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一(协议的概念,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模式)

协议的概念

什么是协议?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协议可理解为“规则”,是数据传输和数据的解释的规则。
假设,A、B双方欲传输文件。规定:
第一次,传输文件名,接收方接收到文件名,应答OK给传输方;
第二次,发送文件的尺寸,接收方接收到该数据再次应答一个OK;
第三次,传输文件内容。同样,接收方接收数据完成后应答OK表示文件内容接收成功。由此,无论A、B之间传递何种文件,都是通过三次数据传输来完成。A、B之间形成了一个最简单的数据传输规则。
双方都按此规则发送、接收数据。A、B之间达成的这个相互遵守的规则即为协议。这种仅在A、B之间被遵守的协议称之为原始协议。
当此协议被更多的人采用,不断的增加、改进、维护、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完整的文件传输协议,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件传输过程中。该协议就成为一个标准协议。最早的ftp协议就是由此衍生而来。

TCP协议注重 数据的传输http协议着重于 数据的解释。

典型协议

传输层 常见协议有TCP/UDP协议。
应用层 常见的协议有HTTP协议,FTP协议。
网络层 常见协议有IP协议、ICMP协议、IGMP协议。
网络接口层 常见协议有ARP协议、RARP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IP协议是因特网互联协议
ICMP协议是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IGMP协议是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是因特网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协议。该协议运行在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
ARP协议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P,寻找对应主机的MAC地址。
RARP是反向地址转换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模式

C/S模式

传统的网络应用设计模式,客户机(client)/服务器(server)模式。需要在通讯两端各自部署客户机和服务器来完成数据通信。

B/S模式

浏览器()/服务器(server)模式。只需在一端部署服务器,而另外一端使用每台PC都默认配置的浏览器即可完成数据的传输。

**优缺点

对于C/S模式来说,其优点明显。

客户端位于目标主机上可以保证性能,将数据缓存至客户端本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且,一般来说客户端和服务器程序由一个开发团队创作,所以他们之间所采用的协议相对灵活。
可以在标准协议的基础上根据需求裁剪及定制。例如,腾讯公司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即为ftp协议的修改剪裁版。

因此,传统的网络应用程序及较大型的网络应用程序都首选C/S模式进行开发。如,知名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3D画面,数据量庞大,使用C/S模式可以提前在本地进行大量数据的缓存处理,从而提高观感。

C/S模式的**缺点也较突出。

由于客户端和服务器都需要有一个开发团队来完成开发。工作量将成倍提升,开发周期较长。
另外,从用户角度出发,需要将客户端安插至用户主机上,对用户主机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这也是很多用户不愿使用C/S模式应用程序的重要原因。

B/S模式相比C/S模式而言,由于它没有独立的客户端,使用标准浏览器作为客户端,

**其工作开发量较小。只需开发服务器端即可。
另外由于其采用浏览器显示数据,因此移植性非常好,不受平台限制。
如早期的偷菜游戏,在各个平台上都可以完美运行。

B/S模式的缺点也较明显。

由于使用第三方浏览器,因此网络应用支持受限。
另外,没有客户端放到对方主机上,缓存数据不尽如人意,从而传输数据量受到限制。应用的观感大打折扣。
第三,必须与浏览器一样,采用标准http协议进行通信,协议选择不灵活。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模式的选择由上述各自的特点决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应用程序设计模式。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38338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ubuntu修改root密码

sudo passwd root [sudo] password for you :---> 输入你的密码,不会显示 Enter new UNIX password: --- > 设置root 密码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 重复

linux 消息队列机制

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System V IPV工具:消息队列。在许多方面看来,消息队列类似于有名管道,但是却没有与打开与关闭管道的复杂关联。然而,使用消息队列并没有解决我们使用有名管道所遇到的问题,例如管道上…

堆(概念,数据结构中堆与内存堆区的区别 ,堆的基本操作)

堆的特性: 必须是完全二叉树 用数组实现 任一结点的值是其子树所有结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最大值时,称为“最大堆”,也称大根堆; 在完全二叉树中,任何一个子树的最大值都在这个子树的根结点。最小值时,称为…

makefile中的shell调用---注意事项

在之前一次编写makfile时候,有看到相关的makefile中使用$$来引用变量,而且尝试后发现$$使用居然和${}有类似的功能。当时也没具体追究相关的用法,当然刚才所说的都是错误的观念 $$:在makefile中会被替换成一个$。 相关资料是这么描…

网络基础2(分层模型,通信过程,以太网,ARP协议格式和具体功能详解)

