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放屁,是公共场合里的社交忌讳。在人头济济的电梯和地铁车厢里,一个呼之欲出的屁,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心理与生理之间的拉锯战。
如果选择放屁,虽然疏通了肠道,但却拉下了面子,污染了环境;而如果选择把屁硬生生地逼回去,则是对身体造成了折磨。
电梯里放屁无异于经历一遭人间地狱
那么,你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作为人类再正常不过的生理行为,放屁为何在公共场合中成为了一种忌讳而存在?仅仅是因为放的屁都很臭吗?
其实,小小的屁也蕴藏着大大的天地。放屁,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人之常情”,更是社会学领域里的研究素材。
07年,知网诞生了一篇名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探索了屁的前途与命运。
《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
这篇论文,不仅让论文作者(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最后还被评为了“优秀毕业论文”。
当被问起为什么要研究这样一个课题,高建伟表示:这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读到两则关于人被放屁折磨的故事。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小小的屁而改变了人生轨迹,从而引发了自己的思考。
论文的研究缘起
对于研究社会学的人来说,观察社会的运作规律是第一要义。
而放屁,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息息相关,这种从生理上讲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在法国社会学家让-克劳德·考夫曼看来,是一种身体功能的表达。
高建伟希望用自己的研究来证明,放屁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理现象,也不仅仅是让人尴尬丢脸的社会忌讳,而是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来剖析,放屁行为从生理现象转变为社会忌讳的过程,找到阻碍人类“放屁”的隐形力量。
论文目录
这项研究采用了社会学研究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访谈法,作者采访了周围的同事、亲人、朋友与学生,调查了作为社会一员的他们,对放屁行为的认知。
同时,论文作者还将放屁行为与他们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人生经历与生活习惯联系起来进行深入分析,找到放屁背后的社会学意义。
从屁的诞生之时谈起
谁能想到,宇航员要比普通人更害怕放屁。美国太空总署当初在准备阿波罗计划的历史时期,就曾对屁进行过诸多研究。
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美国太空总署会跟屁较上劲。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宇航员放的屁,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这是因为,太空总署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屁里面含有400多种成分,其中主要的成分是氮、氢、二氧化碳、甲烷、氧等无臭气体,以及及微量的氨、硫化氢、吲哚、粪臭素、挥发性胺、挥发性脂肪酸等形成恶臭原因的气体。
请不要在太空服里放屁
关键问题在于,即使将产生散发臭味儿的气体集中起来,也占不到总体的1%。而具备可燃性的无臭气体,则几乎占据了整个“屁”的全部。如果在某种情况下点燃一个屁,足以引起太空舱发生火灾甚至爆炸。
除了了解屁的成分,我们也要清楚屁的诞生,医学研究已表明,屁的诞生与“吃”逃脱不了关系。
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饮食结构,吃了太多像大米、面条、玉米、土豆、豌豆、山芋这样的碳水化合物;另一方面,也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狼吞虎咽式的吃饭,会把大量的气体压入肠胃。
豆类含有棉子糖(raffinose)对于身体来说并不好消化,在其进入大肠后,肠道菌群开始分解,并产生氢气,二氧化碳,甲烷
那么,放屁又是如何跟社会学结合起来的呢?高建伟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列出菜分甲、乙、丙三等;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三等。
在农村人民的饮食中,谷类与含淀粉类的食物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食物最容易在腹中产生大量的气体;再加上农民“风餐露宿”与“狼吞虎咽”式的饮食习惯,作者发现底层农民相对来说更不在乎放屁的场合忌讳。
高建伟还发现,小孩子对屁没什么忌讳,但长大到一定年龄后,却摇身一变。对任何放屁行为及关于屁的言语都予以嘲笑和鄙视 。
再比如,上层社会中很少能听到放屁的声音,而在下层社会一些群体中却用放屁来取乐并获得某些嬉戏性的效果。
最后,这项研究在放屁、饮食与社会结构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发现放屁的背后,也与社会结构紧密相连。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屁都不是你想放就能放
19世纪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描述了西方古典社会初期上层社会对放屁的教化:
“用咳嗽声掩饰放屁声,使那些因自己的屁声被别人听见而感到羞耻的人有了掩饰的手段。有一条古老的规矩说:每放一个屁咳嗽一声。”
相对来说,对放屁历史记载更加详实的,是吉姆 ·道森的《人类排气的文化史》。他通过分析大量的人类学资料发现:“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着对屁严厉的、甚至可以致人死命的禁忌。”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位于非洲东南部的马拉维共和国,成为了全球首个禁止放屁的国家
到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里,人们对放屁的忌讳仍旧没有放松。
早在03年,北京市的金海湖镇胡庄小学,号称让学生“保护环境争做文明现代人”,在校园里推出了一项颇具争议的规定:当众放屁一次罚款5元。
根据教育部的说法,学校当然没有罚款的权利,但同时也给大众留下了一个疑惑:放屁难道跟随地乱扔垃圾一样,都是缺乏公德心的行为吗?
