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
每周五11:45 按时送达
当然了,也会时不时加个餐~
我的第「87」篇原创敬上
Hi,大家好,我是Z哥。
熟悉我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平时看书大多都很快,之前还把自己的速读技巧分享给了大家。(我珍藏5年的10倍速阅读法)
今年截止到现在,我已经看了30多本书了。但是,最近的一个多星期我只看了一本书,郭建龙老师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因为我在速读完一遍之后,又细细品味了一遍。
这本书真的太棒了,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觉得值得每个人去读一下。
通过书中讲述的中国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会让你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经济,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让你身处在“庐山”之中,也能识到“庐山”的真面目。
据说这本书写了7年,为了力求引用内容的准确、真实,作者翻阅了《史记》、《战国策》、《周礼》、《春秋左传》等等67本正史,阅读量惊人。
我在此书中的收获颇多,就不一一赘述了。你看,记了一堆内容。
就挑几个让我感受深刻的点展开说一下。顺带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进一步的思考和观点。
感受1
刚读了这本书的1/3之后,你就会发现当今社会中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在历史上都有过相似的一幕。甚至有些还不止一次。
我们当下社会中的企业、组织的经营和治理其实有很多方面和国家的治理是互通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商场、官场的大佬们,都对历史颇有研究的原因。
因为里面藏着大量的实践经验,特别是那些失败的经验,导致国家走向衰落、走向灭亡的经验。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下少走很多弯路。
虽然说世事无绝对,一种做法不可能一直对,也不可能一直错,毕竟所处的环境在变化。但错过了一个做对的机会还能等下一个,而做出了一个错的决定,则有可能再也等不到下一个机会了。
之前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也是对这点的有感而发。
感受2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是理想主义者,Z哥我也是。
在理想主义者的世界里,做一件事往往只有一条路,就是那条“最完美”的路。
但其实我们永远要记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个再完美的想法,执行下去必有衰减,甚至会发生背道而驰的情况。
所以,我们务必要在进行方案制定、规划安排、落实措施等工作的时候,多考虑一些“坏情况”的发生。
我前几天还和身边的理想主义小伙伴说,我们要“抱着最好的理想,做着最坏的准备”。如果你也是理想主义者,也可以试试。
感受3
很多看上去很正确的事,如果真的按照100%的要求彻底执行,可能反而会适得其反。
比如,纳税对国家很重要,但是100%按户籍纳税反而会吃力不讨好。
因为灰色地带的「模糊性」背后体现的是「灵活性」。为了彻底消灭灰色地带,执行起来反而会变得更加的“机械化”,很容易会陷入到为了追求某个指标去做事。
那么怎么来考虑?Z哥建议你从“边际产出”的角度来考虑。
当我要做一件事,从80%做到90%可能是值得的,投入产出是正的。但是当95%做到99%还值得吗?得好好慎重考虑一下,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要一股脑的死干。
感受4
那些身处高位的人一定要定期到一线去,通过间接的、侧面的、局部的信息来验证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的「可信度」。
根据书中的记载,隋朝的官员上报给皇帝的数据,有些甚至被夸大10倍。比如,一个很容易判断的点,当时登记在册的土地面积比我们当前的国土面积还大……
皇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做决策,错误必然比正确的多。
那么怎么才能改善甚至是避免呢,其实在之前的《一句话概括4本管理著作》中也有提到一些。
用书面报告代替口头陈述。
偶尔深入问一些细节作为“抽查”。
感受5
一个人或者组织,其实和软件系统一样,所处的位置越底层,稳定性越是第一位的。(职业病,习惯性的喜欢和技术扯上关系:D)
比如,一个软件系统分硬件层面和软件层面,软件层面做的再好,硬件层面只要不稳定,全盘崩塌,这个软件的价值等于0。
这也是为什么越基础的事物发展的越慢,因为对它们来说,除了“快”,更重要的是“稳”。
所以,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是其他人的“下游”,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平时是否有把稳定性放在第一位?是不是有让别人觉得你靠谱?