分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OSI模型 1 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转化为1、0&#…

为github帐号添加SSH keys

使用git clone命令从github上同步github上的代码库时,如果使用SSH链接(如我自己的beagleOS项目:gitgithub.com:DamonDeng/beagleOS.git),而你的SSH key没有添加到github帐号设置中,系统会报下面的错误&…

网络基础3(IP段格式,UDP数据报格式,TCP数据报格式)

IP段格式 IP数据报的首部长度和数据长度都是可变长的,但总是4字节的整数倍。 对于IPv4,4位版本字段是4。4位首部长度的数值是以4字节为单位的,最小值为5,也就是说首部长度最小是4x520字节,也就是不带任何选项的IP首部…

Linux 开发路线

Linux 开发路线: 使用 linux—〉linxu 系统编程开发---〉驱动开发和分析 linux 内核 开始学 linux 内核:最好有三件宝物:《深入理解 linux 内核》《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和源代码。 《深》是纲,《情》是目。最后深入代码 Linux 内核原理:比较浅显…

堆的应用(堆排序,TopK问题)

堆的应用 1)排序 堆排序 选择排序 既可以找到最大的放在最后 也可以找到最小的方最前 但是,堆排序不能找最小的放在最前 因为把最小数放在最前,会破坏掉堆的原来的顺序,除非重新建堆 1, 2,9&#xff0c…

有名管道和无名管道的区别

1)无名管道:管道是半双工的,数据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需要双方通信时,需要建立起两个管道;只能用于父子进程或者兄弟进程之间(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 单独构成一种独立的文件系统:管道…

网络基础4(TCP三次握手,四次握手,TCP流量控制,TCP状态转换 , TCP异常断开,设置TCP属性,端口复用)

TCP协议 TCP通信时序 下图是一次TCP通讯的时序图。TCP连接建立断开。包含大家熟知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 TCP通讯时序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客户端主动发起连接、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端响应请求,然后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 两条竖线表示通讯的…

linux编程手册读书笔记第一章(20140329)

(2)管道、FIFO、套接字、设备(比如终端、伪终端)都支持非阻塞模式。(因为无法通过open()来获取管道和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所以要启用非阻塞标志,就必须使用fcntl(&#…

排序(基本概念及分类,直接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

排序的概念 排序: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 稳定性:假定在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的记录,若经过排序&a…

Linux编程手册读书笔记第二章(20140330)

内核:管理和分配计算机资源(即CPU、RAM和设备)的核心软件层Linux内核可执行文件采用/boot/vmlinuz或类似的路径名,“z”表明内核是经过压缩的可执行文件。内核主要任务: (1&#xff…

直接交换排序

直接交换排序 缺点:进行一些重复性比较,解决放法:堆排序 选择排序优化 //如果当前的数大于假定最大的数 //改变下标 //如果当前的数小于假定最小的数 //改变下标 //遍历数组跳到下一个元素 //如果最大的数没有在它的位置上 //交换 //交换…

Linux编程手册读书笔记第三章(20140407)

外壳函数执行一条中断机器指令(int 0x80),引发处理器从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并执行系统中断0x80的中断矢量所指向的代码。(在2.6内核及glib 2.3.2之后的版本都支持sysenter指令,进入内核的速度更快&#xff…

Linux编程手册读书笔记第四章(20140407)

标准文件描述符定义在<unistd.h>中&#xff0c;STDIN_FILENO, STDOUT_FILENO, STDERR_FILENO打开一个文件&#xff1a;open&#xff08;&#xff09; &#xff03;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 …

快速排序概念及实现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Hoare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二叉树结构的交换排序方法&#xff0c; 其基本思想为&#xff1a; 任取待排序元素序列中的某元素作为基准值&#xff0c;按照该排序码将待排序集合分割成两子序列&#xff0c;左子序列中所有元素均小于基准值&#xff0c;右子序列…

Linux编程手册读书笔记第五章(20140408)

改变已打开文件性质&#xff1a;fcntl&#xff08;&#xff09; #include<fcntl.h>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 (1) 调用失败返回&#xff0d;1 &#xff08;2&#xff09;fcntl函数有5种功能&#xff1a; a. 复制一个现有的描述符&#xff08;cmd&#xff1d;F_D…

归并排序概念及其实现

基本思想&#xff1a; 归并排序&#xff08;MERGE-SORT&#xff09;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xff08;Divide and Conquer&#xff09;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xff0c;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xff1b;即先使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