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进程调度(3):RR(轮转) 算法 原理与实践

0 前言

接上一篇文章:进程调度(2b):STCF(最短完成时间优先) 算法 原理与实践

1 前提铺垫

除了与上一篇相同的,这里介绍新的基础知识。

1.1 三种类型的程序

  • 计算密集型(CPU导向)
  • 输入输出密集型(I/O导向)
  • 中间型

所谓计算密集型程序,就是大量时间都在占用CPU做运算,例如科学计算。而输入输出密集型程序,则大量时间都在进行输入输出,你很熟悉它,例如人机交互,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计算机干这个事情。中间型就是二者都有,占比差不多。

那么介绍这个有什么用?

当我们的目标不同的时候,性能指标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对于计算密集型程序,我们可能更关注它的Turnaround Time,而对于(交互型的)输入输出密集型程序,我们可能更关注它的Response Time。后续我们会对算法进行性能评价,设计目标很重要不是吗?

1.2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这是一个新的性能指标

Response Time: the time a job spends waiting after arrival before first running.

所谓响应时间,就是从任务到达后,到第一次被执行的等待时间。这个概念在分时操作系统诞生后变得尤为重要,用户是“独占”计算机的,并且是交互式界面,所以对用户来说,响应时间非常重要,用户必须等待很短的时间就能看到一部分结果。

试想一个场景,你敲击了键盘的字母Z,然后在10s之后,才看见屏幕显示了Z……这真的令人抓狂不是吗?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用户快速看到自己的成果,此时,并不需要将程序执行完成,将程序运行一点点先给用户显示出来,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很棒的!

那么应该如何做到这一点?答案就是充分使用上下文切换。还记得上一篇我们的抢占式调度吗?它第一次打破了进程顺序执行,实现了简易的进程(上下文)切换,现在,我们要充分利用上下文切换,来让用户因为快速响应而得到满足了!

但是要警惕!没有必要太快!上下文切换也是需要系统开销的,它的占比应该尽可能小,我们后续会深入谈。现在,你只需要知道,响应时间是1s还是0.1s,对用户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此我们选择1s即可,这样将上下文切换的数量降低了10倍。

1.3 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

好吧……上面说了这么多上下文切换,它到底是个啥?第一篇我提到了底层机制 + 上层策略,当时只是提了一句,现在,我们再进一步说一说。

  • 底层机制:上下文切换
  • 上层策略:FIFO,SJF,STCF,RR……

在解释这个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刀吧。对的,就是刀!

你知道的,刀可以削水果,可以切菜,也可以雕刻……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在刀足够锋利的前提下,这些事情才能完成,我们分析一下:

  • 底层机制:刀足够锋利
  • 上层策略:削水果,切菜,雕刻……

也就是说,在刀锋利这个底层机制满足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切菜削水果。

好吧现在我们回来,对于进程调度算法而言,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能够实现上下文切换(进程切换)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进程调度

你要问我Context Switch是什么样的?我来画张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想你明白了,只是切换而已。如果说更关键的,可能是

  • 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是如何实现的?
  • 上下文切换的系统开销是多少?

我们先不回答这个问题,你只需要知道,每次上下文切换的时间 / 每个时间片的时间 这个比例应该小一点!(时间片下面就会谈)

2 RR原理

RR(Round - Robin)轮转,轮转算法下,多个进程不再是顺序执行,而是切换式执行,这样对于交互式程序来说,用户就能快速感受到自己执行的操作得到了响应,响应时间短。

2.1 算法

举个例子

  • A:20s
  • B:20s
  • C:20s

在顺序执行下,上述3个进程按照A、B、C的顺序依次执行,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一来,响应时间分别是

  • A:0s
  • B:20s
  • C:40s

对于执行C程序的用户来说,他可能会非常崩溃……响应太慢总是让人发疯的,不是吗?

如果我们采用轮转算法,假定一个时间片为10s,结果就不一样了,所谓时间片,就是指某进程在CPU执行10s,就要被中断,然后让其他进程执行(也就是每隔10s就进行上下文切换)。

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一来,响应时间分别为

  • A:0s
  • B:10s
  • C:20s

响应时间缩短很多了,但是好像还是慢,如果时间片设置为1s呢?响应时间就是0s,1s和2s,这就很棒了!

2.1.1 思考1:时间片可以无限小下去吗?

