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21年中国科技的重大突破

e92f9a86782f0e6cea7a000b95ca6c4e.png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已经步入尾声,过去的一年是科技界屡创新高、收获满仓的一年。这一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国科技界更是取得多项重要突破。量子计算获得重大进展,使我国成为唯一在两个物理体系中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中国天眼”正式向全世界开放,尽显大国风度;成功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为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这一年,是科技工作者们步履不停的一年,他们在追寻科学真理的道路上百折不挠,不断刷新着人类所能达到的新高度。科技界必将乘着时代的东风再启航,向着更加多姿多彩的未来昂首前进。

1

找回水稻“祖先”基因

有助培育更优秀的水稻品种

快速从头驯化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发挥多倍体优势,找回当下栽培稻已经丢失的部分优秀基因,培育出产量更高、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新型水稻作物——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的这项突破性进展,2月4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

eae7f928ba0f6b2c3a97f03b13f5b098.png

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快速从头驯化,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供图

多倍化是植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今天我们所种植的栽培稻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驯化,其农艺性状不断改良,但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造成优势基因资源缺失。而异源四倍体相比二倍体多2个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具有生物量大、自带杂种、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但其具有的非驯化特征,也让它无法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

李家洋团队从综合表现更好的四倍体野生稻出发,利用现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将几千至上万年的水稻驯化史在短时间内“重演”,并且避免了部分基因丢失,首次设计并完成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框架图,有望培育出产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新型水稻作物。研究团队突破了基因组解析、高效遗传转化、高效基因组编辑等技术瓶颈,在异源四倍体高秆野生稻基因组中注释了系列驯化基因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成功创制了落粒性降低、芒长变短、株高降低、粒长变长、茎秆变粗、抽穗时间不同程度缩短的多种基因组编辑异源四倍体野生稻材料。

2

“九章”“祖冲之”上新

在两个物理体系实现量子优越性

研发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计算机,一直是量子计算领域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当下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过去一年,我国在量子计算机研发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

2月27日,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发表成果,由国防科技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山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研发出的一款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实现了多种图论问题的量子算法求解,有望未来在大数据处理等领域获得应用。

5月7日,《科学》杂志发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研究成果,其成功研制出了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操纵的超导量子比特达到62个,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该成果为在超导量子系统上实现量子优越性,以及后续研究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量子计算奠定了技术基础。

695ff7ee73c4d061cfd4477c03849353.png

二维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示意图, 每个橘色十字代表一个量子比特。图片来源:潘建伟团队

10月底,潘建伟团队进一步研制出了66比特的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2.0”,在随机线路采样任务上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所完成任务的难度较2019年谷歌“悬铃木”高出2—3个数量级。

与此同时,潘建伟团队升级版的“九章2.0”也极大提高了其量子优势,对于高斯玻色采样问题,1年前的“九章”一分钟可以完成的任务,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需要花费亿年时间;而“九章2.0”一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花费的时间要再增加百亿倍。并且“九章2.0”还具有了部分可编程的能力。

“九章2.0”和“祖冲之2.0”的出现,使我国成为唯一在两个物理体系中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

3

“中国天眼”迎全球科学家

3月底开始征集观测申请

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0时起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观测时间从今年8月开始。

8fc5a4cf9f78f7389a0fdb3bbede3d0d.png

“中国天眼”3月31日起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中国天眼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于2016年落成,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与光学望远镜一样,口径越大接收到的电磁波越多,其灵敏度就越高,探测能力就越强。借此,中国天眼能够监听到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

通过国家验收启动运行以来,中国天眼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达到500余颗,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天眼的研制和建设,不仅体现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推动了我国天线制造技术、微波电子技术、并联机器人、大尺度结构工程、公里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等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FAST科学委员会主任武向平表示,FAST面向全球开放使用,彰显了充分合作的理念,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

4

用液氦造出-271℃世界

大型低温制冷装备“中国造”

4月15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理化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项目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269℃)千瓦级和超流氦温度(-271℃)百瓦级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

1633dd559f3b82090da6e0a300a05b0e.png

国产化液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图片来源:中科院理化所

液氦是制造超低温的“神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的使用大国。但由于缺乏大型低温制冷系统、关键子设备及集成技术,我国大型低温制冷装备长期被国外垄断,进口依赖度高。

