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呼上无数人反复在说: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不是没有道理啊!!!
可能题主所在单位是这种情况,你看到处理数据出报告的人都不会VBA,也不会python,但是并不是所有单位都这样。至少我所服务的公司,大量报表都是IT部门做好固化在ERP系统里的。哦,对了,我们IT部门基本没有人会VBA,也不会python,他们用的是SQL和C++还有JAVA.....
退一万步就拿题主的单位来说,如果报表需求是固定的,那么也不应该是使用VBA和python来出报表,而应该像我单位一样将其固化到ERP系统中。小单位没有ERP系统的,PowerBI、帆软之类的商业BI系统也很好用啊。(你说是夫妻店那种小店?这种小店会用20个人处理报表???)
如果报表需求是不固定的,对不起,VBA、python能发挥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当次生效、下次无效。
python在逼呼上已经被吹的无所不能了,其实在真正的日常工作环境中,你会发现python的使用并不普及,大规模应用于日常办公的几乎没有,基本只是作为个人的专长偶尔发挥一下作用。
如我以上所说,大企业有专用erp,报表都是公司做好的,不用你自己写代码去做,你这么做出来的东西公司是不认可的,没有效力的。小公司可能没有专用erp,但是往往他们的需求是灵活多变的,写代码也许能解决这次的报表需求,下次就用不了。更何况还有很多不用写代码就能解决问题的商业软件。
也许题主关心的是,其本人所在单位为什么放弃高效不用而用低效,这个原因较多,除了我上面说到的以外,还有一些现实原因。比如人员素质和工作性质的匹配问题。
做报表,在企业中其实是个很基础的工作,说不好听的是很低级的职务来做的东西,收入也会较低。那么在这种岗位上的人员素质可想而知,能用excel,会写几个公式已经是很不错的熟练成手了。还要求人家会用vba?会用python?会这些的人会待在这种初级岗位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