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研究组
2021年以来城市大脑的建设与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数百个城市开展了城市大脑的建设与规划,取得了诸多成果。于此同时,伴随着疫情、水灾、交通事故、环境事故的不断出现,城市大脑如何应对应急管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也正成为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领导关注的问题。
由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研究组(WWNS-R),远望智库数字大脑研究院主办,6G俱乐部(筹)、天府大数据研究院协办,2021年8月 14 日周六下午邀请学术机构、高科技企业和政府机构的20位专家,围绕"城市大脑与应急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组成员、远望智库数字大脑研究院院长刘锋博士代表主办方介绍了沙龙的组织情况,并针对城市大脑与应急管理提出了四个问题,作为讨论的引导:
1.城市大脑的建设,在涉及应急管理的问题时如何区分轻重缓急;
2.城市大脑解决应急管理领域问题形成的技术链条,如何进行评估它们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花费成本;
3.城市大脑的应急管理相关技术链条发生极端情况怎么办,是否要做完全失效的备案;
4.要不要对民众说明城市大脑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会失灵。。”
刘锋博士介绍了研究院关于1+N模式的城市大脑建设方案,提出通过城市云反射弧的技术与管理机制应对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
有八位专家进行了主题演讲。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安全总工尘福通演讲概要:
“当下,智慧城市与智慧行业建设方兴未艾,城市大脑、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城市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在城市日常运行管理、行业管理、市民服务、应急指挥等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城运中心、城市大脑平台依然存在产品堆叠严重、顶层设计缺乏、资源统筹不够、关键时刻“脑瘫”、不能应对极端状况等相关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大脑的形象、定位、效能和政府公信力。各地政府务必要通过“透明城市”理念来对智慧城市、城运平台、城市大脑进行重新梳理、修正和把关,坚持问题导向、业务导向、实用导向,加强城运平台、城市大脑统筹设计和体制机制配套,建立“集中受理、统一分拨、闭环运转、实时同步、全程监督”的业务流程,强化“受理--立案--派遣--处置--督查--核实--结案”业务闭环,避免“痴傻呆苶”,平战结合,快速转换,争取在面上解决市域范围内统一接处警、二三维一张图、常设值守、通讯、数据汇聚、警情接入、资源分布、任务分配、指挥调度、实时态势、流程管理、指挥流、业务流、数据流展示等刚需问题,服务城市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发展。”
邻盛智能姚能伟演讲概要:
在几十个城市级智慧水务,智慧地铁等项目中,我们不仅仅需要一个大而全的城市大脑,还需要真正落地到场景解决问题的行业大脑。行业大脑的建设不仅仅做到信息收集,还需要行业认知计算的应用,融合行业的专业知识,AI模型,推理模型,知识图谱,暗知识等各种智能模型通过逻辑编排或者混沌编排为行业提供事前分析模拟,事中溯源分析,事后应急处理预案等场景解决方案。例如在水务可以实现提前防洪抗涝的预测,水质蓝绿藻预测并给出提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污水处理部分可以实现精准治污根据前端传感器感知的污水构成自动化调整处理工艺等等,实现行业智慧化。
英国国家电网项目负责人王祯演讲概要:
如何让科技塑造美好,而不是伤害人类,破坏环境?“科技向善”是信仰,更需要克制与守护。在确定的现在和不确定的未来之间,我们需要协同和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努力实现能源气候协同治理的舒适宜居,更要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城市与环境协同治理的新型社会,从低碳无碳迈向循环经济支撑的和谐社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能量与信息会汇聚在一点,实时协同的人工智能电网。
北京东城网格中心副主任高建武演讲概要:
基于2014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揭示出大脑中有一个非常精细的空间定位系统,这个系统自带网格坐标和定点,为人的高级的认知功能提供了细胞基础,由此提出我们发明的“网格化模式”是有科学基础支撑的观点。通过介绍网格化模式的构成结构,阐释网格化模式在“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成功运行的理论基础是符合人脑思维的,由此提出了“网格化”类脑智慧的地位的观点。认为“感、传、知、用”的信息传导构成脑的“反射弧”,由此提出在网格化模式中“七步闭环”流程就是反射弧的观点。发现我们社会治理存在思维上“工业化、专业化”过度的问题,表现在社会管理和服务分的“过细、过窄、过专”,“不综合、少联动”,“智慧不够、支离破碎”现象严重。通过对东城区在“日常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三中心一体化运行成功探索的介绍,证明了网格化模式应用前景无比广阔。由此提出网格化是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抓手,是解决治理中“条专块通”问题的道,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公司投入网格化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之中,推进我国智慧社会建设中,使得“城市更智慧、社会更智慧、生活更智慧”。
资本实验室负责人,远望智库数字大脑研究院研究员冉伟演讲概要:
区块链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标配。特别是在中国,“区块链+智慧城市”正在从省级平台、市级平台下沉到县域平台、社区平台。这些平台有着重要的技术基础,就是区块链与各种新技术融合而产生的新的城市感知系统。在这个新的系统中,城市应急管理并非一项单一的功能,而是一种“链式”反应,区块链的应用潜力在于更大限度地实现各部门之间,各部门与各社会主体之间,各区块链节点之间的协同。对与区块链在智慧城市与应急管理方面的应用趋势:从上网到“上链”的进阶;从应急管理到常态化管理的突破;从智慧城市到智慧乡村的延伸;以及“社区共治、居民自治”与“通证经济”相结合带来的新力量。
国际铜业协会电气安全与智能化项目战略市场项目经理张伟演讲概要:
电力连续性是智慧城市韧性的最基本保障,并在碳中和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韧性城市(含乡村)的电力连续性不仅依赖电网的革新来实现,而需要跨行业、多领域的协同、融合,在关键技术上突破,在规划设计上统筹,逐步建立分布式、多层级的能源互联网。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无论碳中和还是数字中国建设,电气安全是始终不能忽略的最基本问题。
山东贝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姚朵演讲概要:
智慧城感知平台对于新媒体大数据的应用,建立了“1+4+N”平台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局限于负面事件的“舆情”概念,从新角度发现了数据分析、挖掘、应用的新价值。同时系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实现突发事件及舆论态势的“主动感知”,为满足新时代政府管理中更丰富、更智能的场景需求提供了支撑。
在专家主题演讲之后, 曙光云计算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龙志中、江苏大学质量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栋,北京赋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左剑, 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监刘兴旺,特斯联科技集团智慧城市新文旅事业部副总鲍敏, 广电运通链达金服科技副总高级行业顾问甘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苏民,中天泽智能装备有限公司CTO李明,中国电子解决方案专家褚晓,紫光陕数大数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志强分别从地方城市大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数据孤岛问题,运营商通讯支撑问题,系统韧性问题等角度对城市大脑与应急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观看关于本次研讨会的全程视屏影像请点击原文阅读或直接访问
http://wwns-r.org/nd.jsp?id=326#_jcp=4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