我们的用户当然想要更快获得响应,但是对于用户来说,1s和0.1s可能没什么差别,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选择1s,那么,选择更大值的理由是什么?不选0.1s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就是切换上下文需要系统开销,切换上下文的时候,要保存当前程序的状态,我们切换越频繁,系统的额外开销就越多,要之前,顺序执行的时候我们根本不需要这样做,所以,切换上下文带来的开销应该尽可能小一点。

例如,时间片是10ms,切换上下文需要1ms,那么我们需要浪费10%的时间去切换上下文,如果时间片是100ms,就占1%,这还可以接受,物极必反的道理就在于此了。

  • 扩展:可以思考下奔腾4的失败,CPU的流水线深度越深性能就越好吗?奔腾4使用了31级流水线,性能反而下降了,现代CPU的流水线也不过十几级,例如i7是14级。
  • 推荐阅读:面向流水线的指令设计:奔腾4是怎么失败的?

所以说,时间片是不能无限小下去,它的占比应该小一点,小到什么程度那就与具体需求和实现有关了。

假设切换上下文1s,时间片10s,上面的例子就成了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分析请读者自行完成。

2.1.2 思考2:时间片的设置可以是任意的吗?

对于上下文切换这个底层机制的实现,是由软硬件协同完成的,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时钟中断,时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中断程序,把控制权从正在执行的程序交还给OS。

因此说,我们的时间片应该是时钟中断周期的整倍数,这样,我们就能保证每个时间片在执行的时候不会被时钟中断所打断(被程序本身的系统调用打断就是另一回事了……)

2.2 缺点:大锅饭式分配 & 增长的周转时间

RR算法下,对所有就绪进程都是一视同仁的,不管你是谁,都会被执行,切断,切换,恢复,再执行,就像大锅饭一样,不管你干活多少,吃的饭都一样。

但是我们知道,不同的程序,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RR全忽略了,这显然不合理。

另外,响应时间确实是改进了,但是此时程序周转时间表现不佳,这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我们的算法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3 RR实践

我们来进行几个模拟,体会上一小节的几个观点吧。

我们先试一下SJF,3个进程都是100s,同时到达

./scheduler.py -p SJF -l 100,100,100 -c

得到的结果是

Average -- Response: 100.00  Turnaround 200.00  Wait 100.00

再试试RR,3进程都是100s,时间片是1s,忽略上下文切换时间

./scheduler.py -p RR -q 1 -l 100,100,100 -c

得到的结果是

Average -- Response: 1.00  Turnaround 299.00  Wait 199.00

你可以充分体会到,SJF的响应时间是RR是100倍,RR的周转时间是SJF是1.5倍,而在更极端的情况下,差距可能会更大。

4 核心思想

目前我们接触到的都是计算密集型程序,而且是100%占用CPU,我们关注了两大性能指标,周转时间和响应时间

  • 关注周转时间的算法:FIFO,SJF和STCF
  • 关注响应时间的算法:RR

目前来说,我们还

  • 没有同时兼顾周转时间和响应时间的算法
  • 没有考虑包含输入输出的程序的算法

这也是接下来我们要改进的。

5 预告:进程调度(4):I/O、不可预测的运行时间

接下来,我们初步为程序引入I/O,并且谈谈最初的一个假设运行时间已知是否现实。

链接:进程调度(4):I/O、不可预测的运行时间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38467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操作系统】进程调度(4):I/O、不可预测的运行时间

0 前言 上一篇文章:进程调度(3):RR(轮转) 算法 原理与实践 1 前提铺垫 与上一篇同。 2 引入I/O操作 之前我们一直提及的是计算密集型程序,现在我们的程序可以进行I/O交互了,它会…

【计算机系统设计】重点 · 学习笔记(0)

HDL等硬件描述语言,例如Verilog,是并行的,而不像软件一样的顺序执行的,例如很多的always块,initial块,都是并行的,他们会转换为硬件电路,而在仿真的时候,他们也是并发执行…

【计算机系统设计】学习笔记(1)03,04

疑问:sw和lw指令,获取的地址不是4的整倍数(字节不对齐)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东南大学MOCC 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 03 03-1 寄存器 介绍了MIPS寄存器,32个寄存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注…

【期末考试】计算机网络、网络及其计算 考试重点

个人简介:Java领域新星创作者;阿里云技术博主、星级博主、专家博主;正在Java学习的路上摸爬滚打,记录学习的过程~ 个人主页:.29.的博客 学习社区:进去逛一逛~ 计算机网络及其计算 期末考点 🚀数…

【计算机系统设计】学习笔记(2)

5.1 对于CPU与外界的读写,只有load和store指令能够做,所以很多情况下,直接通过bypass跳过去了,或者闲置,尤其对于流水线,更应该直接跳过而不是闲置(如何设计?)。 另一方面&#xf…

