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在2019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白皮书》显示,2019年在全球科学家的努力下,硬科技十大进展,多领域获得突破。
这些科学技术的突破,将给人类未来发展带来变革性发展,如人工合成的纯碳C18环的突破,为构建分子尺寸晶体管提供了可能,也就是为突破“摩尔定律”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同时,《白皮书》基于中、美两国共19个城市2019年硬科技创新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创新主体方面,美国主要城市多以高研发企业为主导力量,我国参与技术研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更为多元,社会研发创新热情高涨,但也揭示出我国大型企业科研实力不足,专利申请与保护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在领军企业方面,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均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专利研发领军企业,而我国具备专利发明领军资质的企业数量较少,生物领域更是缺乏具备一定规模且发展稳定的企业。
在专利转化方面,我国城市新增专利申请量领先于美国城市,但在专利合作转化率方面,美国城市则较为领先,对此我国还需关注专利的转化,完善专利转化的链条。
在创新网络建设方面,美国城市创新网络建设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我国主要城市的高新区(尤其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利研发能力,但尚未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协同的网络结构,以点状模式发展为主。
创新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加,从2010年的24万亿增长到2018年63.56万亿元,但固定资产投资对于GDP增长的贡献比例从2010年7.1%下降至2018年的2.2%。
《白皮书》认为我国正处在由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转变的关键期,在这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需要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对于这一历史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前瞻性布局。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