感受6
以寻求共赢,一起把饼做大,一起分享做大的红利,才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如果我们以零和博弈的视角去做事,那不是你赢,就是我输。
假如止步于此,我们的社会其实是无法发展和进步的。因为整体的“总量”没有增加,蛋糕还是这么大。
甚至因为相互之间的内耗导致蛋糕更小了也有可能。
所以,我们平时在与其它人合作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去考虑,这个蛋糕我们可以一起做到多大?在做大的过程中,如何去分这个蛋糕,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做大的好处?这二个问题很现实,但很重要。
我们这个时代新产生了很多岗位,并且越来越多的工作内容无法被客观的量化。这个情况还有愈演愈烈趋势。
如果用经济学中「剩余索取」的概念来考虑分蛋糕的问题,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在减去事先计划的支出和可量化部分的支出后,“剩的多,得的多;剩的少,得的少。”
感受7
Z哥我一直是将「事物皆有两面性」奉作最重要的理念去做事的,刚开这个公众号那会我还将它设置为关注自动回复中。
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有些事例让我对这个理念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比如,我们现在每天在用的“人民币”这种法定货币,其实也是有利有弊的。虽然大家都喜欢它:D
最早的时候,人们交易用的都是自然货币,就是以实物作为货币,粮食、盐等等。
缺点很明显,就是假如我想用粮食换盐的话,必须得找一个正好想用盐换粮食的人才行。但是优势是人们在交易的时候自然会以它们的“实际价值”来作为交易价值的砝码,缺斤少两是很敏感的。
当以“面值”为交易价值的法定货币推出后,的确让交易更方便了。任何东西与货币做交换就好了,同时还能促进跨区域的交易。
但中央如果不具备统一铸币的能力,交由市场自行铸币,会催生“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因为大家总会将足额的优质货币藏在家里,交易的时候先将那些掺加杂质的劣势货币用掉,导致市场中流通的都是劣质货币,并且越来越劣质。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由中央统一铸币,统一规格。汉武帝就是这么干的。
但这也让中央通过铸币来间接地增加财富,成了一个方便之选。把0.5克铜当5克铜的价值来用,自然会催生通货膨胀问题。
这个问题在如今可能会更严重,原因你应该也能想到。
感受8
行政效率是一个组织得以持续生存的基本。
说起东汉这个朝代,可能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只有那个三国之前的“东汉末年”,好像这个朝代的皇帝没什么作为啊。
其实主要的原因并不在皇帝本身,而是由于东汉继承的西汉行政体系太低效了,导致连皇帝想要做什么事,都推动不了。
在我们身边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有些公司的发展陷入困境,想作出一些改变,但是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改革,推进困难,连老板都无可奈何,推动不了。
这其实和东汉的情况是一样的,行政体系已经僵化了。所以行政体系是一个组织的“循环系统”,运转不动了,离“挂”也就不远了。
感受9
为了解决某个眼前的问题,一旦临时开设“快捷方式”,往往会收不住手。因为短期利益的诱惑力实在太强了。
比如,唐肃宗为了方便筹钱,建立新的职位「租佣使」,这个职位在正统官员的体系之外。但随后,各种“使”开始不断出现,让正统官员形同虚设,权力失控。
所以,当我们冲着“图省事”去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冥冥之中其实就打开了一条通往“大坑”的“捷径”。一旦踩不住刹车,那等待你的只有是远处的“大坑”。
技术圈中,很多程序员对那些历史悠久的项目怨气很重,所谓“不堪入目的祖传代码”其实就是在每一个时期所作出的各种“捷径”的大集合。
因为在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对决定者来说这是最省事的一个方案。
感受10
前面说到,唐肃宗为了筹钱,慢慢开始建立了很多“使”出来。
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没钱,再加上正统官员体系的行政效率低,筹不到钱。
因为,财政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这和现在很多企业有钱的时候谈理想,没钱的时候不顾底线敛财的道理是一样的。
包括说为什么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倚重宦官?奸臣?原因还是因为能给他们带来钱。他们也知道这些钱的收取都是透支未来所得,是不可持续的。但毕竟活得过明天才能谈未来,也是逼不得已。
马斯洛的需求模型所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情况不但会出现在一个组织中,包括我们每个个体在决策的时候也是如此。
感受11
盯住基础科学的创新,这里面蕴藏着大量应用层面的创新机会。
宋代的雕版印刷术成熟促使了“飞钱”诞生。这也是我们现在用的纸币的起源。
在“飞钱”诞生之前,人们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毕竟,身上揣着那么重的货币,没事谁愿意走的很远去做交易,或者多带一些在身上。
Z哥认为最近大火的AI、区块链、5G,本质上还是应用层面的创新,因为底层所用的东西还是那些老的事物。
像量子领域这种,假如能够进一步的突破,我认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础科学的创新。
不知道你怎么看?
总结
今天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散,但是「知识密度」比较高,可以多回味、思考一下。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如果你最近正好想找书看,不妨看一看这本,真的是强力推荐。
帮你搜了一下价格,如果凑单买的话京东便宜,单买的话当当便宜,下面请自取。
推荐阅读:
一句话概括4本管理著作
你会轻易打破规则吗?
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就「在看」或者「分享」一下吧。鼓励我的创作 :)
如果你有关于软件架构、分布式系统、产品、运营的困惑
可以试试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