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内的互联网才刚刚萌芽,人们甚至还不习惯网购,大多数在校生都在宿舍里刷魔兽世界副本。但企业软件开发却得到了蓬勃发展,各种公司和事业单位都纷纷进行信息化转型。
然而人们很快发现,企业应用业务逻辑的复杂度要远远高于技术本身,且企业IT人员很难描述清楚他们真正的业务,广大程序员也普遍缺乏挖掘真正需求的能力。整个开发过程更多的是瀑布式的,开发人员一次性收集需求,可能半年后才会和业务人员再次沟通。大多数企业软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硬着头皮上线的,其质量可想而知。
随着《领域驱动设计》中文版的首次发布,DDD(Domain-Driven Design,领域驱动设计)的概念正式进入中国。当时业界普大喜奔,认为它能指导程序员更精准地收集领域知识,进行更合理的设计,企业应用的银弹出现了。
当时的我正处于多层架构的启蒙阶段,挣扎于企业系统的泥潭,又刚刚被Martin Fowler的《企业应用架构》洗了一遍脑,自然也随波逐流地买了一本,捧在手里翻来翻去。但反反复复就是看不懂。当时以为在贫血模型里面加几个方法就是领域模型了,把DAL或DAO改名成Repository就是资源库了。而且身为程序员,自然愿意去关注那些能指导我们写代码的战术设计方法,那些真正能帮助我们进行合理设计的战略设计方法,则视而不见(可能是因为看也看不懂)。
多年过去,这本书仍然作为我的镇宅之宝戳在书架显眼的位置,希望能有识货的朋友来访时能一眼瞧见,伸出大拇指羡慕嫉妒地说这么老的书你都有。或者偶尔拿出来拍张照片在朋友圈晒晒,以炫耀自己当初的见识。或者随便翻开一页,把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来自12年前的墨香。
7年之后Vaughn Vernon出版了Implement Domain-Driven Design,简称IDDD。一年之后由同事翻译的中文版《实现领域驱动设计》也相应出版,当时被看做是能让DDD落地的书(毕竟书名里有个“实现”嘛)。然而我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带领下,在众多有经验的架构师的指导下,仍然没有弄明白。之前看过的相关知识均已遗忘殆尽。限界上下文、上下文映射这些名词只是似曾相识。
两年之后《领域驱动设计模式、原理与实践》问世,简称PPPDDD。社区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之高,甚至认为在IDDD之上。只可惜翻译这本书的蒲成先生是莆田系翻译,他不但根本不懂DDD,甚至可能不懂软件开发。这就很尴尬。我翻了几页之后又束之高阁了。
今年年初,项目上的架构小组又开始组织学习DDD。所使用的“教材”是英文版的PPPDDD。在同事的激励下,我开始重整旗鼓,啃这本英文版大部头。开始精读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很水的好书。说它水是因为它的编排并不足够细心,甚至有不同章节的两段文字完全相同的现象,还会花30页的篇幅去介绍一个基于NHibernate的资源库实现。说它好是因为面面俱到,把所有战略模式和战术模式都介绍了个遍,还有大量代码去帮你实现各种战术模式,可以说相当落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常常翻阅IDDD中的相关章节进行补充阅读,发现当初晦涩难懂的概念慢慢变得容易起来。应用服务和领域服务不再傻傻分不清楚,不同的上下文映射方式也能在工作中找到对应的例子。对于DDD,感觉快要开始入门了。
与此同时,IDDD的精华版DDDD(Domain-Driven Design Distilled)也出版了。作者总结了过去几年在DDD方面的实战经验,将IDDD中的诸多内容精简升华。在很多概念处都标注了IDDD中的相关章节,可以算是IDDD的一个索引。
其中文版《领域驱动设计精粹》由我的同事覃宇和笪磊合作翻译。这是我读过的最良心的一本书籍。因为它包含了大量译者注解,解释了很多书中没有解释清楚的概念(毕竟是精粹本)。还有些有争议的观点,译者也毫不客气地给出自己的看法。
像这样注解超过原文的情况在其他书中是很少见的。每一处注解都倾注了译者的心血和精力,这背后势必包括大量资料的查阅和研究,而且很多解释都夹带了浓浓的ThoughtWorks特色。这使得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变得丰满充实起来。
如果你读书快的话,可能两个小时就读完这样一本书。但如果把原书和注解中的推荐文章和书籍读完,恐怕要一个月。我顺着书中的指引,找到了ThoughtWorks洞见上的所有DDD文章,读完之后,世界观崩塌了,感觉自己刚要入门就要放弃了。具体原因请参考链接中的文章。
其实,不管是DDD、IDDD、PPPDDD还是DDDD,讲的都是理论,充其量会附加一些作者杜撰的示例。相信我,光学习理论是没有用的,你必须将其应用于实践,在自己的真实项目里演练DDD。这时你才会发现,那些白纸黑字的概念,在读书时似乎搞清楚了,但一使用起来,反而更迷惑了。就像最基本的子域和限界上下文的关系问题,ThoughtWorks的首席咨询师肖然就和Vaughn Vernon的理解就相去甚远。到底该“信谁”?那就似乎更要通过实践来出真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