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导师,定方向。
看文献看到9.40,实在是看不下去,索性写一些自己这近两年来的研究生生涯的一些感悟,希望对还在迷茫中的你们有一点点的启示(如果谈不上启示,那就当给你们一点安慰)。
**
选导师
我是2018 年考的研究生,一志愿没上得了。后面调剂了另一所学校(既然能调剂到可想而知是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
现在很多2020年考研的学生应该已经联系完导师或者还处于联系中。实际经历告诉大家,选导师看老师的方向不要去看学校研究生院所给出老师介绍里的方向,大多数看起来很是高大上,其实非然。要看什么?去知网搜作者,写老师名字。去看她发的文章是什么类型,偏重哪一方向;去关注导师所带的硕士生、博士生发的哪种类型的文章。你看看文章就能知道你所要联系的老师到底专供哪个方向。
导师名头
不要去看导师的名头有多大,是不是教授级别,是不是博士生导师、是不是院长、是不是院士。这些与你的研究基本没有关系。如果你选择的是这些资历特别深的老师(年纪相对也大一些)。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老师名下都会有很多小老师,你可能会被分到小老师名下。也许你幸运会遇到好的小老师,负责。但是如果你不是那么幸运,小老师不咋管你,而你的导师又很忙。遇到问题你去问小老师他会说,你去问问你的导师。你去问你导师他会说你和小老师商量了吗?(别问我咋知道,因为我有这个经历哈哈哈)。两位老师都不会将你认真对待,所以你得研究道路上,只能靠你。或许很多人会说,研究本来就是一个人的研究啊!NO! NO!有人带和没人带完全是两回事。
选择相对年轻一点的老师也是有很多好处的,一般教授级别的老师年纪相对较大,或许面临退休。所以他们对论文的数量以及质量已经没有多大的需求度。这也会影响你发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而年轻的老师,一般来说是要评职称,职称怎么评起来,大多数还是依赖于个人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怎么突出?当然看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大多数年轻一些的老师都是对论文有很大的需求,所以你也会被带动着慢慢开始写论文,发论文(最起码毕业不成问题)。
导师人品
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见过辱骂学生的老师、也听过侮辱学生人格的老师,在研究生阶段的三年,你接触的大多只有你自己的老师,所以。一定要关注老师师德。这个怎么知道?联系一下你报考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贴吧、熟人介绍等方式。去询问本校的学生是最好不过得了。
能不能和老师和谐相处很重要!!划重点!!!!!!
方向还是老师?
在我个人看来,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要比选一个厉害的老师好得多,研究生的时候不像本科阶段你会泛泛的学习很多东西。研究生生涯,你基本是与一个课题死磕到底!!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等你毕业就业的时候,没人会问你,你老师是谁,They don’t care!!。你研所究的方向基本决定了你以后会从事哪种类型的工作。所以就我而言方向比导师重要。只要你选择的老师是一个人品较好,相对负责一点的老师。那就啥都没有问题了。
感悟
琐碎的说了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一定要做好每一次的选择,不然到时候会有很多的后悔。最后祝所有的看到过这篇文章的同学,复试顺利。
**