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Z哥。
昨天看了一份报告,感触特别深,想随便聊几句。留给未来作为父亲时的自己。
前几天教育部发布了 2020 年的《教育发展统计公报》,看着里面的一张张图表,不由得感叹一句,“读书这事真的是快内卷到卷不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根据《公报》的内容来看,目前除了小学以外,其它学龄段的学校都在扩容。而且不但扩容还扩招。
以最被大众作为知识分子分水岭的大学为例。2020 年的毛入学率达到 54.4 %(含大专和成人高校),哪怕排除专科,只算大学和大学以上的人,也能占到大约 2/3 ,大约是 35 %,什么概念呢,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里面,10 个有 3.5 个是大学生……
毛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不分年龄的在校学生总数占该级教育国家规定年龄组人口数的百分比。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当前年龄段的生源减少,高校本身的扩招等等。
这个从好的层面来看,是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受到高等教育了。但是从另一面来看,也间接意味着大学的门槛更低了。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是个大漏斗,通过各种考试层层筛选出精英以及精英中的精英。再加上人们追求阶级上的三六九等的心理永远不会变。大学门槛的降低助推了大家对 985,211 等名牌大学的追求,虽然他们也有稍许扩招,但这对于大幅增长的“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很多名校扩的都是专项计划的名额)。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踮脚效应」,现在的教育领域就存在着严重的踮脚效应。什么意思呢?就是假象你在剧场看演出,如果所有人都坐着看的话其实视野都差不多,但如果恰好有人前面坐着一个高个子,挡着了一部分视野。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他选择站起来,代价就是站着累了点。不过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他后面的人视野就不好了,为了应对这个局面,后面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站着看完了表演。十分劳累不说视野相比都坐着的时候没差。
如今家长们不惜耗巨资给孩子们去报补习班,有的是为了抢跑,先“站”起来。而有的则是因为看到大家都“站”了,自己不得不“站”,怕掉队。
做父母的总是希望下一代过得比自己好,尤其是那些自己曾经读书不太好的父母往往会更寄希望于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考上名校,实现自己未达成的愿望。
但是这事在现实中特别看“运气”,如果“运气”好,孩子是块学习的料,这事有可能成,但如果孩子不是的话,可以说怎么恨铁不成钢都没什么用。
除非家长们真的可以静下心好好观察发现孩子身上的特长,结合特长再加以引导,让孩子们尽可能在特长所在的领域成为“一块学习的料”。但这真的很费精力。
所以,很多家长将希望寄托于外面的各种教育机构,但是这事本质上还是在体现「踮脚效应」,唯一的变化就是新增了一个维度上的竞争,还得拼 money。
前阵子国家针对 K12 教育的双减政策出台,引发大量教育股股价缩水 90 %以上,也是为这继续内卷的教育道路踩了一脚急刹车。
我个人觉得这些教育机构的合理作用的应该是帮助做「补习」的作用,而不是帮助做「抢跑」。当然,从商业上来说,做抢跑才好啊,激发竞争才有更多的钱赚。
人生漫漫长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可能只是说你在某一条路上获得了暂时一些优势,比如,进入职场时的敲门砖。但是再往后的道路还很长,而且路有很多分叉,不只有一条。
有不少学校背景不错的人,在职场不如学历比 TA 差的人,因为在真正的现实社会中,除了需要知识,还需要很多“基础能力”。比如,沟通、规划预测、做事的执行力、从失败中成长等等。这些基础能力其实更多需要的实践,这不是简单地通过教育能获得的。
如果你是一位刚开始工作不久的小伙伴,完全没必要因为自己的学校原因而妄自菲薄,因为学历只是其中一块敲门砖,你在社会上创造的价值、做出的成就可以让你在未来拥有另一块敲门砖。因为在同一扇门里面,比的是做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可都不是在书本上能学到的,加油~
推荐阅读:
提高「搜商」,挣大钱
每次跳槽,总得面对这摊事
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就「点赞」或者「在看」一下吧,鼓励我的创作 :)
如果你有关于软件架构、分布式系统、产品、运营的困惑
可以试试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