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同步IO: sync msync、fsync、fdatasync与 fflush

最近阅读leveldb源码,作为一个保证可靠性的kv数据库其数据与磁盘的交互可谓是极其关键,其中涉及到了不少内存和磁盘同步的操作和策略。为了加深理解,从网上整理了linux池畔同步IO相关的函数,这里做一个罗列和对比。大部分为copy,仅为记录,请各位看官勿喷。

传统的UNIX实现在内核中设有缓冲区高速缓存或页面高速缓存,大多数磁盘I/O都通过缓冲进行。当将数据写入文件时,内核通常先将该数据复制到其中一个缓冲区中,如果该缓冲区尚未写满,则并不将其排入输出队列,而是等待其写满或者当内核需要重用该缓冲区以便存放其他磁盘块数据时,再将该缓冲排入输出队列,然后待其到达队首时,才进行实际的I/O操作。这种输出方式被称为延迟写(delayed write)(Bach [1986]第3章详细讨论了缓冲区高速缓存)。
延迟写减少了磁盘读写次数,但是却降低了文件内容的更新速度,使得欲写到文件中的数据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写到磁盘上。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这种延迟可能造成文件更新内容的丢失。为了保证磁盘上实际文件系统与缓冲区高速缓存中内容的一致性,UNIX系统提供了sync、fsync和fdatasync三个函数。
sync函数只是将所有修改过的块缓冲区排入写队列,然后就返回,它并不等待实际写磁盘操作结束。
通常称为update的系统守护进程会周期性地(一般每隔30秒)调用sync函数。这就保证了定期冲洗内核的块缓冲区。命令sync(1)也调用sync函数。
fsync函数只对由文件描述符filedes指定的单一文件起作用,并且等待写磁盘操作结束,然后返回。fsync可用于数据库这样的应用程序,这种应用程序需要确保将修改过的块立即写到磁盘上。
fdatasync函数类似于fsync,但它只影响文件的数据部分。而除数据外,fsync还会同步更新文件的属性。 

对于提供事务支持的数据库,在事务提交时,都要确保事务日志(包含该事务所有的修改操作以及一个提交记录)完全写到硬盘上,才认定事务提交成功并返回给应用层。 

一个简单的问题:在*nix操作系统上,怎样保证对文件的更新内容成功持久化到硬盘? 

1.  write不够,需要fsync

一般情况下,对硬盘(或者其他持久存储设备)文件的write操作,更新的只是内存中的页缓存(page cache),而脏页面不会立即更新到硬盘中,而是由操作系统统一调度,如由专门的flusher内核线程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如一定时间间隔、内存中的脏页达到一定比例)内将脏页面同步到硬盘上(放入设备的IO请求队列)。 

因为write调用不会等到硬盘IO完成之后才返回,因此如果OS在write调用之后、硬盘同步之前崩溃,则数据可能丢失。虽然这样的时间窗口很小,但是对于需要保证事务的持久化(durability)和一致性(consistency)的数据库程序来说,write()所提供的“松散的异步语义”是不够的,通常需要OS提供的同步IO(synchronized-IO)原语来保证:

int fsync(int fd);

fsync的功能是确保文件fd所有已修改的内容已经正确同步到硬盘上,该调用会阻塞等待直到设备报告IO完成。

PS:如果采用内存映射文件的方式进行文件IO(使用mmap,将文件的page cache直接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通过写内存的方式修改文件),也有类似的系统调用来确保修改的内容完全同步到硬盘之上:

int msync(void *addr, size_t length, int flags)

msync需要指定同步的地址区间,如此细粒度的控制似乎比fsync更加高效(因为应用程序通常知道自己的脏页位置),但实际上(Linux)kernel中有着十分高效的数据结构,能够很快地找出文件的脏页,使得fsync只会同步文件的修改内容。

2. fsync的性能问题,与fdatasync

除了同步文件的修改内容(脏页),fsync还会同步文件的描述信息(metadata,包括size、访问时间st_atime & st_mtime等等),因为文件的数据和metadata通常存在硬盘的不同地方,因此fsync至少需要两次IO写操作,fsync的man page这样说:

"Unfortunately fsync() will always initialize two write operations : one for the newly written data and another one in order to update the modification time stored in the inode. If the modification time is not a part of the transaction concept fdatasync() can be used to avoid unnecessary inode disk write operations."