【计算机系统设计】重点 · 学习笔记(1)(资源消耗)

这一点先浅显理解,就好比我要造一个楼 我是用现成的材料造节省?还是需要用XX材料,但是XX材料还需要现成材料造呢? 这也不一定,但是基本来说,如果使用现有资源,能够直接用,那其实是最好不过的…

【计算机系统设计】重点 · 学习笔记(0)(数据通路设计思想)

重点1:05.1 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至关重要,这决定了你能不能自己根据ISA设计出来CPU架构,而不是只是抄别人的,也决定你能不能完成自己的设计更优化的架构。 描述方式约定 6 数据通路 ≠ Verilog代码 我们构建的数据通路&#…

【计算机系统设计】实践笔记(1)数据通路构建:取指部件分析

0 核心思想 根据指令功能,分析出需求,从而得出需要的部件、控制信号以及其他设计。 1. 针对的指令 取指阶段,针对所有指令,任何指令都需要进行取指。 2 功能(需求)分析 CPU的内部采用的是字节编址&…

【计算机系统设计】实践笔记(2)数据通路构建:第一类R型指令分析(1)

0 回顾 上一次实践笔记(0)我们实现了一个最简单的,能够每个上升沿4的PC。 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器件功能的独立性,避免内外功能混杂,同时一定要注意脑中有电路(RTL级描述的抽象电路而不是实际的门级电路&…

接口的抽象与实现(概述)

概述 我们先建立一个整体的接口格局观,建立知识地图,了解接口的大概面貌。 整体来说,就这点事儿,4个箭头代表了所有! 三个器件4个箭头 把这几个都想明白,就完事儿了。 第一层(顶层&#xf…

从功能层次,阐述CPU、接口和外设之间的交互

我们从功能抽象层次,阐述一下CPU、接口芯片和外设之间的交互情况: 三个器件4个箭头 我们依次将其描述清楚。 数据 箭头①和③ CPU给接口可以发送数据,然后接口暂存数据,之后再发给外设,这就是数据缓冲。 发送的数…

Vivado工程文件分类

只需要在创建的时候,选择自定义路径即可,最好在原有的new文件夹下新建文件夹。 至于路径的匹配,可以自己试试,在原有默认new下创建文件夹,选中新的文件夹后,内部的Verilog文件可以访问外部new文件夹的文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具体芯片(1)并行接口8255A(1):全局观

并行接口8255A 首先,它是传输并行数据的,与CPU一样,然后,它是可编程的,也是多功能的,CPU可以对其进行一些控制。 管脚 先从最宏观层面分类 一部分引脚与外设相连一部分引脚与CPU相连GND和Vcc 注意&…

【算法】【殊途同归】搜索算法之(深度优先 || 广度优先) (约束条件 || 限界函数)

对于所谓的分支限界法和回溯法,我们完全可以更加灵活,请看表格。 深度优先广度优先约束条件限界函数算法策略√√回溯法局部判定√√√分支限界法局部判定√√√加限界的回溯法局部判定√枚举法全局判定√枚举法全局判定 前两种是我们常见的&#xff0c…

【算法】学习笔记(0):算法初探(逻辑抽象 + 示例 + 代码实现)

什么是算法? 人生皆算法,算法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是作为一个人,一生都在做的事情。 算法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a…

【Verilog】数据流建模传输问题:赋值传输有方向

这次,我们说明的是,assign语句实现的数据流建模,包含的是两个层面 建立联系传输方向 assign A B的本质含义是 A与B建立关联B的值传给A 这个传输方向至关重要,实际情况是什么,就必须按照顺序进行,不是单…

【计算机系统设计】实践笔记(2)数据通路构建:第一类R型指令分析(2)

待办事项 时钟频率高,取指周期长,远大于执行周期,如何处理? 不可综合逻辑的处理 接上一篇 【计算机系统设计】实践笔记(2)数据通路构建:第一类R型指令分析(1) 8.2 ALU运…

【计算机系统设计】实践笔记(2)插叙:综合与实现

接上一篇文章的第10节 之前完成了功能仿真,下面我们进行综合实现。 10.1.1 综合 综合成功。 实现试试 这真是令人悲伤……找Bug吧。 我们看看综合后的门级网表。 发现综合后的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看了看可能是综合的目录错误,我们再试试。 不是这…

【电路原理】学习笔记(1):电路模型的基本变量

上一讲说到了电路模型,这一电路的抽象,现在我们看看它的基本组成。 1 电流 1.1 概念 对于一根管道,它能够流通电荷,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单位时间t内,,某一横截面,穿过电荷量是q&#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