2015年12月,中科院理化所开始启动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的研制工作。在几十年低温技术积累的基础上,经过5年艰苦攻关,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最终成功研制出技术指标先进的大型氦制冷机。

5

光存储时间达1小时

向量子U盘迈出重要一步

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刷新2013年德国团队所创造的光存储1分钟的世界纪录,向实现量子U盘迈出重要一步。该成果于4月下旬发表于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ee05564acc24ccad8549d02ea4d4254f.png

资料图。图片来源:pixabay

光已成为现代信息传输的基本载体。光速高达每秒30万公里,“降低”光速乃至让光“停留”下来,是国际学术界一直不懈奋斗的目标。光的存储在量子通信领域尤其重要,通过将光子储存在超长寿命的量子存储器即量子U盘中,实现通过直接运输量子U盘的方式来传输量子信息。而考虑到飞机和高铁等交通工具的速度,量子U盘的光存储时间至少需达到小时量级。

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2015年便自制光学拉曼外差探测核磁共振谱仪,依托该仪器,其精确刻画了掺铕硅酸钇晶体光学跃迁的完整哈密顿量,并在理论上预测了一阶塞曼效应为零(ZEFOZ)磁场下的能级结构。

未来,依靠更加成熟的量子U盘,人类有望实现基于经典交通运输工具的量子信息传输,从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量子信道。

6

“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

实现可重复1.2亿℃燃烧101秒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传来喜讯,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b5a3e6623a77b286f79735dc20956d60.png

“人造太阳”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地球万物生长所依赖的光和热,都源于太阳核聚变反应后释放的能量。而支撑这种聚变反应的燃料氘,在地球上的储量极其丰富,足够人类利用上百亿年。如果能够利用氘制造一个“人造太阳”来发电,人类则有望彻底实现能源自由。

但制造“人造太阳”面临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用什么容器来承载核聚变?人工控制条件下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需达到1亿℃以上。而目前地球上最耐高温的金属材料钨的熔化温度是3000多℃。这意味着,需要造出一个同时承载大电流、强磁场、超高温、超低温、高真空、高绝缘等复杂环境的装置,这对工艺设计和材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达到聚变实验装置所要求的条件,EAST团队的科学工作者自主创新,自主设计、研发了大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创造性地完成了EAST装置主机的总体工程设计。世界上新一代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中国率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提供实验研究平台。

7

地球模拟装置启用

看清地球的过去、现在、未来

6月23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北京怀柔科学城落成启用。这是我国研制成功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模拟大科学装置。

69f6e76fd0e8929de26ba98673e3482d.png

图片来源:中科院大气所

地球系统模拟装置,又称地球模拟实验室,是对地球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即以地球系统观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描述地球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命过程及其演化的规律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大规模科学计算。科学家们由此得以重现地球的过去、模拟地球的现在、预测地球的未来。

此次新落成启用的地球模拟实验室整体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核心,软、硬件协同设计,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其具备地球表层各圈层的模拟能力,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地球系统的各种过程。尤其是在当下最为紧迫的气候变化应对与碳中和领域,该系统能够全方位关注全球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生态—气温—二氧化碳浓度—碳排放量”的清晰关系,对温室气体核算、未来升温预估提供有力的模拟支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的实现。并且它还将为我国未来在气候与环境领域的谈判提供依据,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8

“冰光纤”问世

既可灵活弯曲又能高效导光

7月9日,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的成果显示,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童利民教授团队联合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研人员,在-50℃环境中,制备出了高质量冰单晶微纳光纤。其既能够灵活弯曲,又可以低损耗传输光,在性能上与玻璃光纤相似。

7078dbc1d9ec8d1a235351062a1321dc.png

研究团队制备的直径均匀的冰单晶微纳光纤。受访者供图

光纤作为一种将光约束和自由传输的功能结构,是目前光场操控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常规玻璃光纤的主要成分氧化硅(石英砂),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物质之一。但实际上,在地球及诸多地外星体中,比石英砂更普遍的物质是冰或液态水。因此用冰制备光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次研究中,童利民团队自行搭建了生长装置,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改进了已有的电场诱导冰晶制备方法,在低温高压电场中,辅之以一定的湿度条件,通过静电促使水分子朝电场方向运动,改变其无序的运动状态,从而诱发单晶生长。最终在-50℃的环境中,成功制备出直径在800纳米到10微米的冰单晶微纳光纤。并且,该团队还利用新发明的低温微纳操控和转移技术,在-150℃的环境中,使冰微纳光纤获得了10.9%的弹性应变,接近冰的理论弹性极限。

