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布于2022年10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刊
作者:刘锋
城市大脑是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世界数字生态向类脑结构演化并与智慧城市结合的产物,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将人、物、系统和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万物互联,云反射弧机制实现数字神经元的协同工作,解决城市和人类社会的问题与需求,完成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万物交互。城市大脑的研究与发展对实现TCP/IP、万维网之后第三次世界数字科技的全球标准,对构建军事领域的类脑信息系统新架构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前言
2009年1月,IBM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由此延伸的智慧城市概念极大推动了世界各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智慧地球”战略提出IT产业的下一阶段任务是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智慧城市就是在智慧地球大框架下形成的城市智慧化建设方案,也将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到城市建设之中。
此后,智慧城市迅速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世界范围千个城市宣布了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计划。但是,一直以来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不明晰,智慧城市在国际上也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导致城市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自成体系,城市的市政、交通、医疗、教育、安防等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从软硬件接口规范、网络传输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无法统一。
智慧城市出现的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智慧城市的基础理论和建设框架工作没有很好地完成。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提出在诸多前沿科技的统一支撑下让地球和城市变成更为智慧,但这些前沿科技按照什么架构组合在一起,按照什么规律建设能让城市变的更为智慧,产业界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因此如何让智慧城市产生智慧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城市大脑的提出
种种迹象表明,21 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世界前沿科技生态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脑特征,由此,互联网大脑模型的技术框架在2008年被建立(如图1所示)。各种前沿科技可以看作是互联网大脑中各神经系统发育的产物,例如云计算对应中枢神经系统;物联网对应感觉神经系统;云机器人对应运动神经系统;边缘计算对应神经末梢;大社交网络对应类脑神经元网络;移动通讯和光纤技术对应神经纤维等。
图1 互联网大脑模型图
互联网大脑模型与各个领域结合也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当它与科技企业结合就产生了谷歌大脑、百度大脑、阿里ET大脑、360安全大脑等;与产业结合形成了工业大脑、农业大脑、航空大脑等;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形成了城市大脑、城市智能体、城市神经系统;与智慧社会的构建结合就形成了世界数字大脑。
其中,城市大脑在中国已经成为智能产业和智慧城市领域新的热点,到2022年,在中国有近500个城市宣布建设“城市大脑”,中国的科技企业阿里、华为、百度、腾讯、科大讯飞、360、滴滴、京东等数百家科技企业宣布进入城市大脑领域,提出自己的泛城市大脑建设计划。
2015年城市大脑被提出后,逐步形成如下成熟的定义。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架构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是城市级的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在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参与下,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云机器人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将是城市大脑建设的重点,它们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各神经系统包括城市智能管理中枢、城市视觉神经、城市听觉神经、城市躯体感觉神经、城市运动神经、城市记忆、城市神经纤维等系统的成熟。城市大脑的作用是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解决城市运行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更好地满足覆盖人群的不同需求。城市大脑的发展目标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当世界范围的城市大脑连接在一起,城市大脑最终将形成世界数字大脑,为人类协同发展提供一个类脑的智能支撑平台。
城市大脑定义中的数字神经元是指在互联网的应用层为城市大脑涉及的每一个人、物、系统建立世界统一的程序单元,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连接、组合、交互,从而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按照类脑的城市大脑框架,这些程序单元被称为城市大脑的数字神经元,而众多数字神经元结合在一起就形成城市大脑的基础结构——数字神经元网络(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神经元结构图
城市大脑定义中的城市云反射弧是通过多种数字神经元的组合形成的技术链条,对应解决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具体问题和具体需求。与脑科学的反射弧相同,城市云反射弧也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如图3所示)。
图3 云反射弧示意图
城市大脑是21世纪全球科技生态的类脑化变化的产物,通过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网络和可跨层级交互的云反射弧机制,为智慧城市和智慧地球产生智慧寻找到一种新的技术结构或者解决方案。这个新技术结构究竟如何构成和运转,我们将在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三、城市大脑总体结构和城市智慧的产生
互联网大脑模型有三个最重要的特点(如图1红线所示),它们分别是:(1)具有世界统一的类脑神经元网络,实现万物互联;(2)人类群体智能和机器群体智能基于互联网大脑架构形成一种新的混合智能形态;(3)通过云反射弧机制实现信息的跨节点传递和数字神经元的协同工作。
根据互联网大脑模型的三个重要特征,形成了城市大脑的1+2+N的建设模式,其中,1是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网络,负责连通人、设备、程序和组织;2是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共同形成城市大脑的智能驱动力,同时要求人类智能权限要总体高于机器智能;N是N条云反射弧,是基于数字神经元网络,将不同的数字神经元按照类反射弧机制组织起来联合工作,对应解决解决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满足人类社会各成员的需求。
在1+2+N的建设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城市大脑的总体建设架构(如图4所示),它由五个功能层次组成,分别是问题与需求层、云反射弧层、神经元网络层、管理控制层和技术支撑层。
图4 城市大脑总体结构图
