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约克大学拉森德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约翰·索茨的团队发现,人脑不会优先处理图像中的有趣区域。这与心理学家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教授影响广泛的“早期选择理论”背道而驰。该理论认为,大脑按图像的有趣程度依次关注并处理相关信息。
目前已有数百种算法基于这种图像区域的有趣程度建立,但都未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索茨说:“我们的研究测试了数百种算法中比较先进的,并提出了问题——‘这些算法的性能与人类表现孰优孰劣?’”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些重复实验。其中一个实验的受试者要在短时间内分辨特殊处理的图片中是否画有动物,而受试者只能通过图片上不同小片区域的图像,来给出答案。这些图像并没有体现出有趣程度的差异,也就消除了显著性这一参数的直接影响。受试者能够快速正确识别图像内容的结果,与理论“设定”正好相反。
研究结果表明,人确定图像所描绘事物的能力与图像有趣程度的显著性无关,而基于显著性规则开发的算法的识别能力远逊于人类表现。其他实验还证明,虽然显著性主要决定人眼先看到哪个场景,但决定人脑处理顺序的是眼部动作。换言之,显著性不能决定大脑的视觉处理顺序。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