有人说,放屁是不可控的,阻止别人放屁就是对人类生理权利的剥夺。
也有人说,在公共场合放屁等同于污染大家共同呼吸的空气环境,这种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很难再讲有什么公德心。
这个话题也成为了当时一道经典的辩论赛题。但是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谁,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屁的前途与命运。
泰国公共交通工具双条车禁止放屁
作者最后发现:放屁从生理上的“人之常情”变成社交场合中的众矢之的,本质上不过是优势阶级为了建立与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权力运作有意或无意地构建出的一套“社会共识”。
换言之,或许在某一个没有阶层分化的社会里,在公共场合放屁是一件跟行走、打招呼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如今,我们对放屁依旧感到厌恶与不齿,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权力运行将人们割裂开来的对立关系。
虽然高建伟自己并不能确定,通过对屁的研究就能发现社会运作的深层逻辑,但是通过观察放屁现象这种“成问题化“的思考模式,已经成为他从社会学中看社会的最有用的方式之一。
论文在中国知网上的截图
高建伟的论文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李亚雄对这篇论文表达了高度的赞赏。他回忆起论文开题时,刚看到高建伟的题目都笑了,但“笑”过之后并不是一笑了之,而是从专业角度来探讨它的学术价值,运用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
“万物皆可科研”,类似的科研课题还有很多,而研究的价值也并不在于课题有多么高大上,更关键的在于你是否拥有人类那颗最难以遏制的好奇心,以及研究的态度是否认真严谨。
那么问题来了,有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将其变成课题,或者不懂如何开始科研,不会查资料,又或是没有导师、遇到渣导,写不出论文、论文过不了关,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为大家推荐我们的老朋友——盐趣了。
盐趣科研教育是深度专注于为高中生、大学生提供科研辅导及学术背景提升的在线教育机构,拥有1700+来自世界Top30名校的博士、教授、科学家、研究员资源,全面覆盖文、理、工、商四个学科方向,超过1200个自主研发的科研课题,帮助学生全方位丰富学术背景,大幅提高本硕博录取几率。
盐趣导师部分截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盐趣,有非常多真正将兴趣作成科研,并通过这段科研经历拿到理想offer、发表顶会顶刊的案例:
盐趣学员小J,通过研究“家长该不该让孩子用手机”,在21 Fall中拿到了剑桥大学教育心理学的录取;
来着双非二本的小南同学,怀抱着对生物医学领域最初的热爱,通过一段对线粒体动力学领域的科研经历,最终拿到了浙江大学的直博offer;
在周围同学或迷茫或为考研而努力的时候,就读于双非冷门专业的小林同学,通过研究香港居民楼先一步拿到了北师大的保研录取;
通过研究自己的焦虑症,小Z同学在竞争激烈的埃默里大学本科申请中,拿到了心理学专业的录取;
Rick同学,通过研究热门游戏《旅行青蛙》,最后成功将论文发表在传媒学顶级会议 IAMCR 2020 。
Rick同学的论文截图
……
…
这样的案例还有许多,不给科研设限,不给自己设限,你总会得到来自“幸运”的馈赠。
要知道,一段高含金量的学术科研经历不仅可以让你在升学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巩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你的学术科研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在这些经历中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所以如果你对科研感兴趣,想要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有留学升学、学术背景提升的打算,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盐趣学术顾问微信,进行一对一免费咨询。
想了解更多信息
可长按添加盐趣学术顾问老师微进行咨询
添加请备注【爆炸吧】
盐趣不仅能够帮助你提升科研背景,增加申请竞争力,更能成为每一位同学的科研引路人,带领大家去探索这个世界。
另外,对于咨询的学生,盐趣也准备了额外的福利,有考研打算的同学咨询后可免费领取盐趣精心准备的考研资料。
资料部分截图
有留学申请打算的同学,也有免费的留学申请福利可领取哦~
资料部分截图
最后,盐趣会为大家提供高质量1对1科研规划咨询,有升学指导、学术论文、背景提升等方面的疑问,都可以找盐趣解决。无论你未来的升学计划如何,希望你都能好好把握这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预约一对一定制咨询
可长按识别海报中的二维码
添加盐趣学术顾问微信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