在城市大脑的总体框架图中,云反射弧层、数字神经元网络层是城市大脑建设的核心;问题与需求层是云反射弧层、神经元网络层服务的对象;管理控制层、技术支撑层为云反射弧层、神经元网络层和管理控制层的正常运转提供基础支撑。因为本架构中提出的数字神经元和云反射弧机制具有世界统一的属性,可以在不同社区、乡镇、城市、省/地区和国家之间互联互通,因此在架构模型的左侧体现了这种可跨城市、跨地区应用的特征。
通过数字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的运转将促进城市大脑中的各神经系统的发育。如映射摄像头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视觉神经系统,映射声音识别设备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听觉神经系统,映射气敏、温敏、力敏设备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躯体神经系统,映射机器人、智能汽车,无人机、智能机床设备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运动神经系统,映射不同层级城市管理者和辅助决策AI系统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智能管理中枢。
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的智慧从何而来,自然界已经给出了参考模型,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生物脑特别是人类大脑,是产生智慧的重要结构。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正在从网状结构向类脑结构进化,其与智慧城市结合形成了城市大脑的架构和机制。城市大脑产生智慧的路径(如图5所示)是通过构建世界统一标准的数字神经元网络和“N”条可以在社区、乡镇、城市、省、国家和世界范围运行的云反射弧,实现对世界的认知、判断、决策、反馈和改造,共同应对来自大自然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满足人类社会的广泛需求。
图5 城市大脑产生智慧的路径
四、建设城市大脑的国际战略意义
近50年来,IT相关的智能产业有三次重要的标准制定机遇。第一次发生在互联网产生之初,1974年,美国科学家卡恩与瑟夫共同开发了TCP/IP协议,为不同的计算机,甚至不同类型的网络间传送信息包制定了统一的标准。TCP/IP的产生也为21世纪的传感器、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智能设备平滑、无障碍地进入互联网奠定了基础,为物联网、边缘计算、云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特别是城市大脑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第二次发生在互联网诞生20年后,互联网已成长为世界科技、军事、政府机构中信息共享的巨大网络,但由于技术架构的问题,互联网的信息像被锁在一个个箱子里一样获取时需要密码和钥匙。1989年,在欧洲核物理实验室工作的物理学家伯纳斯·李建立的万维网标准成为实现互联网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案。万维网标准的制定对后续的科技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云计算、大数据等都与万维网有关,甚至区块链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为对抗万维网引发的互联网中心化趋势。
第三次则发生在互联网诞生50年后,各种网络应用层出不穷,出现了各种消费级、行业级、政府类网络应用。由于存在企业壁垒、行业壁垒、地区壁垒、国家壁垒,这些网络应用同样出现了各种孤岛现象,无法互联互通。应该说,城市大脑出现本质上是解决网络应用层的孤岛问题。通过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和云反射弧机制的构建,将各种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应用打通,使得城市首先作为一个整体为城市各阶层民众服务。然后扩展到国家,扩展到世界范围,当世界各国的城市都开始建设城市大脑并能够互联互通,一个应用层的大统一架构——世界数字大脑将逐步形成。
五、城市大脑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首先就是作为军事设施诞生的,它是为了对抗核战争导致的通讯中断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ARPAnet发展而来。
到21世纪,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形成和城市大脑的发展、研究与军事的结合所形成的军事大脑也必然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未来国家间战争的对抗会体现为两个或若干军事大脑之间的对抗。我们可以基于城市大脑的研究进展,将军事各要素进行类脑化组合,形成如图6所示的军事大脑的结构图。
图6 军事大脑架构图
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军事大脑系统的构成有如下特点:
(1)将军事要素中人和人的组织(军事决策、军事集群、军事后勤等等)加入到互联网大脑模型中;
(2)将军事相关的音频传感器、视频监控、遥感卫星、导航卫星、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军事机器人、导弹、坦克、战机,军舰等等元素加入到互联网大脑模型中,形成军事大脑的军事听觉神经系统、军事视觉神经系统、军事躯体感觉神经系统、军事运动神经系统。
(3)突出军事社交网络是实现军事类脑神经元网络的技术基础,提出将实现军人与军人的社交发展成为军人(机构)与军人(机构)、军人与军事设备、军事设备与军事设备的军事社交网络,我们将其命名为“军事大社交”网络。
(4)依托军事类脑神经元网络架构,形成军事超级智能的左右大脑架构,一方面,军人、军事机构、支撑机构链接起来形成军事大脑的右大脑——军事云群体智能,另一方面,军事传感器、军事视频监控、军事机器人、战机、导弹、战舰、卫星、太空武器链接起来形成军事大脑的左大脑——军事云机器智能。军事云群体智能与军事云机器智能的结合是军事大脑实现的基础。
(5)体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军事大脑中的位置,同时,由于军事感觉神经系统、军事运动神经系统、军事类脑神经元网络、军事神经纤维的形成,使得军事大脑产生类同与人类神经反射的现象,我们将这个新机制命名为军事云反射弧。军事云反射弧的构成和梳理将是军事大脑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由此,我们可以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定义形成军事大脑的定义:军事大脑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大脑模型与军事各要素结合所形成的军事类脑复杂巨系统架构。军事大脑具备不断成熟的军事类脑视觉、军事听觉、军事躯体感觉、军事运动神经系统、军事记忆神经系统、军事中枢神经系统、军事自主神经系统。军事大脑通过军事类脑神经元网络(军事大社交网络)将与军事有关的军事机构各要素(包括但不仅限于军人,军事AI系统,军事设备,军事支撑资源)和战争环境各要素(包括但不仅限于河流、山脉、动物、植物、太空)链接起来,从而实现军人(机构)与军人(机构)、军人(机构)与军事设备、军事设备与军事设备的交互,军事大脑在军事云群体智慧和军事云机器智能的驱动下,通过军事云反射弧,实现对战争态势的认知、判断、决策、反馈和行动。
六、总结
城市大脑未来发展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譬如,世界范围统一的城市神经元标准还未真正建立;人、设备、系统和组织在城市大脑与世界数字大脑中的角色和权限如何分配还没有解决;一个既能在一个社区也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产生和运行的云反射弧机制还未形成。城市大脑的发展需要从人工智能、公共管理、经济管理、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脑科学等多个领域进行交叉研究,探索这个类脑的复杂巨系统是如何形成、发育、运转并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产生影响的。
(作者刘锋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城市大脑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远望智库数字大脑研究院院长)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每日推荐范围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型文章。目前线上平台已收藏上千篇精华前沿科技文章和报告。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