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编号:0050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试题
2018年 7 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民族与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 B.民族与社会
C.民族与自然. D.民族与环境
3.(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经济发展 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D.长治久安
5.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6.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满、回 B.回、壮
C.满、壮 D.满、蒙
7.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
A.基本前提 B.必然要求
C.必然结果 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8.民族(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 B.演变
C.退化 D.同化
9.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 B.11
C.14 D.21
10.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个。
A.135 B.145
C.155 D.165
二、填空题(写错别字不给分。每空2分,共30分)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2.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_________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3.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_________社会走向崩溃,氏族、_________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4.民族问题是随着_________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5.民族关系既是一种_________现象,也是一种_________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6.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_________运动的一个原则。
7.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_________式扶贫。
8.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_________相结合的方针。
9.随着_________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10.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_________问题与_________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改错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其中判断4分,理由6分,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共30分)
1.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
2.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对我国目前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是使之在民族地区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3.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论述题(共20分)
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民族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