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编号:0703 座位号 □□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经济学基础 试题
201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
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学习变得更无私以解决稀缺性问题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
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同方向变动,称这两种商品是( )。
互补品
B.独立无关的商品
C.替代品
D.劣等品 -
使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发生变动的因素不包括( )。
A.个人收入
B.该商品的价格
C.相关商品的价格
D.个人偏好 -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
生产者追求的生产目标是( )。
A.收入最大化
B.社会效益最大化
C.效用最大化
D.利润最大化 -
公共物品具有( )特征。
A.外部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以上均正确 -
下列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GDP的是( )。
A.当年生产的移动电话机
B.去年生产的在今年销售的羽绒衣
C.当年卖出的二手车
D.当年高价拍卖一幅张大千的国画 -
充分就业就意味着(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摩擦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
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 ) 政策。
A.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财政支出
C.扩大财政赤字 D.减少税收
二、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10分)
1.机会成本:
2.边际产量: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
1.(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2.( )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3. ( )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
给。
4. ( )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都会对消费者决策产生影响。
5. ( )生产只包括物质的生产,不包括服务的生产。
四、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
根据发生外部性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外部性分为哪三种形式?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