 

多余的一次IO操作,有多么昂贵呢?根据Wikipedia的数据,当前硬盘驱动的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大约是3~15ms,7200RPM硬盘的平均旋转延迟(Average rotational latency)大约为4ms,因此一次IO操作的耗时大约为10ms左右。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下文还会提到。

Posix同样定义了fdatasync,放宽了同步的语义以提高性能:

int fdatasync(int fd);
fdatasync的功能与fsync类似,但是仅仅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同步metadata,因此可以减少一次IO写操作。那么,什么是“必要的情况”呢?根据man page中的解释:

"fdatasync does not flush modified metadata unless that metadata is needed in order to allow a subsequent data retrieval to be corretly handled."

举例来说,文件的尺寸(st_size)如果变化,是需要立即同步的,否则OS一旦崩溃,即使文件的数据部分已同步,由于metadata没有同步,依然读不到修改的内容。而最后访问时间(atime)/修改时间(mtime)是不需要每次都同步的,只要应用程序对这两个时间戳没有苛刻的要求,基本无伤大雅。

PS:open时的参数O_SYNC/O_DSYNC有着和fsync/fdatasync类似的语义:使每次write都会阻塞等待硬盘IO完成。(实际上,Linux对O_SYNC/O_DSYNC做了相同处理,没有满足Posix的要求,而是都实现了fdatasync的语义)相对于fsync/fdatasync,这样的设置不够灵活,应该很少使用。

3. 使用fdatasync优化日志同步

文章开头时已提到,为了满足事务要求,数据库的日志文件是常常需要同步IO的。由于需要同步等待硬盘IO完成,所以事务的提交操作常常十分耗时,成为性能的瓶颈。

在Berkeley DB下,如果开启了AUTO_COMMIT(所有独立的写操作自动具有事务语义)并使用默认的同步级别(日志完全同步到硬盘才返回),写一条记录的耗时大约为5~10ms级别,基本和一次IO操作(10ms)的耗时相同。

我们已经知道,在同步上fsync是低效的。但是如果需要使用fdatasync减少对metadata的更新,则需要确保文件的尺寸在write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日志文件天生是追加型(append-only)的,总是在不断增大,似乎很难利用好fdatasync。

且看Berkeley DB是怎样处理日志文件的:

        1.每个log文件固定为10MB大小,从1开始编号,名称格式为“log.%010d"

        2.每次log文件创建时,先写文件的最后1个page,将log文件扩展为10MB大小

        3.向log文件中追加记录时,由于文件的尺寸不发生变化,使用fdatasync可以大大优化写log的效率

        4.如果一个log文件写满了,则新建一个log文件,也只有一次同步metadata的开销

4. fflush

    标准IO函数(如fread,fwrite等)会在内存中建立缓冲,该函数刷新内存缓冲,将内容写入内核缓冲,而要想将其真正写入磁盘,还需要调用fsync。(即先调用fflush然后再调用fsync,否则不会起作用)。fflush以指定的文件流描述符为参数(对应以fopen等函数打开的文件流),仅仅是把上层缓冲区中的数据刷新到内核缓冲区就返回,因此相对于fsync而言不是很安全,还需要再调用一下fsync来把数据真正写入硬盘。为了实现以上功能,需要把文件流描述符(fp)转换为文件描述符(fd),以方便fsync的调用,使用以下函数:int fileno(FILE *fp); <- in stdio.


fflush是libc.a中提供的方法,

fsync是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

2.原形

fflush接受一个参数FILE *.

