中找到的第一个server块作为默认server块。
·default_server:同上。
·backlog=num:表示TCP中backlog队列的大小。默认为–1,表示不予设置。
·rcvbuf=size:设置监听句柄的SO_RCVBUF参数。
·sndbuf=size:设置监听句柄的SO_SNDBUF参数。
·accept_filter:设置accept过滤器,只对FreeBSD操作系统有用。
·deferred:在设置该参数后,若用户发起建立连接请求,并且完成了TCP的三次握手,
内核也不会为了这次的连接调度worker进程来处理,只有用户真的发送请求数据时(内核已
经在网卡中收到请求数据包),内核才会唤醒worker进程处理这个连接。
·bind:绑定当前端口/地址对,如127.0.0.1:8000。只有同时对一个端口监听多个地址时
才会生效。
·ssl:在当前监听的端口上建立的连接必须基于SSL协议。
2、主机名称
语法: server_name name[...];
默认: server_name "";
配置块: server
在开始处理一个HTTP请求时,Nginx会取出header头中的Host,与每个server中的
server_name进行匹配,以此决定到底由哪一个server块来处理这个请求。
server_name与Host的匹配优先级如下:
1)首先选择所有字符串完全匹配的server_name,如www.testweb.com 。
2)其次选择通配符在前面的server_name,如*.testweb.com。
3)再次选择通配符在后面的server_name,如www.testweb.* 。
4)最后选择使用正则表达式才匹配的server_name,如~^\.testweb\.com$。
如果Host与所有的server_name都不匹配,这时将会按下列顺序选择处理的server块。
1)优先选择在listen配置项后加入[default|default_server]的server块。
2)找到匹配listen端口的第一个server块。
3、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
语法: 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 size;
默认: 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 32|64|128;
配置块: http、server、location
为了提高快速寻找到相应server name的能力,Nginx使用散列表来存储server name。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设置了每个散列桶占用的内存大小。
4、server_names_hash_max_size
语法: server_names_hash_max_size size;
默认: server_names_hash_max_size 512;
配置块: http、server、location
server_names_hash_max_size会影响散列表的冲突率。server_names_hash_max_size越大,消耗的内存就越多,但散列key的冲突率则会降低,检索速度也更快。
5、重定向主机名称的处理
语法: server_name_in_redirect on|off;
默认: server_name_in_redirect on;
配置块: http、server或者location
该配置需要配合server_name使用。在使用on打开时,表示在重定向请求时会使用server_name里配置的第一个主机名代替原先请求中的Host头部,而使用off关闭时,表示在重定向请求时使用请求本身的Host头部。
6、location
语法: location[=|~|~*|^~|@]/uri/{...}
配置块: server
location会尝试根据用户请求中的URI来匹配上面的/uri表达式,如果可以匹配,就选择location{}块中的配置来处理用户请求。当然,匹配方式是多样的,下面介绍location的匹配规则。
1)=表示把URI作为字符串,以便与参数中的uri做完全匹配
2)~表示匹配URI时是字母大小写敏感的。
3)~*表示匹配URI时忽略字母大小写问题。
4)^~表示匹配URI时只需要其前半部分与uri参数匹配即可
5)@表示仅用于Nginx服务内部请求之间的重定向,带有@的location不直接处理用户请
求。
在uri参数里是可以用正则表达式的
location ~* \.(gif|jpg|jpeg)$ {# 匹配以.gif、.jpg、.jpeg结尾的请求…
}
注意,location是有顺序的,当一个请求有可能匹配多个location时,实际上这个请求会被第一个location处理。
在最后一个location中使用/作为参数,它会匹配所有的HTTP请求,这样就可以表示如果不能匹配前面的所有location,则由“/”这个location处理。
location / {# /可以匹配所有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