童利民认为,该项研究结果将拓展人们对冰的认知边界,激发人们开展冰基光纤在光传输、光传感、冰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发展适用于特殊环境的微纳尺度冰基技术。

9

“甩开”光合作用合成淀粉

节约资源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重磅成果。该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6b76e5247b2f474a5fa5263189b147bd.png

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淀粉主要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进行合成。在玉米等农作物中,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淀粉涉及60余步的代谢反应和复杂的生理调控,太阳能的理论利用效率不超过2%。而农作物的种植更是需要数月的周期,使用大量的土地、淡水、肥料等资源。

为提高生产效率,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研究人员从头设计了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这一人工途径的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并且在充足能量供给的条件下,按照目前的技术参数推算,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土地玉米种植的平均年产量。

10

证明凯勒几何核心猜想

解开数学界60多年“悬案”

11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物理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教授与合作者程经睿在偏微分方程和复几何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结果,其解出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解决了若干有关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和卡拉比极值度量的著名问题。两篇论文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美国数学会杂志》。

fd0b8a296d20c2dfe390333c7e119cf2.png

几何物理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教授(中)与程经睿(左)在一起。安徽网 陶冬青 摄

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的存在性,是过去60多年来几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其存在性,有三个著名猜想——稳定性猜想、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经过近20年来众多著名数学家的工作,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中的必要性已变得完全清晰,但其充分性的证明在此之前被认为遥不可及。

求出一类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的解,就能证明常标量曲率度量的存在性。陈秀雄、程经睿的工作恰恰就是在K-能量强制性或测地稳定性的假设下,证明了这类方程解的存在。他们不仅求出了方程的解,而且建立了一套系统研究此类方程的方法,为探索未知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此外,他们还给出了环对称凯勒流形上稳定性猜想的证明,将唐纳森在环对称凯勒曲面上的经典定理推广到了高维,并对一般稳定性猜想的证明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让一般稳定性猜想的完全解决成为可能。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每日推荐范围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型文章。目前线上平台已收藏上千篇精华前沿科技文章和报告。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c61b011199c9210623cafd62a5b0e208.png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8298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vue学习笔记-03-浅谈组件-概念,入门,如何用props给组件传值?

vue学习笔记-03-浅谈组件-概念,入门,如何用props给组件传值? 文章目录vue学习笔记-03-浅谈组件-概念,入门,如何用props给组件传值?什么是组件?为什么要使用组件?如何使用组件呢&…

盘点:2021年度物理学十大突破|《物理世界》

来源:物理世界作者:哈米什约翰斯顿(Hamish Johnston)译者:王晓涛、乔琦2021年12月14日,《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编辑从其网站发表的近600项研究进展中评选出了年度物理学领域十大…

Python实现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是有限个元素的集合,该集合或者为空、或者有一个称为根节点(root)的元素及两个互不相交的、分别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 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二棵子树(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02-1.2-什么是操作系统

1.2什么是操作系统 没有一个完整,精确,公认的定义从功能和特点上来介绍操作系统 用户角度上,操作系统是一个控制软件管理应用程序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杀死应用程序 资源管理管理外设,分配资源 操作系统架构层次 硬件之上应用程序之…

大脑活动与认知: 热力学与信息论的联系

来源:集智俱乐部作者:Guillem Collell、Jordi Fauquet译者:张澳审校:刘培源编辑:邓一雪导语信息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已经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这种联系并没有在神经科学领域形式化。2015年&am…

离散数学学习笔记-01-随机试验与随机事件

文章目录1.1.1随机试验与随机事件引言随机事件1.1.2.样本空间与事件的集合表示基本概念1.1.3事件之间的关系1.包含2.并(和)引入概率论的三个要素:1.1.1随机试验与随机事件 引言 确定性(必然):一定发生&am…

18-ESP8266 SDK开发基础入门篇--TCP 服务器 RTOS版,串口透传,TCP客户端控制LED

https://www.cnblogs.com/yangfengwu/p/11112015.html 先规定一下协议 aa 55 02 01 F1 4C 控制LED点亮 F1 4C为CRC高位和低位aa 55 02 00 30 8C 控制LED熄灭 30 8C为CRC高位和低位 aa 55 03 占空比(四字节 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CRC校验高位,CRC校验低位 预留一个问题 我用客…