fflush(FILE *);

fsync接受的时一个Int型的文件描述符。

fsync(int fd);

3.功能

fflush:是把C库中的缓冲调用write函数写到磁盘[其实是写到内核的缓冲区]。

fsync:是把内核缓冲刷到磁盘上。

c库缓冲-----fflush---------〉内核缓冲--------fsync-----〉磁盘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383402.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二叉树的广度优先遍历(层序遍历)

先定义一个二叉树的结点 再创建二叉树&#xff0c;这里就不写了&#xff0c;之前的有创建二叉树的博客。 层序遍历 用到栈的思想&#xff0c; 1 先让根 节点进队列&#xff0c;2 然后读队顶元素&#xff0c;3 让他出队列4 打印它的值5 让队顶元素的左右子树进栈&#xff0…

用前序中序创建二叉树(用中序后序创建二叉树)

定义二叉树结点 比如就拿这个二叉树 前序中序创建 因为前序遍历的顺序是 根 &#xff0c; 左 &#xff0c;右。 中序的遍历是 左 根 右。 我们会很不好想&#xff0c;但我们可以用前序和中序把上面那个二叉树的遍历一边 前序遍历&#xff1a;ABDEHCFG中序遍历&#xff1a;D…

Epoll详解及源码分析

文章来源&#xff1a;http://blog.csdn.net/chen19870707/article/details/42525887 Author&#xff1a;Echo Chen&#xff08;陈斌&#xff09; Email&#xff1a;chenb19870707gmail.com Blog&#xff1a;Blog.csdn.net/chen19870707 Date&#xff1a;Jan.7th, 2015 1…

非递归实现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c/c++实现

这里还是用到栈的思想&#xff0c;为了方便用了c的一些内容&#xff0c;把出栈&#xff0c;进栈&#xff0c;读栈顶元素用一个个函数封装起来了&#xff0c;前面做了一些处理来使用这些函数。 前序非递归 思想&#xff1a;一直走左边&#xff0c;依次进栈。等左边为空的时候&…

Linux 中统计一个进程的线程数

如果你想看到 Linux 中每个进程的线程数&#xff0c;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方法一: /proc proc 伪文件系统&#xff0c;它驻留在 /proc 目录&#xff0c;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来查看任何活动进程的线程数。 /proc 目录以可读文本文件形式输出&#xff0c;提供现有进程和系…

Linux_linux基础命令(增删查,权限,Linux下的重要目录,重要命令(. du, df, top, free, pstack, su, sudo).安装gcc/g++, gdb, vim )

r&#xff1a;表示可读w&#xff1a;表示可写x&#xff1a;表示可执行也可以用数字表示这一点我们会在修改文件权限说明。对于文件夹的rwx表示&#xff1a;r表示可读及可以查看文件夹内容可以ls查看w表示可写及可以向文件夹中传送内容如文件x表示可执行及可以向文件夹中可以cd进…

pthread_create会导致内存泄露

这几天一直在调试一个系统&#xff0c;系统的功能就是定时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然后解析收到的数据&#xff0c;转换成一定的格式存入数据库中。我为了并发操作&#xff0c;所以每接收到一个数据包&#xff0c;就调用pthread_create函数创建一个默认属性的线程进行处理。 系统…

Linux_linux常用工具之make/makefile详解

make/makefile make/makefile: 项目自动化构建工具 makefile:普通文本文件&#xff0c;记录了项目的构建流程规则。 make: 一个解释程序&#xff0c;到当前执行make命令的目录下寻找makefile文件&#xff0c;并且对makefile 中记录的项目构建规则进行解释执行。makefile: 编写…

Linux_linux常用工具(git,vim ,gcc ,gdb,权限)超详解

git :项目版本控制工具 项目克隆&#xff1a;git clone项目提交&#xff1a;git add&#xff08;本地仓库提交&#xff09; git commit -m “bak msg”&#xff08;-m 备注信息&#xff09;同步到服务器&#xff1a;git push origin master&#xff08;提交到主分支&…

