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缘起
01
今天在DevOps案例深度研究讨论群里,群友们围绕一种开发模式展开了讨论:DDD(Deadline Driven Development),期限驱动开发,大家似乎更愿意将其翻译成“上吊绳驱动开发”。
这种开发模式是说在接到新的需求后,给开发者脖子上加一根绳子,这根绳子会随着时间收紧,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开发任务,开发者会被“吊死”。
好吓人,开发咋还有绳命危险了呢....麻麻,我要回家
下图是中英文对照。
“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探寻更苦逼的软件开发方法,持续加班的同时也帮助他人加班...” what!“帮助他人加班”这是什么神仙操作,这位翻译同学你确定不是在逗我吗??
另外,群友针对价值观有补充解释:
预算内,挑战预算内算优秀,带buffer预算内算完成;
范围内,实现关键需求算完成,实现所有需求算优秀;
预期内,计划时间内完成为优,不影响业务实际使用时间为完成。
“DDD 上吊绳驱动开发”的优势
02
虽然称其为“上吊绳驱动开发”有一些戏谑的成分,但其中体现的是一种“倒排期”的开发方法,在项目管理中列出每一个开发任务必须要完成的时间节点,不影响下一个任务或其他协作人员的工作进度,“倒排期”开发在很多开发团队中都有应用,其优势就在于:
1、需要自上而下的目标拆解,将一个整体的指标拆解为具体可执行的工作任务,这很像OKR工作法中的工作拆解思路,这样的好处在于每个人都很清晰自己当下要做什么,完成之后对下一个环节有什么影响,以及我们最终要做什么,工作目标就是达成这个可预期的工作结果,这会让开发过程更加靠谱和高效。
2、明确的任务完成时间和任务内容,让每个人都有清晰的工作目标,在敏捷工作法里,我们通常会用看板的方式来跟进关键工作的进度,尽管在工作过程中有些需求会发生变动,但大家保持一个高频的沟通会进一步降低项目风险。
3、有了明确的死线,或者说上吊绳勒紧的时间以后,大家会更加专注,更少去响应一些无关的或非重要不紧急的需求,这会让每一个执行人员专注于手中的任务,而不会有过多的想法导致整个项目进度变得拖沓。
如何做到“DDD上吊绳驱动开发”
03
假如我们要在团队中去执行上吊绳驱动开发的方法,也就是给每一个任务确定一个完成的死线,需要做好什么前提呢?
我们认为会有3个关键点:
首先,根据目标和预算做清晰的任务拆解。这里包含3个步骤,
一是对最终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团队内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达成共识;
二是做好需求管理和排序,砍掉不必要的需求保留关键需求,同时对每个阶段需要实现的需求做梳理;
三是确定需求完成的先后顺序,根据整体项目交付时间倒推做各任务的时间排序。
一个项目通常会涉及到多个主线,梳理清楚每个线程间的协作关系和流程,同时使用敏捷小组的工作方式和目标拆解思路来保证任务的清晰、准确以及协作上的高效。
其次,及时沟通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始终保持最小化可交付的理念去推进。在任务执行和推进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意外情况影响项目进度,基层人员有可能会把这个事情想得特别复杂,那么作为推进者就需要保持冷静思考,时刻以最小化可交付和最小化实验验证的理念来推进工作,避免产生甚至去满足无效需求。
第三,任务安排要分为低头看和抬头看2个阶段。低头看阶段是一个新项目的初始期,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通向对岸的路有很多,但你不知道你选择的那个上岸的点一定会有石头让你踩,这个阶段要算清楚我们有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尽快尝试去往前走一步。
到了下一个阶段就需要抬头看,知道了哪条路有石头可以踩以后,就要找到一个最佳的上岸地点,排兵布阵地走过去,达到目标。
第三点在拆解任务和做任务排序时,两个阶段都要快,但不能乱,否则可能导致项目过程中出现很多无法实现或者无效的工作,浪费死线内的时间。
总结
04
驱动开发工作效率提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今天讨论的DDD(上吊绳驱动开发),还有PDD(屁股驱动开发),TDD(踢人驱动开发),TPDD(踢人屁股驱动开发)MDD(骂人驱动开发)BDD(哔哔驱动开发)...你认为哪一种驱动开发的方式更高效呢?去留言区写下你的看法吧~
.NET社区新闻,深度好文,欢迎访问公众号文章汇总 http://www.csharpk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