Ubuntu下的git使用指南

1.创建账号,绑定邮箱 在Git或者Gitee中创建一个Git账号或者Gitee账号,绑定邮箱,Ubuntu下的git命令对Git或者Gitee都有效。 2.安装git Ubuntu下下载git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git在下载完之后,可以通过git --v…

人类、动物和人工智能意识的新理论

来源:ScienceAI编译:萝卜皮德国波鸿鲁尔大学(RUB)的两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意识理论。他们一直在探索意识的本质,大脑如何产生意识以及在何处产生意识,以及动物、人工智能是否也有意识等问题。新概念将…

ffmpeg——简单播放器代码

1.媒体文件播放总体过程 媒体文件——>解复用——>解码——>调用播放接口——>播放 2.解复用 2.1 什么是解复用? 解复用:将媒体文件分解为视频流和音频流 avformat_open_input() /*打开对应的文件,查找对应的解复用器&…

Nature公布2022年值得关注的七大科学事件, 中国一项入选!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刘霞 文中图片来自《自然》杂志官网,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尽管今年新冠疫情仍然肆虐,给人类带来不少悲剧和灾难,但“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新冠疫苗成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01-概念,组成,功能,分类

计算机网络-2019 王道考研 计算机网络-1-概念,组成,功能,分类 文章目录1.概念,组成,功能,分类1.1概念1.2功能1.3组成部分1.3分类1.4思维导图总结1.概念,组成,功能,分类 …

深度学习如炼丹,你有哪些迷信做法?网友:Random seed=42结果好

来源:机器学习研究组订阅调参的苦与泪,还有那些「迷信的做法」。每个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者都会面临调参过程的考验,当往往说来容易做来难。调参的背后往往是通宵达旦的论文研究与 GitHub 查阅,并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不仅…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02-标准化工作以及相关组织

计算机网络-2019 王道考研 计算机网络-02-标准化工作以及相关组织 文章目录2.标准化工作以及相关组织2.1标准化工作2.2 相关组织2.3思维导图2.标准化工作以及相关组织 2.1标准化工作 标准的分类 法定标准:OSI事实标准:TCP/IP 举例子:手机卡…

Go-cron定时任务

1、cron(计划任务) 按照约定的时间,定时的执行特定的任务(job)。 cron 表达式 表达了这种约定。 cron 表达式代表了一个时间集合,使用 6 个空格分隔的字段表示。 秒 分 时 日 月 星期 2、Linux的cron与Go的cron区别 linux 中的 cr…

2021年突破人类想象力的6大科学纪录

来源:《科技日报》 人类每年都在创造历史,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创造新纪录,今年也不例外!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网站在12月20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2021年令人惊奇的6大科学纪录,包括发现迄今最古老的黑洞以及…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01-操作系统的概念(定义),功能和目标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2019 王道考研 操作系统-01-操作系统的概念(定义),功能和目标 文章目录1-操作系统的概念(定义),功能和目标1.1常见的操作系统1.2概念(定义)1.3-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目…

从复现人类智能到挑战AI大工程,智能计算正经历什么考验?

来源:AI科技评论作者:杏花编辑:青暮世界顶级机器学习专家Michael I.Jordan曾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人工智能正逐步由原理性研究,走向人工智能大工程。Michael I.Jordan认为,随着机器学习的蓬勃发展&#xff0…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02-操作系统的特征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2019 王道考研 操作系统-2-操作系统的特征 文章目录02-操作系统四个的特征2.1-知识概览2.2并发2.3共享2.3并发和共享的关系2.4虚拟2.5小结:虚拟技术2.6-异步2.7知识回顾02-操作系统四个的特征 2.1-知识概览 2.2并发 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

从宇宙、互联网和脑的关系看元宇宙的终极形态

作者 刘锋 曾经在2012年写过一篇论文《THE EVOLUTION ROAD MAP FROM THE ORIGIN OF LIFE TO THE INTELLIGENT UNIVERSE》,探讨了关于宇宙、互联网和脑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面本世纪以来,互联网为核心的科技生态出现越来越多的类脑特征&#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