T20调试札记

最近在调试T20的内存&#xff0c;使用的指令在此记录一下 1. pmap指令查看指定进程中的内存分布。该指令需要在busybox中开启 pmap -x 111 2.应用与so需要执行strip操作&#xff0c;可以减小存储空间的大小 mips-linux-gnu-strip libsysutils.so 3.nm指令和file指令可以查…

samba 2.2.7a 编译

今天在君正T20上编译samba 2.2.7a 遇到了一些问题&#xff0c;特此记录一下 1.自己写一个build.sh脚本&#xff0c;方便后续的再次编译 #!/bin/sh # export CFLAGS"-O2 -muclibc" export CPPFLAGS"-O2 -muclibc" export CXXFLAGS"-O2 -muclibc&qu…

Linux_linux常用工具------进度条程序

缓冲区对文件读写的影响&#xff1a;数据并没有直接写入文件&#xff0c;而是写入到缓冲区&#xff08;内存&#xff09;中&#xff0c;等到缓冲区中数据写满或者刷新缓冲区的时候&#xff0c;才会将数据真正的写入文件 fflush&#xff08;stdout&#xff09;刷新。 回车与换行…

Ubuntu下QT的安装详细教程

本文转自&#xff1a;http://blog.chinaunix.net/uid-7945126-id-4987195.html 经测试完美解决 ------------------------------------------------------------- 最近需要在Ubuntu下开发桌面软件&#xff0c;想起了QT。书上介绍的方法太老了&#xff0c;网上找了一大堆安装方法…

Linux_linux常用工具---闲杂篇(除了vim, 还有哪些常用的牛逼的编辑器, 并能够横向对比编辑器之间的区别和优缺点.)

vim自行查找资料, 自行配置插件. 借鉴别人的 " 显示相关 “”""""""""""""""""""""""""""""""""&…

ubuntu14.04下安装qt4.8.6 +qt creator

原创作品&#xff0c;允许转载&#xff0c;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http://248341.blog.51cto.com/238341/1438867以前安装时没太注意&#xff0c;安装qt后发现在qt creator下无法输入中文&#xff0c;或者中文无法…

网络基础一(协议的概念,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模式)

协议的概念 什么是协议&#xff1f;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xff0c;协议可理解为“规则”&#xff0c;是数据传输和数据的解释的规则。 假设&#xff0c;A、B双方欲传输文件。规定&#xff1a; 第一次&#xff0c;传输文件名&#xff0c;接收方接收到文件名&#xff0c;应答OK…

ubuntu修改root密码

sudo passwd root [sudo] password for you &#xff1a;---> 输入你的密码&#xff0c;不会显示 Enter new UNIX password: --- > 设置root 密码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 重复

linux 消息队列机制

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System V IPV工具&#xff1a;消息队列。在许多方面看来&#xff0c;消息队列类似于有名管道&#xff0c;但是却没有与打开与关闭管道的复杂关联。然而&#xff0c;使用消息队列并没有解决我们使用有名管道所遇到的问题&#xff0c;例如管道上…

堆(概念,数据结构中堆与内存堆区的区别 ,堆的基本操作)

堆的特性&#xff1a; 必须是完全二叉树 用数组实现 任一结点的值是其子树所有结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最大值时&#xff0c;称为“最大堆”&#xff0c;也称大根堆&#xff1b; 在完全二叉树中&#xff0c;任何一个子树的最大值都在这个子树的根结点。最小值时&#xff0c;称为…

makefile中的shell调用---注意事项

在之前一次编写makfile时候&#xff0c;有看到相关的makefile中使用$$来引用变量&#xff0c;而且尝试后发现$$使用居然和${}有类似的功能。当时也没具体追究相关的用法&#xff0c;当然刚才所说的都是错误的观念 $$&#xff1a;在makefile中会被替换成一个$。 相关资料是这么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